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京爷上线-《民国北平旧事》

  小日子投降在即,北平伪政府停摆。

  整个北平伪政府底层官员,警察,加起来上万余人。

  这些人近半年没有领到薪水,为了养家糊口,用尽各种办法,对老百姓吃拿卡要。

  他们一没关系跑路,二拖家带口。

  哪怕知道日伪投降后,没有好下场,因此他们反而更疯狂敛财。

  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永远不知道如今世道有多残酷。

  普通老百姓,眼里永远都是麻木的神情。

  而且各个如同皮包骨的模样。

  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打满补丁。

  老百姓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与压抑中。

  北平更是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和物资匮乏。

  日军驻扎北平后,实行粮食管控政策。

  哪怕鬼子如今不再管事,由于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伪政府还是按照这个政策执行。

  底层百姓还是,每人每月仅配给10斤杂粮粉。

  杂粮粉,由麸皮,黑面,豆饼米糠,混合磨制而成。

  而且需要凭借良民证购买领取。

  有钱人直接在粮铺黑市买高价米面。

  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衍生出一种拣尸人职业。

  捡尸人是由原本背尸人,衍生而出的职业。

  日军驻扎北平时期,为了市容市貌,宣传大东亚共荣的思想。

  伪政府组织一群人,拉着板车上街拉尸体。

  但凡看到街面上有冻死,饿死,病死的尸体,立马抬到板车上,送往城外乱葬岗下葬。

  现如今鬼子不管事,伪政府停摆。

  那些背尸人,没了领薪水的地方,他们开始打尸体的主意。

  这群背尸人,拉着板车满北平晃荡。

  只要看见倒在街面上的人,立马抬到板车上。

  哪怕倒在地上的人,还有一口气,他们也不管。

  运气好的捡尸人,还能从尸体上摸到值钱的玩意。

  随后会把尸体运到城外,扒光尸体身上穿的衣服鞋子。

  那些衣服简单清洗一下,售卖给旧货摊。

  和尚刚从三爷家回来,就看到一个捡尸人,拉着一板车破衣服烂鞋子,停在铺子门口。

  一旁的乌老大,拿出一杆大秤,称着捆绑好的衣服鞋子。

  赖子五人,还在一旁帮忙。

  和尚刚走到棚子下,赖子五人立马围了过来。

  他坐在沙发上打量一圈五人。

  赖子,叫花子养兔子,人懒嘴碎,但是他身上却有一股子狠劲。

  狠起来不比和尚差。

  老福建,为人处世圆滑,是个能伸能屈的主。

  三拐子,外表看着普普通通,但一肚子坏水。

  大傻冒,人如其名,一根筋的货色,但是他块头大,一股恶人样。

  癞头这个人,就有点复杂了。

  狠劲他有,但人怂。

  力气也有,就是不干活。

  脑瓜子聪明,但是蔫坏。

  他还认死理,认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但是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心。

  他对和尚的话,那是执行到底。

  让他砍人,他没能耐,让他背后捅刀子,那是一捅一个准。

  和尚看着满脸期待的五人,开口问话。

  “赖子,你要娶金丝雀的事,怎么样了。”

  赖子闻言此话,坐在旁边,低下头不敢看和尚。

  一旁的大傻冒直接替他回答。

  “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钱花了,事没办成。”

  “让他过去要个说法,或者把花的钱要回来,他也不愿意。”

  大傻冒白了一眼赖子,捏着嗓子学赖子说话。

  “说什么谁都不容易~”

  和尚不想管他们的那些破事,直接安排五人的工作。

  “赖子,老福建,三拐子,以后你们跟我大舅子,去掏宅子。”

  “前期先跟着学,后面你们自己去。”

  “大傻冒,癞头,你俩每天待在铺子里,听我小舅子指挥。”

  “事也不多,有人送货,你们帮忙搬东西。”

  癞头闻言此话,小声问道。

  “把子,咱们以后是不是你的人?”

  和尚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说直白就是问,他们是不是打手。

  和尚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

  “先说好,我是做生意,不是混江湖,别想我带你们出去立棍。”

  和尚语重心长跟五人交代一番,领着他们去了南锣锅巷九十四号二进院。

  九十四号二进院,是原先九十五号院分割出的跨院。

  原先九十五号院,是前清王府别院。

  后因为历史原因,王府一分为三。

  跨院的大门,原先是王府的侧门。

  侧门出口,在两米宽胡同里。

  和尚带着他们,把铺盖行李全部收拾好,这才带着人回铺子里。

  掏宅子的生意越来越好,乌老大一天都不见影。

  乌老大接了一个电话,带着三人,赶着两辆马车出发。

  闲来无事的和尚,坐在雨棚沙发上,听着小曲,品着茶做起京爷。

  路过的街坊邻居,时不时跟他打声招呼。

  这种日子是他梦寐以求的存在。

  不被人欺负,不用担心温饱,有自己的产业,还有个漂亮媳妇。

  打盹的和尚,被一声问候声打扰。

  “和爷~”

  一个四十来岁,身穿黑色长袍的男子,一副谄媚的模样,站在和尚面前。

  和尚见到来人,招呼此人坐下聊。

  他一边给人倒茶,一边问道。

  “吴老板,怎么有空来我这坐?”

