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送画-《民国北平旧事》

  琉璃厂,古玩街。

  人来人往的街头,金老爷子坐在摊位前看着和尚。

  他真没琢磨透和尚,一幅价值五万大洋的画,这小子居然说送就送。

  这么多钱能让一个人,子孙三代衣食无忧。

  和尚就一个车夫,他居然说送就送。

  金老爷子真没看懂和尚,他想破脑袋都弄不明白。

  和尚拉车,想入古玩行,还不是为了改变命运,可这幅画已经让他实现财富自由。

  和尚被金老爷子的眼神看地不自在。

  “师傅,您就别瞎琢磨了。”

  “画真送您,我也是真想跟在您身边伺候您。”

  金老爷子一言不发站起身子收摊。

  和尚被他的行为弄懵了,还没到时候收哪门子摊。

  和尚走到金老爷子面前,帮着他收拾摊子。

  “师傅,您这玩哪出,这么早收摊。”

  金老爷子也不言语,自顾自收拾。

  和尚见此情景,也不再说话。

  十来分钟,两人收拾好古文摊。

  金老爷子面无表情看着和尚。

  “愣着干嘛?”

  “把车拉过来。”

  和尚喜出望外应了一声去拉车。

  没过一会,洋车上满满当当装着一车文玩古董书籍。

  金老爷子腋下夹着一包书画,跟在和尚跟前。

  “你小子让我刮目相看。”

  “我前些天还琢磨着,你跟我学只是一时念头。”

  “没曾想,你今个给我这么大一惊喜。”

  “不为别的,就你小子会做人的劲,你这个徒弟我收了。”

  和尚拉着车闻言此话,喜出望外,

  跟在一旁的金老爷子,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

  “钱财动人心啊~”

  “琉璃厂待久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都能见到。”

  “给人下套,兄弟之间互相做局,师徒之间反目成仇,学徒卷款跑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主,这些年我是没少见。”

  他说完这些感慨,侧头看着和尚。

  “见到这么多人,你小子这种货色,我还真头一次见。”

  和尚看着金老爷跟不上他的步伐,有点大喘气,他只好放慢了脚步。

  “师傅,您不了解徒弟。”

  “我这人呢,虽然爱财,但不贪财。”

  “您也知道,我打小全家死光,跟着老乞丐逃难到北平。”

  “逃难的路上,什么丧天良的事我都见过。”

  “我虽说不是个好人,但徒弟我是个感恩的主。”

  “这些年我是明白一个理。”

  “黄的白的都是死物,真到了灾年,那些东西还真抵不上一个窝窝头顶用。”

  “没那个实力,再多财宝也守不住,指不定还会带来祸事。”

  “说实话,徒弟没那么大的心,能平平安安,不被人欺负,过个安稳日子就成。”

  金老爷子喘着粗气,笑看和尚。

  “你小子是个明白人~”

  “知道师傅刚才为什么把画,当做不是值钱的玩意放一边吗?”

  和尚侧头给他一个笑脸。

  “财不外露,师傅我懂~”

  金老爷子笑着伸出手指头点他。

  他用感慨的语气说道。

  “这世道这么乱,人不人,鬼不鬼,谁也不知道那一层肚皮下,藏着是什么心。”

  “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经不起有心人惦记。”

  和尚颇为认同金老爷的话。

  “谁说不是呢~”

  “甭说古玩行,就是车夫这种苦力行业,里头看不到,摸不着的规矩,都能让人没了命。”

  金老爷子对和尚的话,颇感兴趣。

  和尚看到他来了兴趣的模样,接着说道。

  “能开车行的主,黑白两道通吃。”

  “咱们这些苦力车夫,要是不懂规矩,攒了钱想着自己买辆洋车讨生活,不打点好,您信不信,不出三天,连车带人都会人间蒸发。”

  “车份子就不提,每个月还要交号坎钱。”

  “车夫这行,跟那些地痞流氓一样,也分地盘。”

  “大车行的车夫,可以蹲点大酒楼,戏园子门口等客。”

  “小车行没实力,只能分到差点地段等客。”

  “拉包月的车夫,要是敢上街拉私活抢生意,被人知道,腿都能给打折。”

  “哪行哪业都有赚钱的主,也有不赚钱的人。”

  “像小子这种,会来事,跟各大车行关系不错,偶尔越界拉客,也没人找麻烦。”

  “每天拉几单长单,一天也能赚不少。”

  “那也老实巴交,不会来事的车夫。每天交了车份,能裹住吃喝住都算不错。”

  “车夫这种行业,就两种人能赚到钱。”

  “一类是我这种会来事的主,一类是身体倍棒,一天到晚停不下来的主。”

  “至于那些老实巴交,年老体弱的车夫,也就赚个生活费。”

  和尚话没说完,车子已经到了金老爷家门口。

  金老爷子站在门前,拍了拍门。

  没过一会,他老伴站在门内看着两人。

  “今个这么早收摊?”

