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训练事故:能量淤积-《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首次突破潮带来的亢奋与进取氛围,如同给“龙吟阁”注入了高浓度的能量催化剂。学员们沉浸在实力提升的快感中,训练热情空前高涨,个人加练、小组加训几乎成了常态。然而,急速行进的列车若缺乏必要的缓冲与检修,便潜藏着脱轨的风险。在突破潮席卷而过不到两周,一次未曾预料的、由过度进取与特质冲突引发的训练事故,给所有沉浸在喜悦中的人敲响了警钟。

  事故发生在“和弦厅”的团队协同训练期间。当时,一个由九名学员组成的小组(并非林雅、赵磐等核心学员所在组,而是一支由几名近期SQE提升较快、士气正旺的学员组成的“奋进组”),正在尝试一种新推广的、更具挑战性的协同模式——“能量共鸣增幅阵列”。

  该阵列要求九名学员的能量循环以特定的相位差同步运行,如同九个不同声部的歌手,通过精妙的配合,使其集体能量场产生“共鸣放大”效应,理论上能将团队的总能量输出在短时间内提升50%以上。这是一个典型的“融窍境”门槛级技巧,对能量控制的精度和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度要求极高。

  训练伊始,进展似乎颇为顺利。在“天网”系统的辅助引导和队员们高昂的情绪驱动下,阵列的能量场读数节节攀升,很快就达到了理论增幅的40%,远超他们平时的协同水平。成功在望的兴奋感弥漫在小组之中。

  然而,“天网”系统的安全监控日志,却记录下了一系列被忽略的微小警报:

  【时间戳 T-03:14】警告:阵列能量场谐波分量出现异常叠加,3号、7号节点能量流相位偏移超出安全阈值0.5%。建议:降低输出功率,重新同步相位。

  (该警告被小组指挥官判断为“可接受波动”,为追求突破而未采纳。)

  【时间戳 T-02:05】警告:检测到多名学员精神力负荷持续接近黄色警戒线。建议:暂停训练,进行意识锚定恢复。

  (队员们感觉状态正好,主观忽略了精神上的细微疲惫感。)

  【时间戳 T-01:27】高危预警:阵列核心区域能量密度超预期增长,已达环境承载临界值。检测到非共振性能量淤积趋势!建议:立即解散阵列!

  (此时,阵列的总体能量输出已逼近设计极限,队员们被短暂的“强大感”所迷惑,指挥官犹豫了数秒。)

  就是这关键的数秒犹豫,酿成了大祸。

  阵列中央,原本应该和谐流转、向外辐射的共鸣能量,因为部分节点的相位失准和输出过载,未能有效耗散,反而在复杂的干涉效应下,开始向内压缩、淤积!一个无形的、高密度的能量球在阵列中心迅速形成,其内部能量乱流如同被束缚的困兽,疯狂冲撞。

  “不好!能量失控!快散开!”小组指挥官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嘶声喊道。

  但为时已晚。

  “轰——!”

  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爆炸声,而是一声沉闷的、源自能量层面的剧烈震爆!那个淤积的能量球再也无法维持稳定,猛地向内坍缩继而向外爆发!

  首当其冲的,是离阵列中心最近、同时也是该小组能量输出最为狂暴的一名学员——代号“铁壁”。他本就是力量型,近期SQE刚突破60大关,正想借此机会大展身手。能量震爆的冲击波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了他尚未完全收束的能量场上。

  “呃啊!”铁壁一声闷哼,整个人如同断线的风筝般被抛飞出去,重重撞在训练厅的缓冲壁上。他体表的能量场瞬间溃散,脸色煞白如纸,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监控屏幕上,他的生命体征数据急剧恶化,能量场读数混乱不堪,呈现出典型的 “能量反噬” 症状,经脉与内脏受到了严重的能量冲击!

  不仅如此,震爆的余波如同涟漪般扩散,严重干扰了附近其他训练小组的能量场,导致多人出现能量循环紊乱、头晕目眩的症状。整个“和弦厅”的能量环境一时间变得极其恶劣。

  刺耳的全局警报瞬间响彻“龙吟阁”!

