第16章 通灵钱误入幽司簿-《我在聊斋当合同工》

  却说那夜荒宅之中,灵胎将出未出之际,阴风骤起,鬼火森森,崔判官亲临,声若雷霆,势压山岳。胡缨脸色霎时雪白,狐耳紧贴鬓角,知是生死关头,忙将林曦往那土地婆泥像后一推,低喝道:“护住灵种!”自己则整了整绯红官袍,虽鬓发散乱,却强自镇定,迎将出去。

  林曦怀抱那团温润光晕,只觉其中小小人形悸动愈急,似婴孩将啼,又似幽魂欲语。他蜷身泥像之后,通言印灼热如炭,周身修为不由自主倾注于双臂,牢牢护住怀中这汇集了小谢残魂、血符残力、轮回土、生人血乃至一丝雷击桃木精气的新生之物。外间,已传来胡缨与崔判官的对答之声,字字机锋,句句惊心。

  “崔大人大驾光临,卑职这陋室蓬荜生辉。只是不知深夜前来,所为何事?可是考功司又有了新的章程,要我这小小办事处遵行?”胡缨声音带着三分慵懒,七分讥诮,恰似荣国府凤姐儿应对难缠官司时的模样,软中带硬。

  崔判官之声冰冷,不带丝毫烟火气:“胡主任,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庇护怨灵,私炼邪物,对抗阴司,罪证确凿。交出林曦与那孽障,或可从轻发落。”

  “大人此言差矣。”胡缨轻笑,“谢氏女魂魄受损,卑职依律引导,何来庇护?林曦乃我处专员,奉命行事,何罪之有?至于‘邪物’……大人指的是何物?莫非是大人您亲手布下、欲行那偷天换日之术的血符么?”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凝固。林曦在像后听得心惊,暗赞胡缨胆大,竟敢当面揭破。果然,崔判官沉默片刻,再开口时,寒意更甚:“巧言令色!本判官执掌考功,明察秋毫,岂容你信口雌黄!看来,你是执意要包庇到底了?”

  话音未落,一股磅礴阴威已如泰山压顶般降临,荒宅院墙咯咯作响,土地婆泥像亦微微震颤。林曦怀中光晕一阵剧烈波动,那小小人形似受惊吓,光芒都黯淡几分。他心急如焚,却不敢妄动。

  正当危急,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清越鹤唳!一道祥云破开阴霾,径直落在院中。云头上立着一位手持玉圭、面容清癯的青袍仙官,身后跟着两名捧卷童子。

  “崔判官,何事动此雷霆之怒?”青袍仙官声如润玉,自带一股祥和之气,竟将崔判官的威压冲淡了几分。

  崔判官显然识得此人,语气稍缓,却仍带冷意:“原来是葛仙翁。此间有鬼吏胡缨,勾结生魂,私炼禁物,扰乱阴阳,本判官正欲按律处置。”

  那葛仙翁目光扫过狼藉院落,在土地婆泥像处略一停留,似有深意,随即笑道:“哦?竟有此事。不过,老夫奉东岳帝君之命,巡查下界,恰闻此处有异宝将成,灵气冲和,不似邪祟,故来一观。崔判官可否容老夫看个究竟,再行定夺?以免误伤了天地所钟之灵物,有损阴德。”

  林曦心中一动,东岳帝君?那可是执掌人间祸福、幽冥轮回的大神!这葛仙翁来得蹊跷,言语间似乎有意回护。胡缨亦趁机道:“仙翁明鉴!卑职所作所为,皆是为化解冤戾,导引正气,绝无私心!”

