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李府招亲(三)-《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

  台上摆放着几张梨花木椅,李安和张氏并排坐着,面色凝重。

  他们都看到了人群前边不请自来,虎视眈眈的林小公子,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张氏不时绞着手中的帕子,眼神中满是忧虑,

  “芽儿这般任性,若是今日真选了个不相配的人,或是有人存心捣乱,可如何是好?”

  张氏低声对丈夫道,声音微微发颤。

  李安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这孩子性子倔,你我又不是不知。

  既然她执意如此,也只能由着她。

  放心,光天化日之下,又有这么多人看着,量也没人敢太过分。

  但愿她能选个靠谱的。”

  这时,春芽在兰香和红杏的陪伴下从府门走出。

  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绣着白玉兰的长裙,脸上罩着薄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如星的眸子。

  她步履从容地走上台,向父母行礼后坐在一侧。

  尽管面纱遮住了她的容貌,但那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度,已然让台下的人群安静了几分。

  兰香和红杏站在春芽身后,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她们不仅担心林大公子赶不来,也看到了台下那个瘟神似的林小公子。

  红杏悄声道:“大公子若是再不来,春芽姐可真要许给别人了……

  台下那个混世小霸王怎么也来了?”

  “嘘——”兰香示意她噤声,目光焦急地飘向街角,心中默念:

  大公子,您在哪呢?

  快来呀,一定要赶来啊!千万别让那小公子搅了局!

  巳时正,李府管事李得福走到台前,敲响铜锣,朗声道:

  “今日我家小姐“嘉禾乡君”设擂招亲,感谢各位才俊莅临。

  现将招亲规矩宣布如下:凡符合条件者,皆可上台应选。

  最终由乡君亲自选定良缘。”

  话音刚落,便有二十几位男子陆续上台。

  他们年龄各异,从青涩少年到成熟男子,衣着打扮昭示着各自不同的身份。

  有锦衣华服的富商公子,有气质文雅的书生,也有几个知府衙门里的小官吏。

  他们挤在台上一小堆,目光全都不约而同地投向那位蒙着面纱的李家小姐“嘉禾乡君”。

  春芽缓缓起身,走到台前。

  她的声音清亮悦耳,透过面纱传出:“感谢各位前来。

  小女子有几个问题,若不符合条件者,请自行离去。”

  场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第一,”春芽目光扫过台上众人,

  “已成婚,已有妾室者,准备不久要把通房提为妾室者,请离开。”

  台上顿时有五六人面露遗憾。

  张贴的条件他们看了,都知道,虽然没有婚配,但有通房丫头,有的已经有身孕,不久就可能提为妾室。

  此时几人相互看了看,有几人无奈地摇着头下台去了。

  有五六人依然站着不动,他们心里打定主意,如果能被选中,回去后,就把通房丫头打发出去就行了。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这李乡君竟容不得妾室?

  扬州城里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不是三妻四妾……”

  “有意思,这姑娘不简单呐!”一个老者捻着胡须笑道。

  台下的林景瑜闻言,更是嗤之以鼻,大声嘲讽:“装什么清高!”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人声中,只有几个小厮点头讨好附和。

  春芽不理会下面的议论,继续道:“第二,年岁十八以下、二十七以上者,请离开。

  年龄以官府备案的年龄为准。”

  春芽是以自己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划定的标准,这是她可以接受的年龄范围。

  这下,又有几个看着更年轻有点稚气未脱的少年,还有几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男子,悻悻然下了台。

  他们自然也知道招亲标准,同样是来碰碰运气的,听到“年龄以官府备案的年龄为准”,他们不敢待下去了。

  看着“嘉禾乡君”是动真格的,到时候去查官府备案,年龄迟早露馅。

  台上还剩十几人。

  春芽的目光在这些人脸上缓缓掠过,继续提出第三个条件:

  “成亲后,终身不得纳妾,也不能藏有外室,需签契约过官文。可能做到?”

  这个问题让台上十几个人都明显犹豫,脸色有点难看起来。

  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

  的确,他们都有如此打算。

  男子纳妾天经地义,殷实富足人家几乎都有妾室。

  他们听了第一个条件后,多数人暗中打定主意,不纳妾可以,有外室就好,藏在外边不带回家就行。

  此时一听要签契约过官文,知道乡君是绝对容不得妾室,外室,甚至是通房丫头的。

  最终有一半人离开了。

  开玩笑,如果你李乡君能生育还好,不能生,将来也不能纳妾,不能有外室,甚至连通房也不能有,我王家(孙家、侯家……)岂不是要断子绝孙,成绝户了吗?

  台下的众人一片喧哗。

  他们都看出来了,这李乡君将来必定是容不得妾室的妒妇,这要娶回家,夫君必被拿捏的死死的。

  男子们心里想:这样的妒妇谁敢娶回家?这就是一个母老虎。

  他们看好戏的看着台上仅剩下的七人。

  这几个真是英雄好汉,还能留下来。

  女子们,尤其是还没有出阁的少女们,却眼睛惊异的看着台上那个清瘦苗条的倩影。

  乡君的这些条件好似为她们打开了一扇门,一道光照进她们的脑海。

  世上的夫妻真的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春芽看着剩下的七人,他们神态各异,或自信满满,或略显紧张忐忑。

  但都因通过了前三道苛刻的筛选而暗自庆幸。

  春芽面容平静,淡定从容,声音透过面纱,清脆平和:

  “承蒙各位不弃,留至此刻。

  春芽所寻之人需得是有真智慧、真才学之人。

  或读书优异,明经义、通策论;

  或经商有方,通晓稼穑、明于货殖。

  空口无凭,不知各位欲以何证明自身所长?”

  春芽话音落下,台上的七人彼此看了看。

  都没料到李乡君会有此一问,需得当场自证。

  台下观众也愈发感兴趣,都想看看这些求亲者有何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