  “洞察之眼”指挥中心,陈醒、苏青竹等人的脸色骤然阴沉。

  “事故报告!‘和弦厅’B区3组协同训练能量失控!一名学员重伤,多人受波及!”张云帆语速极快地汇报。

  “医疗组、能量稳定小组立刻出动!封锁B区!启动紧急能量阻尼场!”苏青竹的反应迅如闪电,一连串指令通过“天网”系统瞬间下达。

  陈醒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指挥中心门口,他以惊人的速度冲向“和弦厅”。

  现场一片混乱。受伤的“铁壁”已被最先赶到的医疗人员实施紧急救护和能量疏导。其他受到波及的学员惊魂未定,有的瘫坐在地,有的努力平复着体内翻腾的能量。训练厅内,紊乱的能量乱流依旧四处窜动。

  陈醒没有先去查看伤员,而是第一时间来到事故核心区。他双目微闭,内视能力全力展开,同时双手虚按,强大的灵子流如同温和而权威的君王,迅速抚平着空间中狂暴的能量乱流。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淤积、震爆后残留的能量碎片,如同有毒的荆棘,仍在侵蚀着环境。

  “所有受影响学员,立刻停止能量运转,进行基础冥想!不得妄动!”陈醒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传入每个学员耳中,有效地稳定了恐慌情绪。

  随后,他来到重伤的“铁壁”身边。医疗官正在进行紧急处理,但效果甚微。能量反噬不同于物理创伤,它直接损伤的是生命的能量根基。

  陈醒蹲下身,手掌轻轻覆盖在“铁壁”的丹田上方。他的灵子流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和修复剂,小心翼翼地探入对方混乱的能量场中。内视之下,情况触目惊心——能量循环路径多处断裂、扭曲,关键节点黯淡无光,狂暴的异种能量仍在肆虐。

  他需要先梳理、驱逐那些异种能量,再尝试修复受损的循环路径。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对能量有着入微的掌控,稍有不慎就可能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陈醒全神贯注,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苏青竹此时也已赶到现场,指挥着后续救援和秩序恢复工作。她看着陈醒专注而凝重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担忧,不仅是为了伤员,也是为了陈醒。如此深度的能量干预,对施救者同样是巨大的负担。

  半小时后,陈醒缓缓收手,长吁了一口气。“铁壁”的脸色恢复了一丝血色,混乱的能量场被暂时稳定下来,但内视视野中,那些断裂的路径依旧清晰可见,需要长时间的温养和修复。

  “生命体征稳定了,但能量系统受损严重,需要长期调理,短期内无法进行任何修炼。”陈醒对苏青竹和医疗官说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事故调查随即展开。通过回溯“天网”系统的完整记录和询问当事学员,事故原因很快水落石出:急于求成,忽视安全预警;协同精度不足,强行推动高阶模式;对自身能力边界认知不清。

  这次“能量淤积”事故,如同一盆冰冷刺骨的冰水,浇熄了因突破潮而燃起的过度狂热。它用血的教训告诉所有人:

  “科学修仙”绝非坦途,风险与力量并存。 任何忽视安全规范、超越自身极限的行为,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数据与系统是辅助,而非万能。 “天网”的预警是清晰的,但最终的决策权和责任,始终在人类自己手中。

  团队协作需要的是严谨与信任,而非蛮勇与冲动。 默契的配合建立在扎实的基础和相互了解之上,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铁壁”被送往深层医疗中心进行长期观察和治疗。所有团队训练项目被叫停,进行全面的安全审查和流程优化。学员们被要求重新学习安全手册,并进行心理评估。

  龙吟阁内,气氛从沸点瞬间降至冰点。但在这沉重的反思与整顿之中,一种更加成熟、更加稳健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经历过挫折与教训的“种子”,才能真正懂得力量的重量,以及前行路上,那份必不可少的敬畏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