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洋海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东南沿海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信息的传播总伴随着扭曲与夸大。在某些闭塞的倭寇巢穴以及背后支持的日本战国大名耳中,传来的版本变成了“华夏皇帝造了一艘会喷吐雷霆的妖船,辅以邪法,岛津义弘大人不幸中了埋伏,力战而亡”。
这种说法,反而激起了部分极端悍勇的倭寇的凶性。他们认为,只要避开那艘传说中的“妖船”,凭借己方船小速快、接舷肉搏的优势,依旧可以像过去一样,在华夏漫长的海岸线上撕开血淋淋的口子。
其中,一股以凶残狡诈着称的倭寇集团,头目名为松浦隆信(虚构,代表九州松浦党水军),仗着与九州某大名关系密切,麾下聚集了数十艘快船和上千名亡命之徒。在岛津义弘败亡后,他非但不惧,反而认为这是自己趁乱崛起、大肆劫掠的天赐良机。他精心选择了一个风雨欲来的黄昏,率领船队悄然扑向浙江台州湾一处防御相对薄弱的卫所——海门卫。
与此同时,戚继光正坐镇于舟山群岛的镇海港。他并未因枸杞洋的大胜而有丝毫松懈。此刻,他正站在港口新建的了望塔上,望着港内进行最后适应性训练的“镇海号”以及另外两艘新下水的“定海号”、“平海号”护卫舰。这三艘战舰,构成了帝国新式水师的核心力量,每艘都配备了由神机坊铸造的最新式红衣大炮。
一名斥候快船飞速入港,哨兵连滚带爬地冲到塔下禀报:“大帅!紧急军情!大批倭寇船只出现在海门卫外海,正借助风向和潮水,直扑卫所!”
戚继光眼中精光一闪,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一丝“果然来了”的冷峻笑容。他早就料到,倭寇绝不会因一次失败而销声匿迹,必然会有反扑。海门卫,正是他故意留下的一个“诱饵”。
“传令!”戚继光的声音沉稳有力,“‘镇海’、‘定海’、‘平海’三舰即刻升火起锚,满载弹药,随本帅出征!命李诚率福船、苍山船队随后策应,封锁倭寇退路!”
“得令!”
急促的战鼓声和号角声再次响彻军港。水兵们如同精密的齿轮,迅速行动起来。绞盘转动,沉重的铁锚破水而出;帆缆手如猿猴般攀上桅杆,巨大的软帆在风中鼓胀;炮手们最后一次检查炮膛,将沉重的实心弹和发射药包填入炮位。
戚继光登上“镇海号”的尾楼,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他看了一眼身旁肃立的炮术官(由一名召唤而来的、精通数学计算的原西洋炮手担任)和舵手,沉声道:“目标,海门卫外海。全速前进!此战,我要让世人真正见识一下,何为‘红衣大炮之威’!”
“遵命,大帅!”
三艘巨舰如同海上山峦,劈开波浪,驶出军港,朝着西南方向的海门卫疾驰而去。与倭寇的小早船相比,它们的速度似乎并不占优,但其稳如泰山的航姿和那侧舷密密麻麻的炮窗,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海门卫外海,松浦隆信站在一艘关船的船头,望着远处越来越近的简陋卫所城墙和几艘惊慌失措升起狼烟的明军小哨船,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勇士们!攻破此城,金银财宝,女人,任尔等取用!”
倭寇们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划动船桨,加速冲锋。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火光冲天的城镇和四散奔逃的百姓。
然而,就在他们的先头船只距离海岸不足三里之时,远方的海平面上,三根高耸的桅杆如同海市蜃楼般悄然出现。
“那……那是什么?”有眼尖的倭寇发出了惊呼。
松浦隆信眯起眼睛望去,起初并不在意,以为是明军的大型福船。但很快,他的脸色变了。那三艘船的速度远超福船,船型更是前所未见的流畅尖锐,尤其是中间那艘,体型庞大得超乎想象!
“是妖船!是那艘妖船!”有参加过枸杞洋海战、侥幸逃生的倭寇惊恐地尖叫起来,那日的恐怖记忆瞬间淹没了他。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倭寇船队中蔓延。松浦隆信强自镇定,拔出武士刀怒吼:“慌什么!只有三艘!我们船多!冲上去,靠近了接舷战!他们的妖法就没用了!”
