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国公府风雨夜迁,水师舟行破险滩-《大周皇商》

  一、夜漏三更:残灯映辙,后门逃遁

  显德十四年正月二十的夜,汴京城的雨下得急,像要把陈国公府的青石板都砸穿。府内早已断了灯火,只有后院角门的残灯还亮着,昏黄的光在雨幕中晃得像风中残烛。陈琅背着熟睡的陈恪,左手扶着孕肚隆起的符清漪,右手紧攥着那卷神火飞鸦图纸,身后跟着两百名亲信影士 —— 他们都换了粗布短打,腰间藏着短弩,靴底裹着棉布,走在回廊上,连脚步声都被雨声盖过。

  “小心门槛。” 陈琅低声提醒,扶着符清漪跨过角门的石槛。符清漪的襦裙早已被雨水打湿,贴在身上,却仍死死护着怀中的青铜小盒 —— 里面装着皇商司最后的调度符,是江南盐运的命脉。她抬头望了眼府内的 “陈府” 匾额,雨水顺着匾额的字迹往下淌,像在为这座即将易主的府邸落泪。

  “走吧。” 陈琅攥紧她的手,转身隐入巷口的阴影。两百名影士分成四队,前后各两队警戒,中间护着他们三人,沿着雨巷往北门走。巷子里偶尔传来巡逻兵的马蹄声,影士们立刻贴墙屏息,等马蹄声远了,才继续前行。陈恪在陈琅背上动了动,小声问:“爹,我们要去找熙诲哥哥吗?”

  “对,” 陈琅声音放柔,贴在儿子耳边,“我们要去坐船,很快就能见到熙诲哥哥了。” 他想起送幼帝出逃时,柴熙诲攥着他的衣角说 “义父要快点来”,心中一阵发酸 —— 这场乱世,终究是让孩子们跟着遭了罪。

  刚到北门外的岔路口,远处突然传来火把的光,伴随着曹翰的怒吼:“搜!仔细搜!陈琅肯定还在城里,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 陈琅心中一紧,立刻对影士首领说:“带一队人往西边引开他们,我们从东边走,登州汇合!”

  秘察局的石娃躬身应下,带着五十名影士,举着火把往西边跑,故意制造动静。曹翰的人果然上当,马蹄声朝着西边追去。陈琅趁机带着众人,钻进东边的芦苇荡,雨水打在芦苇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掩盖了他们的行踪。

  二、苇荡诱敌:铜钱铺路,险脱追兵

  芦苇荡深处,泥泞没到脚踝,符清漪走得踉跄,陈琅干脆背起她,让影士轮流背着陈恪。刚走出芦苇荡,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 是曹翰的追兵,他们发现上当,又追了上来!

  “相公,怎么办?” 符清漪趴在陈琅背上,声音发颤。陈琅回头,见火把的光越来越近,心中急转,突然想起影士腰间的钱袋 —— 那是准备路上用的铜钱。“所有人,把钱袋都解下来!” 陈琅高喊,率先解下自己的钱袋,“听我号令,往身后抛!”

  影士们纷纷解下钱袋,等追兵靠近到五十步时,陈琅一声令下:“抛!” 数百个钱袋同时抛出,铜钱洒在地上,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是铜钱!” 追兵中有人喊了一声,脚步瞬间慢了下来。曹翰的士兵多是穷苦出身,见了满地铜钱,哪里还顾得上追人,纷纷弯腰去捡,队伍瞬间乱作一团。曹翰气得直跺脚,却拦不住抢钱的士兵,只能眼睁睁看着陈琅等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陈琅带着众人,趁机钻进前面的树林,一口气跑了半个时辰,直到再也听不到追兵的声音,才停下来喘息。影士们大多浑身是泥,有的还受了伤,却没人抱怨。陈琅看着他们,心中感激 —— 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从清河县出来的老部下,如今为了护他一家,不惜出生入死。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赶路,登州还远。” 陈琅扶着符清漪坐下,从怀中摸出干粮,分给众人。陈恪靠在符清漪身边,啃着干饼,小声说:“爹,刚才好险。” 陈琅摸了摸儿子的头,没说话,只是望着登州的方向 —— 那里有杨延玉的水师,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三、登州泊岸:战船列阵,水师接应

  两日后的清晨,陈琅等人终于赶到登州港。远远望去,港口的海面上,十艘水师战船列成整齐的队列,船帆上的 “杨”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杨延玉穿着水师统领的铠甲,站在最前面的战船上,见陈琅等人走来,立刻跳下船,快步迎上去:“陈国公!末将已在此等候三日,就怕您路上出事!”

