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陵郊垒:铁阵环城压京畿
崇德七年四月二十五,金陵城外的牛首山脚下,阴风卷着尘土,将神机军的黑底狼牙旗吹得猎猎作响。
甲字军三千人列成方阵,士兵们肩扛突火弩,腰间悬着霹雳火球,玄色轻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丙字军五千龙骑兵分两翼展开,西域良驹的马蹄踏着冻土,喷吐的白气混着沙尘,在阵前凝成一片薄雾。阵中央,柴熙诲身披鎏金山文甲,胯下 “踏雪” 马的鞍鞯上挂着耶律贤的佩剑,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城下 —— 金陵城墙巍峨,却挡不住十万神机军的威压,城楼上的京畿卫士兵握着长枪的手,早已沁出冷汗。
“大帅,全军集结完毕,请您训话!” 杨延贵策马至柴熙诲身侧,甲叶碰撞声混着远处火器车轱辘的 “咯吱” 声,在寂静的郊野里格外刺耳。
柴熙诲抬手示意全军肃静,寒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内甲上狰狞的玄鸟图腾。他目光扫过阵列中的士兵,这些人大多随他征战燕云,见过契丹铁骑的凶残,也尝过胜利的荣光,此刻眼中满是对主帅的敬畏。
“兄弟们!” 柴熙诲的声音透过传令兵的号角传遍战场,“咱们在幽州斩辽王、破铁林,为的是什么?是保大周江山,护百姓安宁!可如今,有人却要卖了这江山,卖了咱们的父老乡亲!”
二、誓师鼓噪:伪信昭众激军心
话音未落,柴熙诲从怀中掏出那封伪造的 “密信”,高高举起。阳光透过绢纸,隐约能看见上面 “割淮河以北予契丹” 的字迹,还有仿造的柴宗训私印。
“这是陛下与契丹使者的密信!” 柴熙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悲愤,“他为了削咱们的兵权,竟要把淮河以北的土地,拱手送给杀了咱们无数兄弟的契丹人!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 甲字军士兵率先嘶吼,突火弩在手中举起,寒光闪闪。丙字军的龙骑兵也跟着高呼,马刀劈向空气,发出 “咻咻” 的锐响。
柴熙诲将密信递给身边的士兵,让他们依次传阅。“你们看清楚!这上面的印,是陛下的私印!这上面的字,是要卖了大周!” 他拔剑出鞘,剑尖指向金陵城,“奸臣蒙蔽圣听,陛下糊涂,咱们不能糊涂!今日,咱们就要清君侧、诛奸臣,还大周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安稳!”
“清君侧!诛奸臣!” 士兵们的吼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甲字军的突火弩齐齐上弦,丙字军的战马人立而起,连远处负责后勤的丁字形士兵,也举起了手中的工兵铲,跟着高呼。
人群中,张允悄悄颔首 —— 戊字军早已在士兵中散布 “陛下私通契丹” 的流言,此刻再加上这封 “密信”,军心已完全被煽动。他看向柴熙诲,眼中满是敬佩 —— 大帅这一手,既师出有名,又能凝聚军心,比单纯的武力镇压,高明太多。
三、城门自启:全斌献关迎雄师
金陵聚宝门楼上,京畿卫指挥使王全斌正望着城外的神机军阵列,手心满是汗。他之前就暗中联络柴熙诲,表态 “愿为大帅前驱”,如今见柴熙诲亲率大军归来,又听闻 “清君侧” 的口号,哪里还敢迟疑。
“指挥使,咱们怎么办?陛下让咱们死守城门,不让神机军入城!” 副将焦急地问道,手中的令旗在风中乱晃。
王全斌冷笑一声,一把夺过令旗:“陛下糊涂,咱们不能跟着糊涂!宁王斩辽王、保江山,是大周的功臣,咱们凭什么拦他?打开城门,迎接大帅入城!”
“可是……” 副将还想劝阻,却被王全斌瞪了回去。
“没什么可是的!” 王全斌拔出佩剑,指向城门下的守军,“谁要是敢拦,就是通敌乱党,按军法处置!”
守军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长枪。沉重的城门 “嘎吱” 作响,缓缓打开,露出城内的街道 —— 百姓们早已躲在家中,门窗紧闭,只有几名戊字军士兵在街头巡逻,见城门打开,立刻朝着神机军的方向挥手。
杨延贵见状,立刻率领甲字军先行入城。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突火弩斜指天空,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街道上鸦雀无声,只有甲叶碰撞声和马蹄声,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王全斌亲自出城迎接,对着柴熙诲躬身行礼:“末将王全斌,恭迎大帅入城!愿随大帅清君侧,安社稷!”
柴熙诲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敞开的城门,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王指挥使识时务,本帅不会亏待你。传令下去,丙字军守城外大营,甲字军随本帅入皇宫,‘拜见’陛下!”
