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迁领了圣旨,自去部署军情司的各项行动。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晁盖一人,负手立于那幅巨大的《四海华夷图》前。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西域的广袤或南洋的波涛上,而是深沉地凝视着帝国腹地——那片山川纵横、江湖林立的区域。
“天佑圣教……”晁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寒芒闪烁。他来自现代,深知这种以宗教为外衣、以复辟旧制为口号的组织,对底层民众的蛊惑力有多大,其破坏性远超单纯的军事叛乱。它动摇的是人心,是统治的合法性根基。处理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燎原之火。
他的思绪,无情、铁手、追命、冷血。这四人合称“四大名捕”。
无情,虽身有残疾,坐于轮椅之上,但心智超群,洞察入微,暗器功夫独步天下,更兼有统揽全局之能。
铁手,内力雄浑,一双铁掌刀枪不入,性格刚正不阿,是攻坚克难的不二人选。
追命,轻功卓绝,追踪之术天下无双,性格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善于与人周旋,打探消息。
冷血,剑法狠辣凌厉,为人沉默寡言,却有一股天生的野兽般的直觉,对危险和线索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这四人组合,正是深入虎穴、查明“天佑圣教”虚实的绝佳人选!他们本身出自江湖(或与江湖有极深渊源),了解江湖规矩和行事风格,武功高强可自保甚至制敌,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朝廷的法度与正义,与那邪教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天然对立。
心意既定,晁盖不再犹豫
“传朕口谕,命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四人,即刻入宫见驾。不得延误。”
“老奴遵旨。”米苍穹躬身领命,身影一晃,已如轻烟般消失在御书房外。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书房外传来沉稳而轻微的脚步声。
为首者坐于一张特制的轮椅上,面容清俊却略带苍白,眼神冷静如寒潭,正是无情盛崖余。推着轮椅的,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双手骨节异常粗大的青年,乃是铁手铁游夏。其身旁,一位身着蓝衫、嘴角似乎总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潇洒男子,是追命崔略商。最后一位,黑衣黑剑,神色冷峻,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则是冷血冷凌弃。
四人来到御前,虽形貌各异,但动作整齐划一,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臣等,参见陛下!”
晁盖目光扫过四人。他抬手虚扶:“四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晁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将时迁所报关于“天佑圣教”之事,简明扼要地告知四人。从圣教蛊惑人心、宣称复辟的邪说,到其诡异武功、迅速扩张的态势,再到可能与前宋余孽的勾结,无一遗漏。
随着晁盖的叙述,无情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铁手双拳微握,眼中露出凝重与怒意;追命脸上的玩世不恭渐渐收敛,眼神变得锐利;冷血则依旧面无表情,但周身的气息却愈发冰冷。
“此教名为‘圣教’,实为魔教!”晁盖声音转厉,“其志不在江湖争霸,而在颠覆国本!若不及时遏制,必成心腹大患!然,其根底深厚,行踪诡秘,背后势力盘根错节,朝廷若大张旗鼓征剿,恐打草惊蛇,亦可能被其利用,反诬朝廷迫害‘义士’,激化矛盾。”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四人:“因此,朕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能看透迷雾、直抵核心的眼睛;需要一柄利剑,一柄能在关键时刻斩断乱麻的利剑。朕思虑再三,此事,非四位爱卿莫属!”
无情四人闻言,神色一凛,齐齐躬身:“请陛下明示!臣等万死不辞!”
“好!”晁盖站起身,走到四人面前,沉声道,“朕命尔等四人,以六扇门总捕头特使的身份,即刻离京,秘密前往江南、淮南等‘天佑圣教’活动猖獗之地!”