在他的弹压下,倭寇船队勉强维持阵型,硬着头皮,分出大部分船只,朝着三艘华夏战舰迎了上去,试图利用数量优势进行包围。
“镇海号”上,戚继光通过单筒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倭寇的动向。“乌合之众。”他冷哼一声,“传令!各舰呈一字纵队,右舷接敌!炮术官,测算距离!”
“距离,一千五百步!”了望哨高声报告。
“距离,一千二百步!”
倭寇船队已经进入传统弓弩和早期火铳的射程,一些倭寇开始放箭、开枪,零星的弹丸和箭矢落在巨舰的船体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却连漆皮都未能蹭掉。
戚继光面无表情:“继续前进,没有命令,不准开火!”
这种沉默的前进,带给倭寇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沉得住气的敌人。
“距离,八百步!”这已经是非常危险的距离,倭寇的关船速度极快,转眼就能冲到眼前。
戚继光终于动了,他举起右手,猛然挥下:“目标,敌先头船团!右舷火炮,三轮急速射!开火!”
命令通过旗语和传声筒瞬间传达到各炮位。
炮术官声嘶力竭地大吼:“目标方位,仰角三度!放!”
“镇海号”右舷的三十余门重型红衣大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
“轰——!!!”
仿佛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整个海面都为之一颤!浓密的白色硝烟瞬间笼罩了小半个船舷。数十枚沉重的黑色铁球,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划过一道致命的弧线,狠狠地砸向了迎面冲来的倭寇船团!
毁灭,在这一刻降临。
一艘冲在最前面的关船,被一枚实心弹直接命中船首。木屑如同爆炸般四散飞溅,整个船头被瞬间削去!海水疯狂倒灌,船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倾斜下沉,船上的倭寇如同下饺子般掉落海中,发出绝望的哀嚎。
另一艘小早船更惨,被一枚炮弹贯穿了船身,在船体中央留下一个巨大的窟窿,瞬间断成两截!
炮弹并未因摧毁一两条船而停止,它们在海面上跳跃、翻滚,如同死神的镰刀,在密集的倭寇船队中犁开一道道血与火的死亡走廊!船只破碎声、木头断裂声、倭寇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船团,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和地狱般的景象。
松浦隆信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什么样的武器?这根本不是战斗,这是屠杀!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恢复,“定海号”和“平海号”的侧舷火炮也相继怒吼!第二轮、第三轮炮击接踵而至!更多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下,将更多的倭寇船只送入海底。
“转向!快转向!撤退!”松浦隆信终于反应过来,声嘶力竭地吼道。什么金银财宝,什么女人,此刻都比不上保住性命重要。
然而,已经晚了。
戚继光冷静地命令:“各舰自由射击,重点攻击敌旗舰及试图逃窜之敌!炮艇分队前出,清理残敌!”
装备了轻型速射炮的炮艇如同灵活的猎犬,冲入混乱的倭寇船队中,用密集的弹雨点名那些试图顽抗或逃窜的小船。
“镇海号”的主炮缓缓调整角度,瞄准了松浦隆信那艘装饰华丽的关船。
松浦隆信感受到了那致命的锁定感,魂飞魄散。
“轰!”