四、宫城急守:弱旅凭心护孤帝
皇宫内,紫宸殿的烛火早已被风吹得摇曳不定。
柴宗训正对着舆图发呆,内侍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不好了!王全斌打开聚宝门,甲字军已经入城了!宁王还说…… 还说要清君侧,诛奸臣!”
柴宗训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玉圭掉在地上,摔成两半:“什么?王全斌这个叛徒!快,传朕旨意,让政学的护驾文卫守皇宫四门!”
片刻后,皇宫朱雀门外,一千名护驾文卫列成横阵。他们大多是政学结业的学员,身着简陋的布甲,手中握着短刀和木棍,少数人配有突火弩,却都是最老式的型号。为首的学员周敦握着短刀,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坚定:“兄弟们,陛下信任咱们,咱们就算拼了命,也要守住宫门!”
“守住宫门!护驾!” 文卫们齐声高呼,却难掩心中的恐惧 —— 他们面对的,是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甲字军,是连契丹铁骑都能击败的劲旅。
远处的街道上,甲字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杨延贵率领士兵们逼近朱雀门,突火弩对准了护驾文卫。“陛下被奸臣蒙蔽,尔等速速让开,否则格杀勿论!” 杨延贵的声音冰冷,毫无商量的余地。
周敦上前一步,短刀指着杨延贵:“宁王以下犯上,是为乱臣贼子!咱们是陛下的文卫,绝不会让你们伤害陛下!”
“冥顽不灵!” 杨延贵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士兵射击。突火弩的 “咻咻” 声响起,护驾文卫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皇宫门前的青石板。周敦看着身边倒下的同伴,眼中满是悲愤,却仍握紧短刀,准备最后的抵抗。
皇宫内,柴宗训躲在殿柱后,听着宫外的厮杀声,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想起陈琅说的 “陛下需自己硬气”,可此刻,他却连走出殿门的勇气都没有。护驾文卫的惨叫声不断传来,他知道,这一千人的弱旅,根本挡不住甲字军的进攻 —— 他的江山,他的皇位,很快就要易主了。
朱雀门外,护驾文卫的抵抗渐渐微弱。杨延贵率领甲字军冲破宫门,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进发。阳光透过宫门的缝隙,照在满地的鲜血和尸体上,显得格外惨烈。一场颠覆大周的政变,已然拉开了最终的帷幕。
崇德七年四月二十五,金陵城外的牛首山脚下,阴风卷着尘土,将神机军的黑底狼牙旗吹得猎猎作响。
甲字军三千人列成方阵,士兵们肩扛突火弩,腰间悬着霹雳火球,玄色轻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丙字军五千龙骑兵分两翼展开,西域良驹的马蹄踏着冻土,喷吐的白气混着沙尘,在阵前凝成一片薄雾。阵中央,柴熙诲身披鎏金山文甲,胯下 “踏雪” 马的鞍鞯上挂着耶律贤的佩剑,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城下 —— 金陵城墙巍峨,却挡不住十万神机军的威压,城楼上的京畿卫士兵握着长枪的手,早已沁出冷汗。
“大帅,全军集结完毕,请您训话!” 杨延贵策马至柴熙诲身侧,甲叶碰撞声混着远处火器车轱辘的 “咯吱” 声,在寂静的郊野里格外刺耳。
柴熙诲抬手示意全军肃静,寒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内甲上狰狞的玄鸟图腾。他目光扫过阵列中的士兵,这些人大多随他征战燕云,见过契丹铁骑的凶残,也尝过胜利的荣光,此刻眼中满是对主帅的敬畏。
“兄弟们!” 柴熙诲的声音透过传令兵的号角传遍战场,“咱们在幽州斩辽王、破铁林,为的是什么?是保大周江山,护百姓安宁!可如今,有人却要卖了这江山,卖了咱们的父老乡亲!”
二、誓师鼓噪:伪信昭众激军心
话音未落,柴熙诲从怀中掏出那封伪造的 “密信”,高高举起。阳光透过绢纸,隐约能看见上面 “割淮河以北予契丹” 的字迹,还有仿造的柴宗训私印。
“这是陛下与契丹使者的密信!” 柴熙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悲愤,“他为了削咱们的兵权,竟要把淮河以北的土地,拱手送给杀了咱们无数兄弟的契丹人!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 甲字军士兵率先嘶吼,突火弩在手中举起,寒光闪闪。丙字军的龙骑兵也跟着高呼,马刀劈向空气,发出 “咻咻” 的锐响。
柴熙诲将密信递给身边的士兵,让他们依次传阅。“你们看清楚!这上面的印,是陛下的私印!这上面的字,是要卖了大周!” 他拔剑出鞘,剑尖指向金陵城,“奸臣蒙蔽圣听,陛下糊涂,咱们不能糊涂!今日,咱们就要清君侧、诛奸臣,还大周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安稳!”
