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那个人,好像一条狗-《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面对自己最喜爱的弟子子路的质疑,孔子只能无奈的大声证明自己:“如果我有任何违背礼仪的举止,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得知此事后,王远航只能无奈的微微一笑。

  因为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世界闻名的圣人老师,竟然也会有这么可爱的地方。

  只不过,最后见到卫灵公后,他只是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夫子,可知道如何带兵打仗吗?”

  一贯坚持仁政的孔子,最烦的就是打仗了,他当时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只是学过祭祀礼仪上的问题,对于打仗却是一窍不通。”

  说完这些后,就带着自己的学生们,默默的离开了卫国。

  这一次,一直到周游列国结束,孔子他再也没有回去。

  离开了卫国后,孔子决心去陈国发展一番。

  因为,他知道陈国和自己的老家鲁国,甚至是卫国在文化上都有渊源。

  于是,孔子就想着去那里碰碰运气,没准就能遇到对自己的志向感兴趣的君主呢。

  只是,在去往陈国的路上,在途经郑国的时候,一不小心孔子与自己的学生们走散了。

  独自一人坐在郑国国都的东门,又累又饿,面孔憔悴。

  着急的学生们,到处寻找老师的下落。

  最后,还是子贡在一个路人嘴里打听到孔子的下落。

  不过,那人很不客气的说道,“你们说的那人,一脸狼狈疲倦的模样,就像是一只失去了主人,无家可归的狗。”

  得知此事后,孔子倒是挺开心的,他还夸奖对方描述正确。

  一旁的王远航心里挺无奈的,因为他看出了自己的老师为了坚持理想,却得不到时代接纳时的困境和遭遇。

  下一刻,王远航突然悲从中来。

  因为他想到了电影《月光宝盒》中,周星星扮演的角色说过的一句话:“你看,那个人长得好怪啊!真像一条狗啊!”

  他想起了在 2025 年为了还债,辛苦工作的自己。

  “哎……为了理想中的生活,我们不都是一条条苦命的打工狗嘛!”

  这是此刻,王远航的内心独白。

  好不容易,孔子才带着自己的学生们,顺利来到了陈国。

  陈国的陈湣公倒是挺认可孔子的观点,还开心的接纳了他。

  在接下去的三年里,孔子和自己的学生们一直都在陈国生活着。

  可是,弱小的陈国,经常会遇到邻居吴国的攻击。

  在一片战乱中,孔子无奈的感慨道,“我真想回去故乡鲁国啊!”

  很快,他便带着自己的学生们离开了陈国。

  在这个左右为难的时候,强大的楚国突然向孔子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去自己的国家发展。

  于是,孔子便开开心心的带着学生们,出发前往楚国了。

  可是,命运总是喜欢和孔子开玩笑。

  在前往楚国的路上,途经蔡国时,蔡国的国君担心因为有了孔子的扶持,让楚国的实力过于强大,对自己不利,就派出了大军前来围困孔子。

  被蔡国军队围困的日子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连七天都没有找到吃的。

  一些体弱多病的学生,因为饥饿而生病了。

  甚至还有学生,因为体力不支,最后几乎就要濒临死亡。

  在如此的困境之下,学生们纷纷对自己老师的主张产生了怀疑。

  学过《论语》的王远航,自然也知道这一段。

  他知道那个带头反对孔子的,就是子路,当时他还抱怨说,“作为一个君子,也会有如此贫困潦倒的时候?”

  不过,这个时候,来自2025年的王远航,却以孔子大弟子子路的身份,劝说大家道,“就算是面临贫困的境界,作为一名君子也应该坚持操守。也绝对不能像那些小人一样,做没有原则的事情。”

  得知此事后,孔子大受感动,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我是身怀承载文化与道义的责任,就一定会得到天命的庇佑,绝对不会在这些困境中消亡。”

  最后,又是在弟子子贡的帮助下,从楚国搬来的救兵,这才让孔子从围困中解救了出来。

  可是经过了千辛万险,好不容易到了楚国。

  一开始,楚国的国君楚昭王,对孔子的学说很感兴趣。

  甚至还决定封给孔子七百里封地,让他安安心心在自己的国家,推行仁政的主张。

  这可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毕竟,楚国可是当时天下难得的强国。

  之前的陈国国君,虽然也一心愿意支持孔子。

  但是无奈国力弱小,只能被迫选择了放弃。

  可是在关键时候,楚昭王的这个决定,却引起了楚国国内那些大贵族们的一致反对。

  他们其实是在担心,因为孔子仁政的推行,会影响自己在楚国的利益。

  当时的大贵族令尹子西,来到了楚昭王的面前,告诉他说孔子身边的那些弟子们,子路是军事人才,子贡是外交高手,颜回是治国能人,如果让这些如此有才华的人留在楚国,一定会对国内贵族们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且,孔子主张的恢复周礼,和楚国一贯而来的治国方针,有很大的差异。

  他在担心因为推行孔子的主张,会破坏楚国一直以来发展的固有模式。

  面对贵族们的压力,楚昭王无奈只能放弃了给孔子封地的计划。

  就这样,孔子失去了周游列国时候,推行仁政最好的一次机会。

  在楚国停留了一年之后,因为楚昭王的去世,孔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随之消失了。

  这个时候,终于心灰意冷的孔子,准备放弃周游列国的打算,回去自己的故乡鲁国。

  看着自己的老师痛苦的决定回去鲁国时,王远航的心情也是很失落的。

  这一刻,他唯一想到的就是“生不逢时”这几个字。

  “如果,老师可以跟着我,一起回去2025年,就好了!”

  在心里,他无奈的感慨着。

  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那过于超前的仁政,确实很难有机会得到发挥。

  这次周游列国,那些实力弱小的国家,想要发展仁政,确实是在为难他们了。

  可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呢,却要面对国内顽固的贵族们的反对和压制。

  毕竟在那个时候,很少有人能有孔子的觉悟。

  “如果不是穿越之神的确认,我是真的以为老师孔子,就是一位穿越者啊!”

  离开楚国后,鲁国此时的掌权者是季康子,他倒是挺欢迎孔子回国的,还派人前去迎接。

  终于,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鲁国。

  王远航突然想到,上一次在《西游记》的穿越考验时,自己陪着当时的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刚好也用了十四年的时间。

  这一次在《论语》的穿越考验,陪同这儿的老师孔子,周游列国又是一个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