  “有劳杨将军了。” 陈琅松了口气,指着身后的影士和家人,“这些都是我的亲信和家眷,麻烦将军安排一下船舱。” 杨延玉点头,立刻让人领着影士和符清漪、陈恪去船舱,自己则陪着陈琅,登上战船的甲板。

  “国公请看,” 杨延玉指着战船两侧的床弩,“这些床弩都是按您的图纸改良的,能射穿三层船板,射程可达百步;另外,末将还准备了五艘火船,船上装满了硫磺和硝石,若遇赵党水师拦截,正好用得上。”

  陈琅走到船边,摸着床弩的弩臂,心中安定了些。他想起半年前,自己和杨延玉在登州商议 “水师备战”,那时还只是以防万一,没想到如今真的派上了用场。“杨将军,” 陈琅转身,语气郑重,“我们要尽快南下金陵,与幼帝汇合。赵氏肯定会派水师拦截,沿途要多加小心。”

  杨延玉躬身应下:“国公放心,末将已派斥候探查过,赵党在莱州湾一带,临时组建了一支水师,约有十五艘小船,想来是要拦我们。不过他们的船都是民船改造的,没装床弩,不是我们的对手。”

  说话间,战船缓缓驶离登州港。陈琅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登州城,心中清楚 ——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他更清楚,只有到了金陵,与幼帝、李重进汇合,整合江南的势力,才能与赵党抗衡,才能有机会夺回属于柴氏的江山。

  四、莱州险滩:床弩破敌,火船焚舟

  战船行驶到莱州湾的险滩时,果然遭遇了赵党水师的拦截。十五艘小船横在险滩前,船上的士兵举着刀,对着陈琅的战船喊话:“陈琅逆贼!速速投降!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杨延玉冷笑一声,对陈琅说:“国公放心,看末将收拾他们!” 他转身对水师士兵下令:“左舷床弩准备!目标,敌船船头!放!”

  十架床弩同时发射,弩箭如惊雷般射出,瞬间穿透了最前面三艘敌船的船头。敌船的木板 “咔嚓” 断裂,海水涌进船舱,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跳船逃生。

  “右舷火船准备!” 杨延玉又下令,五艘火船被推下水,水师士兵点燃火船上的硫磺,火船顺着风向,朝着剩下的敌船冲去。火借风势,很快就烧到了敌船,浓烟滚滚,映红了半边天。敌船的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有的跳水逃生,有的被烧死在船上,剩下的几艘船,也慌忙掉头逃跑。

  陈琅站在甲板上,看着燃烧的敌船,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 —— 这只是赵党水师的小股势力,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杨延玉走到他身边,抱拳道:“国公,敌船已退,我们可以继续南下了。”

  陈琅点头,望着远处的大海,心中默念:“宗训,熙诲,等着我,我们很快就能汇合了。” 战船冲破险滩,继续南下,船帆上的 “杨” 字大旗,在海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醒目。

  船舱内,符清漪正给陈恪擦拭脸上的汗,陈恪趴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大海,兴奋地说:“娘,我们很快就能见到熙诲哥哥了吧?” 符清漪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 她知道,只要到了金陵,与幼帝汇合,他们就能暂时安定下来,就能为大周的复兴,出一份力。

  战船在大海上航行,朝着金陵的方向。陈琅站在甲板上,任凭海风吹拂,心中充满了坚定 —— 他不仅要护着家人,还要带着江南的势力,与赵党抗衡,夺回汴京,为死去的符彦卿、苏九算,为所有忠于柴氏的忠良,报仇雪恨。

  夜色渐深,战船的灯火在大海上闪烁,像一颗不灭的星火。陈琅知道,这场与赵党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他更知道,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赵党,让大周的旗帜,重新飘扬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