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十年孟夏,泸州行宫的晨雾还未散尽,陈琅已捧着一卷税令文稿,在殿外徘徊了半个时辰。檐角铜铃被风拂得轻响,每一声都似在叩问他心中的忧虑 —— 昨夜柴荣召他议事时,病榻前的烛火映着帝王苍白却坚定的面容,“北上需战马,防备契丹与关中异动,茶马税加征三成,十税一提至十税四,购马之事,朕交予你办。”
皇命难违,可陈琅深知茶马贸易的脆弱。蜀地与吐蕃的茶马古道,维系的不仅是物资交换,更是边境微妙的平衡。他曾在皇商司的账册里见过,每年蜀地输出的茶叶中,有六成流入吐蕃松潘部,而松潘部的战马,又是周军骑兵的重要补给来源。“加税三成,恐会激化矛盾啊。” 陈琅望着殿内透出的微光,指尖将税令文稿攥得发皱,却还是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三日后,蜀地各州府的茶马司前,新贴的税令引来一片哗然。茶商们围着告示,手指着 “十税四” 的条款,声音里满是焦虑:“往年十税一都勉强维持,如今加征三成,这生意没法做了!” 有老茶商蹲在地上,翻着泛黄的账本,算着成本与利润,越算越心焦 —— 若按新税缴纳,卖十担茶,竟要缴四担给官府,剩下的利润,连雇人运茶的费用都不够。
陈琅站在成都茶马司的阁楼里,看着楼下骚动的人群,眉头紧锁。他已命人贴出告示,承诺官府会以平价收购茶商手中的余茶,却仍挡不住抱怨声。“大人,松潘部的探子已在茶市徘徊,怕是很快就会得知加税的消息。” 下属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担忧。陈琅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 他最担心的,还是吐蕃那边的反应。
不出所料,五日后,松潘部传来消息。吐蕃使者带着傲慢的神色,走进成都茶马司的谈判厅,将一份加价文书拍在案上:“你们大周加征茶马税,我部的战马价格,也得涨一涨。” 文书上 “三十两白银一匹” 的数字,刺得在场官员睁大眼睛 —— 此前战马不过十两一匹,如今竟翻了三倍!
“使者,这价格太高了,能否再商议?” 茶马司官员试图斡旋,却被松潘部首领粗暴打断。首领斜靠在座椅上,手中把玩着镶嵌宝石的马鞭,嘴角勾起嘲讽的笑:“大周没钱,就别买马!若想要健康的战马,再加二十两,否则,就只能买些老弱病残的。” 他挥了挥手,两名吐蕃士兵牵着两匹瘦马走进厅内 —— 那马鬃毛脱落,四肢颤抖,连站立都不稳,更别说上战场了。
谈判彻底破裂。官员们带着屈辱回到行宫,将松潘部的态度禀报给柴荣。柴荣气得猛咳,手帕上又添了新的血迹:“吐蕃蛮夷,竟敢如此欺辱大周!” 他虽怒,却也无可奈何 —— 周军北上急需战马,若与松潘部彻底撕破脸,连老弱马都买不到,骑兵将成无马之兵。
消息传到李重进的护驾军大营,更是引发一阵低落。营地里,500 名骑兵围着几匹老弱马,沉默不语。这些马,是昨日从松潘部买来的,有的马背上还留着旧伤,有的马蹄开裂,连拉粮草的牛车都跑不过。一名老兵抚摸着马瘦骨嶙峋的脊背,眼眶泛红:“当年伐蜀时,咱们的战马何等雄壮,日行百里不喘,如今却连像样的马都没有,怎么跟吐蕃骑兵打?”