一枚特制的链弹(两颗中间以铁链相连的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命中了关船的主桅!铁链缠绕,巨大的拉扯力瞬间将桅杆绞断!船帆倒塌,船只失去了动力,在原地打转。
松浦隆信被倒塌的桅杆砸中,口吐鲜血,瘫倒在甲板上。
海战,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猎杀。不到半个时辰,松浦隆信带来的倭寇船队便已全军覆没,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木板、尸体和挣扎求生的落水者。华夏水师的士兵们开始放下小船,进行战场清理和俘虏抓捞。
戚继光站在“镇海号”船头,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海风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他望着这片被红衣大炮轻易征服的海域,心中并无喜悦,只有对绝对力量的全新认知和对未来更大规模海战的深思。
红衣大炮的怒吼,不仅彻底粉碎了倭寇的这次反扑,更以其无可匹敌的威力,向整个东亚海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巨舰大炮主宰海洋的时代,已经降临。而华夏帝国,正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
这种说法,反而激起了部分极端悍勇的倭寇的凶性。他们认为,只要避开那艘传说中的“妖船”,凭借己方船小速快、接舷肉搏的优势,依旧可以像过去一样,在华夏漫长的海岸线上撕开血淋淋的口子。
其中,一股以凶残狡诈着称的倭寇集团,头目名为松浦隆信(虚构,代表九州松浦党水军),仗着与九州某大名关系密切,麾下聚集了数十艘快船和上千名亡命之徒。在岛津义弘败亡后,他非但不惧,反而认为这是自己趁乱崛起、大肆劫掠的天赐良机。他精心选择了一个风雨欲来的黄昏,率领船队悄然扑向浙江台州湾一处防御相对薄弱的卫所——海门卫。
与此同时,戚继光正坐镇于舟山群岛的镇海港。他并未因枸杞洋的大胜而有丝毫松懈。此刻,他正站在港口新建的了望塔上,望着港内进行最后适应性训练的“镇海号”以及另外两艘新下水的“定海号”、“平海号”护卫舰。这三艘战舰,构成了帝国新式水师的核心力量,每艘都配备了由神机坊铸造的最新式红衣大炮。
一名斥候快船飞速入港,哨兵连滚带爬地冲到塔下禀报:“大帅!紧急军情!大批倭寇船只出现在海门卫外海,正借助风向和潮水,直扑卫所!”
戚继光眼中精光一闪,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一丝“果然来了”的冷峻笑容。他早就料到,倭寇绝不会因一次失败而销声匿迹,必然会有反扑。海门卫,正是他故意留下的一个“诱饵”。
“传令!”戚继光的声音沉稳有力,“‘镇海’、‘定海’、‘平海’三舰即刻升火起锚,满载弹药,随本帅出征!命李诚率福船、苍山船队随后策应,封锁倭寇退路!”
“得令!”
急促的战鼓声和号角声再次响彻军港。水兵们如同精密的齿轮,迅速行动起来。绞盘转动,沉重的铁锚破水而出;帆缆手如猿猴般攀上桅杆,巨大的软帆在风中鼓胀;炮手们最后一次检查炮膛,将沉重的实心弹和发射药包填入炮位。
戚继光登上“镇海号”的尾楼,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他看了一眼身旁肃立的炮术官(由一名召唤而来的、精通数学计算的原西洋炮手担任)和舵手,沉声道:“目标,海门卫外海。全速前进!此战,我要让世人真正见识一下,何为‘红衣大炮之威’!”
“遵命,大帅!”
三艘巨舰如同海上山峦,劈开波浪,驶出军港,朝着西南方向的海门卫疾驰而去。与倭寇的小早船相比,它们的速度似乎并不占优,但其稳如泰山的航姿和那侧舷密密麻麻的炮窗,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海门卫外海,松浦隆信站在一艘关船的船头,望着远处越来越近的简陋卫所城墙和几艘惊慌失措升起狼烟的明军小哨船,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勇士们!攻破此城,金银财宝,女人,任尔等取用!”
倭寇们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划动船桨,加速冲锋。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火光冲天的城镇和四散奔逃的百姓。
然而,就在他们的先头船只距离海岸不足三里之时,远方的海平面上,三根高耸的桅杆如同海市蜃楼般悄然出现。
“那……那是什么?”有眼尖的倭寇发出了惊呼。
松浦隆信眯起眼睛望去,起初并不在意,以为是明军的大型福船。但很快,他的脸色变了。那三艘船的速度远超福船,船型更是前所未见的流畅尖锐,尤其是中间那艘,体型庞大得超乎想象!
“是妖船!是那艘妖船!”有参加过枸杞洋海战、侥幸逃生的倭寇惊恐地尖叫起来,那日的恐怖记忆瞬间淹没了他。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倭寇船队中蔓延。松浦隆信强自镇定,拔出武士刀怒吼:“慌什么!只有三艘!我们船多!冲上去,靠近了接舷战!他们的妖法就没用了!”
