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铁骑破城定乾坤-《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济州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晁盖站在梁山主营的高台上,远眺着这座坚城。夜色中,他通过系统完成了最后的部署:

  **【叮!成功投放殷天正、袁承志及3000关宁铁骑至济州城内!】_

  投放位置:城西废弃粮仓

  潜伏状态:伪装成流民,待命出击

  与此同时,呼延灼借着夜色掩护,凭借对城防的熟悉,悄然潜入城中。他的目标是劝降族弟呼延绰——这位镇守东门的猛将。

  子夜时分,呼延灼潜入呼延绰的府邸。烛光下,兄弟二人相对而坐,气氛凝重。

  绰弟,如今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梁山晁盖仁义布于四海,正是我等报效明主之时。呼延灼恳切道。

  呼延绰冷哼一声:兄长何必为贼寇张目!我呼延家世受皇恩,岂能背主求荣?

  皇恩?呼延灼苦笑,你可知道,昨日朝廷又下旨催粮,要济州百姓再纳三成赋税?这样的朝廷,值得效忠吗?

  呼延绰沉默片刻,但依然摇头:兄长不必多言。我受张知府厚恩,守土有责。

  第一次劝降,无功而返。

  次日黎明,战鼓擂响。梁山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济州城墙。

  放箭!守将黄信一声令下,箭雨倾泻而下。

  林冲一马当先,长枪舞动,拨开箭矢。关胜大刀挥砍,秦明狼牙棒横扫,三大猛将同时猛攻东门。城上滚木礌石如雨落下,梁山军死伤惨重。

  云梯!上前!林冲大喝。数十架云梯架起,梁山军奋勇攀登。

  呼延绰在城头督战,双鞭舞得虎虎生风,接连击落数名登城士兵。战况陷入胶着。

  东门血战尤为惨烈。林冲长枪如龙,率先登云梯而上。守军滚木礌石如雨而下,热油金汁倾泻,梁山军死伤惨重。林冲身先士卒,连破数道防线,终因守军顽强抵抗,被迫暂退。

  北门战场,关胜大刀挥砍,攻势凌厉。守将黄信亲自督战,箭矢密集如蝗。关胜部数次逼近城门,皆被守军以(煮沸的粪水)击退,这种生化武器造成梁山军大量伤亡

  南门方向,秦明狼牙棒横扫,但城墙高峻,守军依托工事顽强抵抗。战况陷入胶着,双方伤亡持续增加

  正当攻城战最激烈时,城西突然杀声震天。袁承志金蛇剑出鞘,率领关宁铁骑如利剑般杀出。这些重甲骑兵冲锋之势摧枯拉朽,守军措手不及。

  殷天正白眉飞扬,鹰爪功凌厉无匹,所过之处守军纷纷溃散。三千铁骑在街巷中纵横驰骋,直扑各城门。守军阵脚大乱,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与此同时,呼延灼再次找到呼延绰:

  绰弟!看到吗?梁山得天助,天降神兵!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呼延绰望着溃散的守军和城外猛攻的梁山主力,长叹一声,终于下令打开东门

  呼延绰望着溃散的守军,又看向城外仍在猛攻的梁山主力,长叹一声:罢了!开城门!

  东门缓缓打开,林冲、关胜率军涌入。黄信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知府张文远被生擒。

  战后整顿:民心归附

  晁盖入城后,立即推行安民措施:

  1.开仓放粮,赈济贫苦

  2.严明军纪,禁止扰民

  3.任用贤能,整顿吏治

  袁承志、殷天正正式加入梁山,关宁铁骑编入马军。呼延绰被任命为马军副将,与呼延灼共同统领骑兵。

  **【叮!完成夺取济州府任务!】_

  获得奖励:武侠点

  当前余额:点

  当晚,晁盖在府衙宴请众将。方金芝从江南送来贺信,方腊正式承认同盟关系。南北义军联手抗宋的格局就此形成。

  晁盖举杯道:今日取济州,只是开始。他日攻破汴京,必与诸位共享太平!

  众将欢呼,士气高昂。

  夜色中,晁盖独自登上城楼。系统界面显示着点的余额,他心中已有新的谋划。下一步,是该西进控制运河,还是北上威胁汴京?

  九阳神功在体内流转,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济州之战的胜利,标志着梁山从绿林豪强向争霸天下的势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