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时,丰桂是彻底地明白过来了。
整个人的状态,也完全蔫了。
要知道,当日,眼前这小子,只为了别的附属国打抱不平。
就狠抽了他几个耳光。
还当着他的面,把丰岳宗的宗主何君等五名圣境强者,当场给灭了。
如今,自己竟然直接把这小子的爹,给得罪了。
他还不得撕了自己啊!
除非自己不惜命——
否则,在绝对实力面前,你也只能想办法求生。
哪怕放下身架,甘受屈辱。
于是,丰桂从龙椅上,直接一骨碌滑了下来。
顺势,往程浩的脚底下一跪。
“殿下,可否饶朕一命?”
这句话中,前后的两个称呼,在这种语境下,都已经显得很是诡异。
可现场,就更加超乎常理了。
东域宗主国的皇帝,皇上之皇、帝上之帝。
竟然跪在一个末邦小国的无爵无位的皇子跟前,含目求饶。
趴在一旁地上的吴运,连太监的道心,都崩了。
这都是什么事啊!
竟然倒反天罡到这种程度。
“饶你可以……”
程浩瞅着眼巴巴望着他的丰桂,咧嘴一笑。
“跟你提个条件,你若是答应了,孤就饶了你,否则,会让你死得比当日丰岳宗的几人,还要惨。”
绝大部分人,为了求生,是什么都可以放弃的。
只有拿生命来对比的时候,才会真正发现,一切都是浮云。
更何况丰桂这种人。
既没原则,又没信念。
每日就以享受人生为最大志向的玩意。
“只要殿下能饶朕一命,便是丰国皇位,朕都可以给你。”
“此言当真?”
“朕金口玉言,无半点虚妄!”
程浩听出了,也看出丰桂的坚定态度。
他知道,这家伙的帝心,也崩了。
只是崩法跟他大爷程宣,有些不同。
大爷是看破红尘了。
而眼前这个狗皇帝,却还在留恋红尘。
不过,在取舍之下,他们都选择了放弃帝位。
程浩微微一笑:“丰国的皇帝还是由你来当,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这个皇位上享受人生。”
“真的?”
丰桂也随之眉开眼笑起来。
能保住皇位,在他看来,已经是在保命之外的额外收获了。
额外的东西,就跟买赠一样,总是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过,你在丰国皇帝位子上享乐可以,却不可以做坏事哟。”
“放心吧,殿下,朕也是有道德底线的。
从我祖上开始,每一代都会传承一个理念。
丰国的皇帝,可以贪图享乐,但是,绝不能祸害百姓。
否则,他们会一起爬出来,把不孝子孙给拉下去。
这是俺们丰国皇家的祖训,没人敢违抗。”
“噢……”
连程浩都觉得,在皇位世袭的情况下,这条祖训,倒还真不错。
等回去的时候,都让他爹程延给记录下来,传下去。
这一代又一代的皇帝,都做勤力治国的明君不可能。
出昏君是必然的事。
如果能确保后面的皇帝可以昏庸,可以享乐。
但是,却不能祸害黎民百姓。
不得不说,这倒真不失为一件好事。
“既然你能做到这点,那么,咱们就言归正传,来谈谈条件。”
“殿下既留了朕的命,又留了朕丰富的皇位,啥条件不条件的,殿下想要啥就要啥,别跟朕见外……”
程浩没想到,这丰桂情商倒还挺高。
两个最重要的东西都保住了,在他看来,其他的东西,真的都无所谓。
“我的条件只有一个,把丰国的东域宗主国,让给岚国。”
丰桂没想到程浩提出的条件,竟是这个。
到了这个时候,宗主国不宗主国的,他还真的就放下了。
其实,从被程浩抽了几耳光之后,又得知可以支持自己的势力丰岳宗已经基本被废之后,他就已经从宗主国的野心中,走了出来。
到了这个生死关头,还宗主个屁!