在他的弹压下,倭寇船队勉强维持阵型,硬着头皮,分出大部分船只,朝着三艘华夏战舰迎了上去,试图利用数量优势进行包围。
“镇海号”上,戚继光通过单筒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倭寇的动向。“乌合之众。”他冷哼一声,“传令!各舰呈一字纵队,右舷接敌!炮术官,测算距离!”
“距离,一千五百步!”了望哨高声报告。
“距离,一千二百步!”
倭寇船队已经进入传统弓弩和早期火铳的射程,一些倭寇开始放箭、开枪,零星的弹丸和箭矢落在巨舰的船体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却连漆皮都未能蹭掉。
戚继光面无表情:“继续前进,没有命令,不准开火!”
这种沉默的前进,带给倭寇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沉得住气的敌人。
“距离,八百步!”这已经是非常危险的距离,倭寇的关船速度极快,转眼就能冲到眼前。
戚继光终于动了,他举起右手,猛然挥下:“目标,敌先头船团!右舷火炮,三轮急速射!开火!”
命令通过旗语和传声筒瞬间传达到各炮位。
炮术官声嘶力竭地大吼:“目标方位,仰角三度!放!”
“镇海号”右舷的三十余门重型红衣大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
“轰——!!!”
仿佛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整个海面都为之一颤!浓密的白色硝烟瞬间笼罩了小半个船舷。数十枚沉重的黑色铁球,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划过一道致命的弧线,狠狠地砸向了迎面冲来的倭寇船团!
毁灭,在这一刻降临。
一艘冲在最前面的关船,被一枚实心弹直接命中船首。木屑如同爆炸般四散飞溅,整个船头被瞬间削去!海水疯狂倒灌,船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倾斜下沉,船上的倭寇如同下饺子般掉落海中,发出绝望的哀嚎。
另一艘小早船更惨,被一枚炮弹贯穿了船身,在船体中央留下一个巨大的窟窿,瞬间断成两截!
炮弹并未因摧毁一两条船而停止,它们在海面上跳跃、翻滚,如同死神的镰刀,在密集的倭寇船队中犁开一道道血与火的死亡走廊!船只破碎声、木头断裂声、倭寇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船团,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和地狱般的景象。
松浦隆信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什么样的武器?这根本不是战斗,这是屠杀!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恢复,“定海号”和“平海号”的侧舷火炮也相继怒吼!第二轮、第三轮炮击接踵而至!更多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下,将更多的倭寇船只送入海底。
“转向!快转向!撤退!”松浦隆信终于反应过来,声嘶力竭地吼道。什么金银财宝,什么女人,此刻都比不上保住性命重要。
然而,已经晚了。
戚继光冷静地命令:“各舰自由射击,重点攻击敌旗舰及试图逃窜之敌!炮艇分队前出,清理残敌!”
装备了轻型速射炮的炮艇如同灵活的猎犬,冲入混乱的倭寇船队中,用密集的弹雨点名那些试图顽抗或逃窜的小船。
“镇海号”的主炮缓缓调整角度,瞄准了松浦隆信那艘装饰华丽的关船。
松浦隆信感受到了那致命的锁定感,魂飞魄散。
“轰!”
一枚特制的链弹(两颗中间以铁链相连的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命中了关船的主桅!铁链缠绕,巨大的拉扯力瞬间将桅杆绞断!船帆倒塌,船只失去了动力,在原地打转。
松浦隆信被倒塌的桅杆砸中,口吐鲜血,瘫倒在甲板上。
海战,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猎杀。不到半个时辰,松浦隆信带来的倭寇船队便已全军覆没,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木板、尸体和挣扎求生的落水者。华夏水师的士兵们开始放下小船,进行战场清理和俘虏抓捞。
戚继光站在“镇海号”船头,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海风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他望着这片被红衣大炮轻易征服的海域,心中并无喜悦,只有对绝对力量的全新认知和对未来更大规模海战的深思。
红衣大炮的怒吼,不仅彻底粉碎了倭寇的这次反扑,更以其无可匹敌的威力,向整个东亚海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巨舰大炮主宰海洋的时代,已经降临。而华夏帝国,正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