他逐一看向四人,下达具体指令:
“无情,你心思缜密,统筹全局。此行之首要,在于查明那‘圣尊’的真实身份、武功来历,以及圣教总坛的确切位置。所有线索,由你汇总分析,定夺行止。”
“铁手,你刚猛正直,负责查探圣教与地方豪强、前朝余孽勾结的实证,尤其是钱财往来、人员联络的渠道。若遇抵抗,准你便宜行事,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
“追命,你轻功卓绝,善于应变,负责追踪圣教核心人物的行踪,打入其下层教众内部,摸清其组织架构、传播方式以及那‘吸功大法’等邪功的底细。”
“冷血,你直觉敏锐,剑法凌厉,负责清除圣教派出的杀手、眼线,保障小队安全,并在关键时刻,执行斩首行动。”
最后,晁盖目光扫过四人,语气凝重地强调:“尔等此行,凶险异常。那‘圣尊’及其麾下,绝非寻常江湖匪类,其武功诡异,行事狠辣,且善于蛊惑人心。尔等需时刻牢记,尔等代表的是朝廷法度,是天下公义!查案为主,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暴露身份,引发大规模冲突。但若事态紧急,或有确凿证据,朕赐尔等先斩后奏之权!”
说着,晁盖从御案上取出四面非金非铁的令牌,上刻“如朕亲临”四字,背面则浮雕着龙纹与捕快锁链相交的图案,这是特制的“六扇门至尊令”,见令如朕亲临,可调动地方官府一切资源。
“此令赐予尔等,必要时,可凭此令调动当地驻军、衙门力量配合。但切记,非到生死关头,不可轻用,以免打草惊蛇。”
无情双手接过令牌,代表四人郑重承诺:“陛下重托,臣等谨记于心!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扫除妖氛,不负陛下信任!”
“嗯,”晁盖颔首,“朕在汴梁,静候佳音。所需一应物资、联络方式,时迁司主会为尔等安排妥当。去吧!”
“臣等告退!”
四人再行一礼,无情由铁手推着,与追命、冷血一同退出了御书房。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但一股锐利的气息,仿佛已随着他们的离开,刺破了汴梁城的宁静,直指南方那片暗流汹涌的江湖。
晁盖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目光深远。派出四大名捕,是他应对此次江湖风波的关键一步。这四人,就如同四把精准的手术刀,将要切入“天佑圣教”这颗毒瘤的核心。他相信,以这四人的能力,定能带回至关重要的情报。
然而,他心中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江湖、甚至可能波及朝堂的正邪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帝国的安宁,正面临着来自暗处的严峻挑战。
“天佑圣教……”晁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寒芒闪烁。他来自现代,深知这种以宗教为外衣、以复辟旧制为口号的组织,对底层民众的蛊惑力有多大,其破坏性远超单纯的军事叛乱。它动摇的是人心,是统治的合法性根基。处理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燎原之火。
他的思绪,无情、铁手、追命、冷血。这四人合称“四大名捕”。
无情,虽身有残疾,坐于轮椅之上,但心智超群,洞察入微,暗器功夫独步天下,更兼有统揽全局之能。
铁手,内力雄浑,一双铁掌刀枪不入,性格刚正不阿,是攻坚克难的不二人选。
追命,轻功卓绝,追踪之术天下无双,性格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善于与人周旋,打探消息。
冷血,剑法狠辣凌厉,为人沉默寡言,却有一股天生的野兽般的直觉,对危险和线索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这四人组合,正是深入虎穴、查明“天佑圣教”虚实的绝佳人选!他们本身出自江湖(或与江湖有极深渊源),了解江湖规矩和行事风格,武功高强可自保甚至制敌,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朝廷的法度与正义,与那邪教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天然对立。
心意既定,晁盖不再犹豫
“传朕口谕,命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四人,即刻入宫见驾。不得延误。”
“老奴遵旨。”米苍穹躬身领命,身影一晃,已如轻烟般消失在御书房外。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书房外传来沉稳而轻微的脚步声。
为首者坐于一张特制的轮椅上,面容清俊却略带苍白,眼神冷静如寒潭,正是无情盛崖余。推着轮椅的,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双手骨节异常粗大的青年,乃是铁手铁游夏。其身旁,一位身着蓝衫、嘴角似乎总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潇洒男子,是追命崔略商。最后一位,黑衣黑剑,神色冷峻,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则是冷血冷凌弃。
四人来到御前,虽形貌各异,但动作整齐划一,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臣等,参见陛下!”