其实这个宗主国,也就是个虚名。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收到东域一百多个附属国的岁贡。
可这岁贡再好,也不过是身外之财。
即便没有东域附属国的岁贡,他身为丰国皇帝,也不耽误他一丝一毫的享受。
所以,丰桂很爽快:“给!”
“好!”
程浩直接站起身来,倒把丰桂吓了一跳。
“那就请皇帝陛下,待会拟两道诏书。”
“其中一道,面向东域所有附属国的皇帝。
令他们十日内全部抵达岚国京城,参加岚国新皇的登基大典。
若皇帝无法前往,则必须由太子或皇子授命参加。”
“而另一道,则是将东域宗主国让于岚国。
此诏留待陛下前往岚国参加新皇登基大典之时,亲自颁布。”
“好,这些朕全都应下!”
程浩这才把还跪在地上的丰桂,给拉了起来。
在他肩膀上,连拍三下。
“我已在你体内,注了三道真气。
如果你敢生出其他歪心思,这三道真气会直接爆发,将你撕成碎片。”
虽然丰桂也在魂境中期,可这慌张之中,他哪里分得出真假。
再说了,他早就见识过程浩的诡异与强大。
身子里面随便钻出一个人,就能瞬间灭杀五大圣境。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他完全相信,程浩真的给他灌了三道真气进去。
也真的相信,自己有可能被这三道真气,给撕碎。
丰桂差点又跪了下来。
却被程浩连忙扶住。
“放心吧,如果你按照我们约定,做好这些事,孤保你生命无忧。”
说罢,便转过身上,袍袖一拂,直接把吴运从地上给扇了起来。
哑穴,也给他解了。
抬手指了指吴运:“别再给他出馊主意,否则,我让你废上加废!”
为了再一次地震慑一下两人,他当着二人的面,直接破虚消失。
“太好了,什么宗主国,哪有命重要。”
丰桂一边抚着胸口,一边感叹道。
“丰国的诸位先帝啊……”
这一嗓子哀嚎,是从吴运嘴里发出的。
从此,便有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这个说法。
整个人的状态,也完全蔫了。
要知道,当日,眼前这小子,只为了别的附属国打抱不平。
就狠抽了他几个耳光。
还当着他的面,把丰岳宗的宗主何君等五名圣境强者,当场给灭了。
如今,自己竟然直接把这小子的爹,给得罪了。
他还不得撕了自己啊!
除非自己不惜命——
否则,在绝对实力面前,你也只能想办法求生。
哪怕放下身架,甘受屈辱。
于是,丰桂从龙椅上,直接一骨碌滑了下来。
顺势,往程浩的脚底下一跪。
“殿下,可否饶朕一命?”
这句话中,前后的两个称呼,在这种语境下,都已经显得很是诡异。
可现场,就更加超乎常理了。
东域宗主国的皇帝,皇上之皇、帝上之帝。
竟然跪在一个末邦小国的无爵无位的皇子跟前,含目求饶。
趴在一旁地上的吴运,连太监的道心,都崩了。
这都是什么事啊!
竟然倒反天罡到这种程度。
“饶你可以……”
程浩瞅着眼巴巴望着他的丰桂,咧嘴一笑。
“跟你提个条件,你若是答应了,孤就饶了你,否则,会让你死得比当日丰岳宗的几人,还要惨。”
绝大部分人,为了求生,是什么都可以放弃的。
只有拿生命来对比的时候,才会真正发现,一切都是浮云。
更何况丰桂这种人。
既没原则,又没信念。
每日就以享受人生为最大志向的玩意。
“只要殿下能饶朕一命,便是丰国皇位,朕都可以给你。”
“此言当真?”
“朕金口玉言,无半点虚妄!”
程浩听出了,也看出丰桂的坚定态度。
他知道,这家伙的帝心,也崩了。
只是崩法跟他大爷程宣,有些不同。
大爷是看破红尘了。
而眼前这个狗皇帝,却还在留恋红尘。
不过,在取舍之下,他们都选择了放弃帝位。
程浩微微一笑:“丰国的皇帝还是由你来当,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这个皇位上享受人生。”
“真的?”