有年轻骑兵试图骑上一匹老马,刚翻身上马,老马就腿一软,差点把人摔下来。周围的士兵们没有笑,反而都低下了头,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没有好马,咱们骑兵跟步兵有啥区别?”“要是契丹人来了,或是关中那边有动静,咱们怎么应对?” 抱怨声悄悄传开,军心再次动摇。
李重进看着这一幕,急得团团转。他找到陈琅的营帐时,已是深夜,帐内烛火还亮着。陈琅趴在案上,面前摊着茶马古道的地图,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 —— 他已熬了两个通宵,试图找到破局之法。“陈大人,再不想办法,骑兵的士气就彻底垮了!” 李重进的声音里满是急切。
陈琅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指着地图上的 “雅砻江”:“松潘部虽垄断了战马,但他们的茶叶,大多靠咱们蜀地供应。我在想,能否从其他部落入手 —— 比如雅砻江下游的白狼部,他们与松潘部有旧怨,若能联合他们,或许能开辟新的茶马通道。” 他顿了顿,又指着地图上的 “滇西”,“还有,大理虽断绝了茶马古道,但滇西的部落或许有战马,只是需要派人去联络,风险不小。”
李重进眼前一亮:“这主意可行!只是联络部落,需要可靠的人。” 陈琅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亲自去。雅砻江与滇西,总得去试试,否则,咱们只能坐以待毙。” 他起身走到帐外,望着夜空里的繁星,心中暗暗发誓 —— 一定要破了这茶马困局,不能让将士们无马可用,更不能让柴荣的北上计划,毁在战马之上。
而在松潘部的营帐里,首领正与大理使者饮酒。烛火映着两人得意的笑容,桌上摆着从周军买来的茶叶。“大周加税,咱们加价,这招真是高明!” 大理使者举起酒杯,与首领碰了一下,“等他们没有战马,咱们再联合出兵,蜀南的盐井,就是咱们的了。” 首领哈哈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到时候,不仅盐井,整个蜀地,都得听咱们的!”
夜色渐深,蜀地的风带着凉意,吹过周军的大营。将士们大多已入睡,却有人辗转反侧,担忧着未来的战事;陈琅的营帐里,烛火依旧亮着,他还在完善联络部落的计划;柴荣的行宫内,帝王望着窗外的月光,咳嗽声断断续续,却仍在思考着应对之策。这场茶马危机,如同一把利剑,悬在大周的头顶,而破局的希望,正藏在雅砻江的波涛与滇西的群山之中。
皇命难违,可陈琅深知茶马贸易的脆弱。蜀地与吐蕃的茶马古道,维系的不仅是物资交换,更是边境微妙的平衡。他曾在皇商司的账册里见过,每年蜀地输出的茶叶中,有六成流入吐蕃松潘部,而松潘部的战马,又是周军骑兵的重要补给来源。“加税三成,恐会激化矛盾啊。” 陈琅望着殿内透出的微光,指尖将税令文稿攥得发皱,却还是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三日后,蜀地各州府的茶马司前,新贴的税令引来一片哗然。茶商们围着告示,手指着 “十税四” 的条款,声音里满是焦虑:“往年十税一都勉强维持,如今加征三成,这生意没法做了!” 有老茶商蹲在地上,翻着泛黄的账本,算着成本与利润,越算越心焦 —— 若按新税缴纳,卖十担茶,竟要缴四担给官府,剩下的利润,连雇人运茶的费用都不够。
陈琅站在成都茶马司的阁楼里,看着楼下骚动的人群,眉头紧锁。他已命人贴出告示,承诺官府会以平价收购茶商手中的余茶,却仍挡不住抱怨声。“大人,松潘部的探子已在茶市徘徊,怕是很快就会得知加税的消息。” 下属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担忧。陈琅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 他最担心的,还是吐蕃那边的反应。
不出所料,五日后,松潘部传来消息。吐蕃使者带着傲慢的神色,走进成都茶马司的谈判厅,将一份加价文书拍在案上:“你们大周加征茶马税,我部的战马价格,也得涨一涨。” 文书上 “三十两白银一匹” 的数字,刺得在场官员睁大眼睛 —— 此前战马不过十两一匹,如今竟翻了三倍!