“清君侧!诛奸臣!” 士兵们的吼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甲字军的突火弩齐齐上弦,丙字军的战马人立而起,连远处负责后勤的丁字形士兵,也举起了手中的工兵铲,跟着高呼。
人群中,张允悄悄颔首 —— 戊字军早已在士兵中散布 “陛下私通契丹” 的流言,此刻再加上这封 “密信”,军心已完全被煽动。他看向柴熙诲,眼中满是敬佩 —— 大帅这一手,既师出有名,又能凝聚军心,比单纯的武力镇压,高明太多。
三、城门自启:全斌献关迎雄师
金陵聚宝门楼上,京畿卫指挥使王全斌正望着城外的神机军阵列,手心满是汗。他之前就暗中联络柴熙诲,表态 “愿为大帅前驱”,如今见柴熙诲亲率大军归来,又听闻 “清君侧” 的口号,哪里还敢迟疑。
“指挥使,咱们怎么办?陛下让咱们死守城门,不让神机军入城!” 副将焦急地问道,手中的令旗在风中乱晃。
王全斌冷笑一声,一把夺过令旗:“陛下糊涂,咱们不能跟着糊涂!宁王斩辽王、保江山,是大周的功臣,咱们凭什么拦他?打开城门,迎接大帅入城!”
“可是……” 副将还想劝阻,却被王全斌瞪了回去。
“没什么可是的!” 王全斌拔出佩剑,指向城门下的守军,“谁要是敢拦,就是通敌乱党,按军法处置!”
守军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长枪。沉重的城门 “嘎吱” 作响,缓缓打开,露出城内的街道 —— 百姓们早已躲在家中,门窗紧闭,只有几名戊字军士兵在街头巡逻,见城门打开,立刻朝着神机军的方向挥手。
杨延贵见状,立刻率领甲字军先行入城。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突火弩斜指天空,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街道上鸦雀无声,只有甲叶碰撞声和马蹄声,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王全斌亲自出城迎接,对着柴熙诲躬身行礼:“末将王全斌,恭迎大帅入城!愿随大帅清君侧,安社稷!”
柴熙诲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敞开的城门,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王指挥使识时务,本帅不会亏待你。传令下去,丙字军守城外大营,甲字军随本帅入皇宫,‘拜见’陛下!”
四、宫城急守:弱旅凭心护孤帝
皇宫内,紫宸殿的烛火早已被风吹得摇曳不定。
柴宗训正对着舆图发呆,内侍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不好了!王全斌打开聚宝门,甲字军已经入城了!宁王还说…… 还说要清君侧,诛奸臣!”
柴宗训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玉圭掉在地上,摔成两半:“什么?王全斌这个叛徒!快,传朕旨意,让政学的护驾文卫守皇宫四门!”
片刻后,皇宫朱雀门外,一千名护驾文卫列成横阵。他们大多是政学结业的学员,身着简陋的布甲,手中握着短刀和木棍,少数人配有突火弩,却都是最老式的型号。为首的学员周敦握着短刀,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坚定:“兄弟们,陛下信任咱们,咱们就算拼了命,也要守住宫门!”
“守住宫门!护驾!” 文卫们齐声高呼,却难掩心中的恐惧 —— 他们面对的,是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甲字军,是连契丹铁骑都能击败的劲旅。
远处的街道上,甲字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杨延贵率领士兵们逼近朱雀门,突火弩对准了护驾文卫。“陛下被奸臣蒙蔽,尔等速速让开,否则格杀勿论!” 杨延贵的声音冰冷,毫无商量的余地。
周敦上前一步,短刀指着杨延贵:“宁王以下犯上,是为乱臣贼子!咱们是陛下的文卫,绝不会让你们伤害陛下!”
“冥顽不灵!” 杨延贵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士兵射击。突火弩的 “咻咻” 声响起,护驾文卫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皇宫门前的青石板。周敦看着身边倒下的同伴,眼中满是悲愤,却仍握紧短刀,准备最后的抵抗。
皇宫内,柴宗训躲在殿柱后,听着宫外的厮杀声,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想起陈琅说的 “陛下需自己硬气”,可此刻,他却连走出殿门的勇气都没有。护驾文卫的惨叫声不断传来,他知道,这一千人的弱旅,根本挡不住甲字军的进攻 —— 他的江山,他的皇位,很快就要易主了。
朱雀门外,护驾文卫的抵抗渐渐微弱。杨延贵率领甲字军冲破宫门,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进发。阳光透过宫门的缝隙,照在满地的鲜血和尸体上,显得格外惨烈。一场颠覆大周的政变,已然拉开了最终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