丰桂也随之眉开眼笑起来。
能保住皇位,在他看来,已经是在保命之外的额外收获了。
额外的东西,就跟买赠一样,总是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过,你在丰国皇帝位子上享乐可以,却不可以做坏事哟。”
“放心吧,殿下,朕也是有道德底线的。
从我祖上开始,每一代都会传承一个理念。
丰国的皇帝,可以贪图享乐,但是,绝不能祸害百姓。
否则,他们会一起爬出来,把不孝子孙给拉下去。
这是俺们丰国皇家的祖训,没人敢违抗。”
“噢……”
连程浩都觉得,在皇位世袭的情况下,这条祖训,倒还真不错。
等回去的时候,都让他爹程延给记录下来,传下去。
这一代又一代的皇帝,都做勤力治国的明君不可能。
出昏君是必然的事。
如果能确保后面的皇帝可以昏庸,可以享乐。
但是,却不能祸害黎民百姓。
不得不说,这倒真不失为一件好事。
“既然你能做到这点,那么,咱们就言归正传,来谈谈条件。”
“殿下既留了朕的命,又留了朕丰富的皇位,啥条件不条件的,殿下想要啥就要啥,别跟朕见外……”
程浩没想到,这丰桂情商倒还挺高。
两个最重要的东西都保住了,在他看来,其他的东西,真的都无所谓。
“我的条件只有一个,把丰国的东域宗主国,让给岚国。”
丰桂没想到程浩提出的条件,竟是这个。
到了这个时候,宗主国不宗主国的,他还真的就放下了。
其实,从被程浩抽了几耳光之后,又得知可以支持自己的势力丰岳宗已经基本被废之后,他就已经从宗主国的野心中,走了出来。
到了这个生死关头,还宗主个屁!
其实这个宗主国,也就是个虚名。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收到东域一百多个附属国的岁贡。
可这岁贡再好,也不过是身外之财。
即便没有东域附属国的岁贡,他身为丰国皇帝,也不耽误他一丝一毫的享受。
所以,丰桂很爽快:“给!”
“好!”
程浩直接站起身来,倒把丰桂吓了一跳。
“那就请皇帝陛下,待会拟两道诏书。”
“其中一道,面向东域所有附属国的皇帝。
令他们十日内全部抵达岚国京城,参加岚国新皇的登基大典。
若皇帝无法前往,则必须由太子或皇子授命参加。”
“而另一道,则是将东域宗主国让于岚国。
此诏留待陛下前往岚国参加新皇登基大典之时,亲自颁布。”
“好,这些朕全都应下!”
程浩这才把还跪在地上的丰桂,给拉了起来。
在他肩膀上,连拍三下。
“我已在你体内,注了三道真气。
如果你敢生出其他歪心思,这三道真气会直接爆发,将你撕成碎片。”
虽然丰桂也在魂境中期,可这慌张之中,他哪里分得出真假。
再说了,他早就见识过程浩的诡异与强大。
身子里面随便钻出一个人,就能瞬间灭杀五大圣境。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他完全相信,程浩真的给他灌了三道真气进去。
也真的相信,自己有可能被这三道真气,给撕碎。
丰桂差点又跪了下来。
却被程浩连忙扶住。
“放心吧,如果你按照我们约定,做好这些事,孤保你生命无忧。”
说罢,便转过身上,袍袖一拂,直接把吴运从地上给扇了起来。
哑穴,也给他解了。
抬手指了指吴运:“别再给他出馊主意,否则,我让你废上加废!”
为了再一次地震慑一下两人,他当着二人的面,直接破虚消失。
“太好了,什么宗主国,哪有命重要。”
丰桂一边抚着胸口,一边感叹道。
“丰国的诸位先帝啊……”
这一嗓子哀嚎,是从吴运嘴里发出的。
从此,便有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