  “呦,和尚有两天没见了。”

  和尚站在金老爷子身后,笑着问候。

  “师母,今个有空,过来跟师傅学习。”

  金老爷子抱着东西走进宅子。

  金老爷子家,是正座一进四合院。

  宅子挺大,雕梁画柱,花花草草,颇为文雅精致。

  和尚跟着金老爷,把东西都搬进宅子歇息片刻。

  金老爷拿着紫砂壶,坐在院子石桌边,看着给他。

  “你这个徒弟既然我认了,那规矩也不能少,明个我准备准备,咱们来个拜师礼。”

  和尚拿着茶杯,想了想开口说话。

  “师傅,要不拜师礼,咱们在家简单敬杯茶就成。”

  和尚怕对方误会,连忙解释起来。

  “师傅,没别的意思,徒弟就是想两家人聚在一起,到时候我给您磕头请茶,摆上两桌就成。”

  “徒弟大字不识几个,真要搞大场面,到时候徒弟没学出头,混个半桶水给您丢人。”

  金老爷子听闻此话,他越看和尚越顺眼。

  这小子懂事啊,人情世故,被他给玩明白了。

  金老爷子也没推辞,他抿了一口茶说道。

  “行,明,上午来我这,咱们简单弄个拜师礼。”

  和尚拿着茶杯坐在石凳上,打量院子里的布局。

  “师傅,跟您说件事。”

  金老爷子点了点头,示意他说。

  和尚:“我快成亲了,明个我能不能,带着我那没过门的媳妇,还有我把兄弟一家,过来参加拜师礼。”

  “您知道,我没亲戚了。”

  金老爷子笑着回话。

  “我当什么事呢~”

  “这样,明个带着他们一起来,”

  “对了,什么时候成亲?”

  和尚:“下个月初五。”

  余暇时间,金老爷子带着和尚,欣赏他的各种收藏。

  时不时给他讲解,鉴定瓷器心得。

  中午,和尚在金老爷子家吃顿午饭。

  临了,金老爷子拿出十块小黄鱼塞给和尚。

  大门口,和尚看了看手里的包裹,又看了看眼前的师傅。

  他拿出五块小黄鱼装进口袋,剩下的五根放到金老爷子脚边。

  “师傅,我懂您的意思。”

  “真没必要,这五块我拿着,您心里好受点。”

  “剩下的您拿回去,留着傍身。”

  门内的金老爷子,一副赞赏的模样看着和尚。

  “你小子~”

  出了金府,和尚把五块小黄鱼藏到洋车夹层里。

  晃晃悠悠的和尚回家路上,还接了两单生意。

  夏天的太阳格外毒,皮肤黝黑乌亮的和尚全身湿透。

  做了两单生意,和尚拉着车打道回府。

  下午不拉车了,太阳毒的厉害。

  永宁胡同和尚家门口。

  他狐疑看着杂货铺窗口边停着的洋车。

  他推开大门,把洋车拉进一进院。

  站在屋檐下,他听着倒座房里,一群人叽叽喳喳说话声,其中还有他媳妇的哭腔。

  和尚把车放好,走进倒座房茶室门口。

  房门半开,乌老大鼻青眼肿,身上粘血躺在床上。

  床边坐满老幼妇孺,乌小妹哭哭啼啼,拿着毛巾给床上的大哥擦脸。

  王小二坐在门边抽着烟。

  他看到门口的和尚时,站起身子走出来。

  和尚看着床上乌老大的模样,心里多少都有点低。

  王小二拉着和尚,来到一进院小花园。

  他递给和尚一根烟,然后来了一句。

  “那小子,犯了规矩,被人使绊子,然后他不服,被十几个车夫打成那德行。”

  和尚点燃烟,坐到石阶上,沉默不语想着心事。

  半根烟过后,他抬头看着王小二。

  “哪个车行的人?”

  王小二蹲在花园边,看着花花草草。

  “听说是顺和车行。”

  和尚弹了弹烟灰点了点头。

  王小二把自己知道的事,给和尚说一遍。

  “乌老大那辆新车,派头十足。”

  “有点身份的主,都愿意坐他车。”

  “这小子不懂事,不管大小单,只要他能拉得动,全部都接。”

  “今个上午,跑到东城顺和车行地头蹲点。”

  “人家眼红,外带他不懂规矩,被几个车夫下绊子,然后吵了起来,被人家一群人揍了一顿。”

  和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人家算是手下留情了,人没打坏,车也没砸。”

  和尚抽着烟,叹息一声。

  “也好,让那小子吃点苦头,长着记性。”

  王小二叼着烟,看着和尚试探性问句。

  “要不你出头,咱们找回场子?”

  和尚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出个屁头。”

  “是他不懂事,人家揍他一顿都算好的。”

  “我出头,两帮人打起来,万一有个好歹。”

  “你打算出多少钱,给汤药费?”

  “一个打不好,咱们立马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