  吴老板原名吴忠厚,是南锣鼓巷一家茶楼的老板。

  有些拘谨的吴钟厚,端起盖杯看向和尚,

  “和爷,有件事想麻烦您~”

  和尚放下茶壶,一言不发看着对方。

  吴忠厚,把自己的来意向和尚说明。

  “和爷,我铺子里生意出了一点问题,资金周转不过来。”

  “已经欠了豹哥三个月茶水费。”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声音低了几分。

  “和尚,听说您跟豹哥,关系不错,能不能帮吴某,说下情再缓一个月。”

  和尚闻言此话,皱着眉头看向对方。

  “吴老板,您铺子里生意看着还可以啊。”

  “怎么着,也不差那四五十块大洋茶水钱?”

  “再不济,拿铺子抵押缓半年也不成问题。”

  吴老板苦笑一声,向和尚说明原因。

  “年前,我拿了半辈子积蓄,到皖南买了一片茶园。”

  “如今世道太乱,哥哥我运茶叶时上错香,一千多斤茶叶在路上被人扣下了。”

  “为了那些被扣下的茶叶,我是又托关系又花钱,还问了豹哥借印子钱。”

  “这不三个月时间一到,茶水费,印子钱,连本带利我得还豹哥,七百五十块大洋。”

  愁眉苦脸的吴老板,一边喝茶,一边向和尚吐苦水。

  “你说,一时半会我到哪弄这么多钱。”

  “实话跟您说,我家宅子都被我抵押了。”

  和尚听到这里,好奇问了一句。

  “被扣的茶叶,弄回来了没?”

  吴老板抿了一口茶回道。

  “运是运回来了,可卖茶叶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我总不可能,拿着新茶当抵押物还债。”

  说曹操曹操到。

  两人话没说完,花豹带着两小弟晃悠到,和家旧货摊。

  有些匪气的花豹,对着两人打声招呼。

  “和爷~”

  “吴老板。”

  花豹十分自然,坐在和尚右边单人沙发上。

  客气两句,花豹看向对面单人沙发上的吴忠厚。

  “吴老板,合同上的时间可到了。”

  “您不会让我白跑一套吧~”

  和尚如同一个背景墙一样,品着茶看花豹要债。

  被逼没招的吴忠厚,直接看向和尚。

  “和爷,原本不该张这个口。”

  “可现如今我实在没法子。”

  “您看,您手头宽裕不?”

  “能不能?”

  嗑着瓜子的和尚,放下手里一把瓜子。

  他看向左边的花豹。

  “豹哥,您跟吴老板,只是简单的债主关系,中间没别的的事吧?”

  花豹,侧着身子看向和尚。

  “和爷,您是打算帮一把吴老板?”

  和尚面带微笑摇了摇头。

  “您别误会。”

  “您要是跟吴老板中间有别的事,就当哥们儿没开这个口。”

  “要是,没其他事,哥们想入股吴老板的生意。”

  右边单人沙发上,闻言此话的吴老板瞬间喜出望外。

  花豹看了一眼吴老板,转头看向和尚。

  “和爷,您既然想入股吴老板茶楼,兄弟哪能有别的事。”

  和尚半信半疑看着花豹问道。

  “真没事?”

  花豹笑着摇了摇头。

  见此模样的和尚,站起身说道。

  “两位坐会,我去拿钱。”

  等和尚走进铺子里后,花豹似笑非笑的看向吴忠厚。

  “老吴,你吖点子是真好。”

  两人没聊两句,和尚带着乌老三走到棚子里。

  他让乌老三,写了一式三份的合同。

  茶几上,三人面前摆放一张合同。

  和尚看着两人说道。

  “豹哥,您要是不为难的话,给哥们做个中间人。”

  花豹拿起一份合同看了看,随即拿起茶几上的钢笔。

  花豹在三份一模一样的合同上,写下自己大名,按上指纹。

  完事过后,和尚也签字画押。

  吴老板拿着合同看了又看。

  合同上,和尚以七百五十块大洋,入股吴记茶楼两成股份,不参与管理。

  看到文件上的内容,吴老板松了一口气,随即他签字画押。

  和尚把其中一份合同,交给吴老板。

  “三儿,从账上划出八百大洋。”

  柜台内,对账的乌老三,立马打开保险柜,从中拿出两百块美刀。

  和尚接过两张百元美刀,放到吴老板面前。

  “按现在黑市上的价格,两百美刀最少可以兑换,八百一十块大洋。”

  接过钱的吴老板,看着手里两张纸币,心里感慨不少。

  他把两百块美刀,放到花豹面前茶几上。

  “豹哥,咱们的账两清了~”

  面带微笑的花豹,对着手下招了招手。

  随即他的小弟,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借贷合同。

  接过借据的吴老板,把借款合同撕碎后长舒一口气。

  和尚把入股合同交给乌老三过后,他把五块美刀,塞到花豹小弟口袋里。

  “我请哥几个吃顿中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