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林李协商-《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

  老太太和大太太心中欢喜,连忙道谢:“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两人便依言,在一位小沙弥的引导下,准备前往后殿佛堂歇息。

  她们起身要走开。

  大太太下意识回头想唤衡儿一起。

  却惊见方才衡儿还坐的蒲团上空空如也!

  “衡儿?!”大太太惊呼一声,顿时慌了神!

  “衡儿不见了!母亲,衡儿不见了!”

  老太太也吓了一跳,急忙对莺哥道:“快!快带人去寻!”

  莺哥一直待在老太太身后,大公子身边跟着林墨,此时林墨也不见了身影。

  莺哥惊慌立刻应下,转身要出殿去寻。

  “施主莫慌。”弘明大师温和慈悲的声音响起。

  他仿佛早已料到,“方才老衲已言明,机缘需自寻。

  不必去寻,且安心去后殿等候便是。

  一个时辰后,大公子自会归来。”

  莺哥顿住脚步,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和大太太将信将疑,但看着弘明大师笃定慈和的目光。

  只好强压下心中的焦虑和担忧,由小沙弥带领着去了后殿佛堂。

  李安和张氏上完香,心中也记挂着女儿的姻缘。

  等老太太和大太太离开后,他们便也来到弘明大师面前,想为女儿春芽问问姻缘。

  李安很是恭敬:“弘明大师,小女近日姻缘坎坷,不知将来可否顺利?”

  弘明大师看着他们,同样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说的话竟与对林家人说的有几分相似:

  “阿弥陀佛。缘起缘灭,皆有定数。

  令嫒的姻缘,亦需随缘,机缘巧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便可。”

  同样,他也示意小沙弥:“请这两位施主也去后殿佛堂歇息片刻,饮茶静心,一个时辰后再离去吧。”

  李安和张氏面面相觑,心中虽疑惑不解,但对得道高僧弘明大师的话不敢不信。

  便也道了谢,跟着小沙弥去了后殿。

  巧的是,他们被引入的茶室,正好就在老太太和大太太那间的隔壁。

  两人刚坐下不久,喝了半盏茶,就听见门被推开。

  抬头一看,竟是面色严肃,隐有怒容的大太太走了进来。

  李安和张氏大吃一惊,连忙站起身施礼:“大太太。”

  大太太也不客气,径直坐下,脸色极其难看,冷凛斜睨他们一眼,开门见山:

  “今日既然在此遇上,有些话我便直说了。

  我家衡儿的心思,你们想必也清楚,他中了魔怔一般,非你们家春芽不可。”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

  “实话说,以前我觉得春芽这孩子老实本分,细心懂事,给衡儿做个妾室,也勉强说得过去。”

  大太太话锋一转,带着冷笑,“却没想到这做了乡君,就是不一样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丫头!竟然公开招亲?还提出那些没头脑的条件!

  这下好了,成了全扬州城的笑柄。

  你们李家丢人还则罢了!为何要拉我林家下水?

  都是你们的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教唆的衡儿,让衡儿死心塌地的跟着胡闹。

  你们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呀!真是把我们林家害苦了!脸都丢尽了!”

  大太太越说越怒,声音冷冽如冰,只是声音压的很低,咬牙切齿的低吼。

  如此佛门静地,她也是不敢过于喧哗的。

  李安和张氏脸色难看至极。

  张氏敢怒不敢言,李安有点真动了气。

  我女儿为何无缘无故招亲?

  不都是因为你吗?

  是你找到我女儿,说了那些伤人的话,逼着女儿硬生生掐断了自己的情缘!

  我女儿招亲碍着你们林府什么事了?

  是你们的儿子上赶着非要缠着我们春芽不放!

  他发的誓,说的话,都是他自愿说的,与我们春芽何干?

  李安心中气愤,脸色阴沉,鼓起勇气,正声说道:“太太,小女的确是有些任性,这都是我这个父亲教导无方。

  给林府带了困扰,李安心里也是深感不安的。

  只是太太,小女招亲,的确提了一些苛刻条件,但是仍然有人自愿接受所有条件。

  本来小女可以招到一个不错的夫婿。

  是大公子策马闯入,非要打断小女的招亲。

  小女当场多次拒绝大公子,是大公子不依不饶的。

  大公子如今模样虽是因小女而起,但根源在大公子,而非小女。

  大公子如此这般,我们也都是始料不及的,我们对此难受心疼不已。

  太太最是明事理的,应该能明白个中缘由。”

  李安的一席话,怼的大太太无言以对。

  对呀,她李春芽好好的招亲,说什么条件那是她的自由,和旁人的确没什么关系。

  最后,不是还真有一个不要脸面和尊严的穷书生,留到最后了吗?

  本来他们就要成为一对了,是自己那个傻儿子硬要闯入的。

  还不管不顾的发了那些个没头脑,丢人现眼的誓言!

  可是就这样,最后,还是被春芽那丫头拒绝了!

  傻儿子才受不了,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大太太心中欲哭无泪,又想到当初自己跪求春芽时,春芽好似也说过,是她儿子不放手,非要缠着她,让她管好自己的儿子,不要来找她。

  唉呀!老天爷呀!这都是什么事啊!

  衡儿啊,你个逆子!你真是鬼迷心窍了吗?

  想到此,大太太不由悲从中来,突然掏出手帕,拭起了眼角的泪。

  张氏在李安说出那些话时,就紧张的心惊肉跳不已。

  张氏做丫鬟时,怕极了太太,对她唯唯诺诺,言听计从。

  如今虽然身份不同了,没必要如此怕她,可是肌肉记忆仍在,根深蒂固的卑微一时难改。

  此时看大太太抹眼泪,她心生惶恐,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笑容,低声下气的安慰,

  “太太,您……别这样,都是我们春芽不好。

  如今成了这般模样,我们心里也是惶恐不安的很。

  您说怎么办?怎么好?

  如果在理,能让大公子恢复清明,我们都听太太的。

  太太您说。”

  李安沉思后接口,“太太来此肯定有话要说,太太直接说吧。

  就如我夫人所言,只要太太说的有理,能使大公子恢复清醒,我们听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