晁盖目光扫过四人。他抬手虚扶:“四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晁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将时迁所报关于“天佑圣教”之事,简明扼要地告知四人。从圣教蛊惑人心、宣称复辟的邪说,到其诡异武功、迅速扩张的态势,再到可能与前宋余孽的勾结,无一遗漏。
随着晁盖的叙述,无情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铁手双拳微握,眼中露出凝重与怒意;追命脸上的玩世不恭渐渐收敛,眼神变得锐利;冷血则依旧面无表情,但周身的气息却愈发冰冷。
“此教名为‘圣教’,实为魔教!”晁盖声音转厉,“其志不在江湖争霸,而在颠覆国本!若不及时遏制,必成心腹大患!然,其根底深厚,行踪诡秘,背后势力盘根错节,朝廷若大张旗鼓征剿,恐打草惊蛇,亦可能被其利用,反诬朝廷迫害‘义士’,激化矛盾。”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四人:“因此,朕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能看透迷雾、直抵核心的眼睛;需要一柄利剑,一柄能在关键时刻斩断乱麻的利剑。朕思虑再三,此事,非四位爱卿莫属!”
无情四人闻言,神色一凛,齐齐躬身:“请陛下明示!臣等万死不辞!”
“好!”晁盖站起身,走到四人面前,沉声道,“朕命尔等四人,以六扇门总捕头特使的身份,即刻离京,秘密前往江南、淮南等‘天佑圣教’活动猖獗之地!”
他逐一看向四人,下达具体指令:
“无情,你心思缜密,统筹全局。此行之首要,在于查明那‘圣尊’的真实身份、武功来历,以及圣教总坛的确切位置。所有线索,由你汇总分析,定夺行止。”
“铁手,你刚猛正直,负责查探圣教与地方豪强、前朝余孽勾结的实证,尤其是钱财往来、人员联络的渠道。若遇抵抗,准你便宜行事,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
“追命,你轻功卓绝,善于应变,负责追踪圣教核心人物的行踪,打入其下层教众内部,摸清其组织架构、传播方式以及那‘吸功大法’等邪功的底细。”
“冷血,你直觉敏锐,剑法凌厉,负责清除圣教派出的杀手、眼线,保障小队安全,并在关键时刻,执行斩首行动。”
最后,晁盖目光扫过四人,语气凝重地强调:“尔等此行,凶险异常。那‘圣尊’及其麾下,绝非寻常江湖匪类,其武功诡异,行事狠辣,且善于蛊惑人心。尔等需时刻牢记,尔等代表的是朝廷法度,是天下公义!查案为主,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暴露身份,引发大规模冲突。但若事态紧急,或有确凿证据,朕赐尔等先斩后奏之权!”
说着,晁盖从御案上取出四面非金非铁的令牌,上刻“如朕亲临”四字,背面则浮雕着龙纹与捕快锁链相交的图案,这是特制的“六扇门至尊令”,见令如朕亲临,可调动地方官府一切资源。
“此令赐予尔等,必要时,可凭此令调动当地驻军、衙门力量配合。但切记,非到生死关头,不可轻用,以免打草惊蛇。”
无情双手接过令牌,代表四人郑重承诺:“陛下重托,臣等谨记于心!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扫除妖氛,不负陛下信任!”
“嗯,”晁盖颔首,“朕在汴梁,静候佳音。所需一应物资、联络方式,时迁司主会为尔等安排妥当。去吧!”
“臣等告退!”
四人再行一礼,无情由铁手推着,与追命、冷血一同退出了御书房。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但一股锐利的气息,仿佛已随着他们的离开,刺破了汴梁城的宁静,直指南方那片暗流汹涌的江湖。
晁盖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目光深远。派出四大名捕,是他应对此次江湖风波的关键一步。这四人,就如同四把精准的手术刀,将要切入“天佑圣教”这颗毒瘤的核心。他相信,以这四人的能力,定能带回至关重要的情报。
然而,他心中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江湖、甚至可能波及朝堂的正邪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帝国的安宁,正面临着来自暗处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