  崔判官面色阴沉,似在权衡。葛仙翁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强行动手,恐得罪东岳一系,且那“灵物”已成,气息纯正,若强行打杀,必沾因果。他沉吟片刻,方道:“既如此,便请仙翁一观。若真是灵物,本判官自当按律上报,妥善安置。若是邪物……”

  “若是邪物,老夫绝不袒护。”葛仙翁含笑应承,遂走向泥像。

  林曦心知躲不过,只得抱着那团光晕,缓步走出。光晕离体,见风即长,化作尺余高一个朦胧光茧,其中小人形貌愈发清晰,眉眼竟有几分小谢生前模样,却又纯净如新生婴孩,不带丝毫怨气。光茧周围,灵气氤氲,隐有祥瑞之象。

  葛仙翁仔细端详,又伸手虚按,感知片刻,面露惊异之色:“奇哉!此物竟是以极怨之符为基,聚残魂、轮回土、生人精血、阳雷木气而成,阴阳交汇,怨气尽化,反生出一股先天灵性!虽非正统仙根,却也是天地间一桩异数。崔判官,此物气息中正平和,何来邪祟之说?”

  崔判官眼角抽搐,他自然感知到此物已非昔日血符,邪气尽去,反而成了“灵种”,但其中关窍,涉及他自身阴私,如何能宣之于口?只得强辩道:“此物来历不明,恐是胡缨与林曦用了什么诡秘手段,遮掩其邪异本质!”

  葛仙翁摇头:“老夫感知,不会出错。此灵种生于至阴至怨之地,却能返璞归真,暗合天道循环之理,实乃造化之奇。依老夫看,不如由老夫带回东岳府,禀明帝君,再作安置。崔判官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崔判官脸色更加难看。若灵种被带入东岳府,他再想插手难如登天,昔日种种谋划皆成泡影。但若强行阻拦,便是公然对抗东岳帝君法旨。

  正当僵持,那光茧中的小人忽然动了动,竟发出一声极其微弱的、如同雏凤初鸣般的清音。同时,林曦怀中的留影钱(已与灵种本源相连)自动飞出,悬于半空,投射出一片模糊光影!光影中,赫然显现出当日陶望三赠符、小谢投河、乃至血符激发、崔判官虚影隐现的片段!虽不完整,却足以窥见端倪!

  这留影钱,竟在关键时刻,显露出了记录下的部分真相!

  “这……这是何物?”葛仙翁面色一肃。

  崔判官见状,心知不妙,厉声道:“妖物惑心!仙翁切莫被其迷惑!”竟欲出手毁去留影钱!

  “且慢!”葛仙翁玉圭一横,拦住崔判官,沉声道,“此物记录之象,关乎因果,需得查明!崔判官,此事恐怕并非简单的鬼吏违规了!”

  局面瞬间逆转。胡缨趁机跪禀:“仙翁明察!谢氏女冤死,皆因崔判官为行偷换命格邪术,指使陶望三种下血符所致!林曦与卑职所为,实为揭露冤情,护持灵种,以求天道昭昭!”

  崔判官勃然大怒:“一派胡言!尔等栽赃陷害!”周身阴气暴涨,竟似要不顾一切动手。

  葛仙翁面色凝重,玉圭放出清光,护住林曦与灵种,对崔判官道:“崔大人,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此事既涉东岳巡查,老夫需得请帝君法旨,召齐三曹对质。在此之前,还请崔大人暂回考功司,静候查问。”言罢,对身后童子道,“护持此灵种与相关人等,随我回返东岳府!”

  崔判官深知事已败露,再难挽回,恨恨地瞪了胡缨与林曦一眼,身形一晃,化作黑烟消散,只留下一句充满怨毒的冷哼回荡在夜空。

  危机暂解,林曦浑身虚脱,几乎站立不住。胡缨亦松了口气,神色复杂地看着那被葛仙翁童子小心收起的灵种光茧与留影钱。

  葛仙翁对林曦道:“小友身具异缘,护持灵种有功。且随我往东岳府一行,将此间因果,细细禀明帝君。”又对胡缨道,“胡主任亦需同往,陈明始末。”

  至此,一场看似必死之局,竟因灵种意外成型、葛仙翁适时而至、留影钱显影真相而峰回路转。然,前路虽现曙光,却仍是吉凶未卜。东岳帝君驾前,三曹对质,又将掀起何等波澜?小谢魂魄所化之灵种,最终命运如何?林曦与胡缨,是福是祸?真真是:

  血雨腥风酿灵胎,仙官忽降转危局。

  幽司簿上添新案,孽镜台前照旧痕。

  一段痴怨犹未了,且看东岳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