“使者,这价格太高了,能否再商议?” 茶马司官员试图斡旋,却被松潘部首领粗暴打断。首领斜靠在座椅上,手中把玩着镶嵌宝石的马鞭,嘴角勾起嘲讽的笑:“大周没钱,就别买马!若想要健康的战马,再加二十两,否则,就只能买些老弱病残的。” 他挥了挥手,两名吐蕃士兵牵着两匹瘦马走进厅内 —— 那马鬃毛脱落,四肢颤抖,连站立都不稳,更别说上战场了。
谈判彻底破裂。官员们带着屈辱回到行宫,将松潘部的态度禀报给柴荣。柴荣气得猛咳,手帕上又添了新的血迹:“吐蕃蛮夷,竟敢如此欺辱大周!” 他虽怒,却也无可奈何 —— 周军北上急需战马,若与松潘部彻底撕破脸,连老弱马都买不到,骑兵将成无马之兵。
消息传到李重进的护驾军大营,更是引发一阵低落。营地里,500 名骑兵围着几匹老弱马,沉默不语。这些马,是昨日从松潘部买来的,有的马背上还留着旧伤,有的马蹄开裂,连拉粮草的牛车都跑不过。一名老兵抚摸着马瘦骨嶙峋的脊背,眼眶泛红:“当年伐蜀时,咱们的战马何等雄壮,日行百里不喘,如今却连像样的马都没有,怎么跟吐蕃骑兵打?”
有年轻骑兵试图骑上一匹老马,刚翻身上马,老马就腿一软,差点把人摔下来。周围的士兵们没有笑,反而都低下了头,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没有好马,咱们骑兵跟步兵有啥区别?”“要是契丹人来了,或是关中那边有动静,咱们怎么应对?” 抱怨声悄悄传开,军心再次动摇。
李重进看着这一幕,急得团团转。他找到陈琅的营帐时,已是深夜,帐内烛火还亮着。陈琅趴在案上,面前摊着茶马古道的地图,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 —— 他已熬了两个通宵,试图找到破局之法。“陈大人,再不想办法,骑兵的士气就彻底垮了!” 李重进的声音里满是急切。
陈琅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指着地图上的 “雅砻江”:“松潘部虽垄断了战马,但他们的茶叶,大多靠咱们蜀地供应。我在想,能否从其他部落入手 —— 比如雅砻江下游的白狼部,他们与松潘部有旧怨,若能联合他们,或许能开辟新的茶马通道。” 他顿了顿,又指着地图上的 “滇西”,“还有,大理虽断绝了茶马古道,但滇西的部落或许有战马,只是需要派人去联络,风险不小。”
李重进眼前一亮:“这主意可行!只是联络部落,需要可靠的人。” 陈琅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亲自去。雅砻江与滇西,总得去试试,否则,咱们只能坐以待毙。” 他起身走到帐外,望着夜空里的繁星,心中暗暗发誓 —— 一定要破了这茶马困局,不能让将士们无马可用,更不能让柴荣的北上计划,毁在战马之上。
而在松潘部的营帐里,首领正与大理使者饮酒。烛火映着两人得意的笑容,桌上摆着从周军买来的茶叶。“大周加税,咱们加价,这招真是高明!” 大理使者举起酒杯,与首领碰了一下,“等他们没有战马,咱们再联合出兵,蜀南的盐井,就是咱们的了。” 首领哈哈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到时候,不仅盐井,整个蜀地,都得听咱们的!”
夜色渐深,蜀地的风带着凉意,吹过周军的大营。将士们大多已入睡,却有人辗转反侧,担忧着未来的战事;陈琅的营帐里,烛火依旧亮着,他还在完善联络部落的计划;柴荣的行宫内,帝王望着窗外的月光,咳嗽声断断续续,却仍在思考着应对之策。这场茶马危机,如同一把利剑,悬在大周的头顶,而破局的希望,正藏在雅砻江的波涛与滇西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