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阳毒辣辣地悬在头顶,知了在树梢扯着嗓子嘶叫。大河村通往各家的土路上,行人三三两两,都是下工往家赶的社员,汗味与尘土混在一块儿,空气里满是燥热的烟火气。
萧家小院的烟囱却早早停了烟,灶膛里只留暗红火炭温着锅。厨房窗棂半掩,韭菜的辛香、腊鸡的酱香、土豆被热油逼出的焦甜,一缕缕钻出去,顺着风扑向刚踏进门口的姚明谦。
“哎哟我的娘,真香!”姚明谦把锄头往墙角一扔,肚子很配合地“咕咚”一声。他循着味就往厨房冲,隔着帘子嚷,“大钱,今天又是啥硬菜?我这两条腿都走不动道了!”
“先去洗手!”锅铲声停顿,萧钱钱探出半张脸,脸颊被炉火烤得红扑扑,额前碎发卷成俏皮的小弧,“再偷吃,拍你手!”
姚谨言随后进门,手里拎着两只空水壶,肩膀被绳索勒出浅浅的痕。他把水壶靠墙根码好,又拍了拍衣襟上的灰,这才抬眼望向厨房——眸子里也带了笑,却只是温声问:“需要帮忙吗?”
“都妥了,大哥把桌子支上就行。”钱钱的声音从灶间飘出来,伴着滋啦一声爆油响,满屋香气瞬间又上一个台阶。
腊鸡炖蘑菇在铁锅里咕嘟翻滚,金黄鸡油顶着几颗花椒,泛起细碎漩涡;地三鲜先煎后焖,茄肉绵软、土豆焦香、辣椒清脆;大白菜炖粉条咕噜噜冒着泡,粉丝晶莹,菜叶翡翠;案板上码着两盖帘韭菜盒子,皮儿擀得薄圆,封口细细捏着麦穗花边,再有一刻钟就能出锅。
姚叔、姚婶前后脚进院,远远就闻到味道。姚婶笑得合不拢嘴,回身冲邻居摆手:“是啊,我们家大钱又把饭做熟了,谁说丫头片子没用?我家这个顶仨!”
邻居婶子羡慕得直咂嘴:“赶明儿让我家闺女来偷师!”
堂屋八仙桌被擦得锃亮,姚谨言摆好板凳,又默默在每副碗筷旁放了一只小碟——钱钱总说下工的人胃口大,先夹点菜垫肚,省得狼吞虎咽伤胃。
一切收拾停当,锅盖“砰”一声被掀开,白雾升腾。韭菜盒子滑进平底锅,热油顺着花边滋进去,面皮迅速鼓起金黄的泡。钱钱用铲子背轻轻一拍,“嗞——”香气炸得满屋都是。
姚明谦洗完手,早就守在门口,手里筷子敲碗沿奏乐:“姐,我的亲姐,能开饭不?”
“开!”随着钱钱一声令下,六道大盘被姚谨言稳稳端出。
腊鸡炖蘑菇,鸡块油亮,蘑伞肥厚;地三鲜堆成小山,茄肉一夹成条;白菜粉条热气腾腾,韭菜盒子排成花瓣;桌角还有一碟钱钱顺手拍好的黄瓜,酸辣爽脆,解腻开胃。
姚叔把早上剩下的最后半碗小米粥倒进肚,才郑重其事地拧开那瓶六十度白酒——给钱钱留了一小盅,自己倒了一小杯,举杯冲萧景行虚敬:“主子,再有两日就是解毒的日子,托大钱的福,咱们提前喝个壮行酒!”
萧景行面色比前几日红润许多,笑着以茶代酒与他碰杯:“老姚,这话等毒解了再说不迟,今儿先犒劳孩子们。”
姚明谦嘴里塞满韭菜盒子,鼓着腮帮子含混喊:“壮行!壮行!”被姚婶一筷子敲在手背,“慢点,别噎死!”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
饭后,姚叔主动收拾碗筷,被钱钱拦住:“叔,您歇着,我还有事求您。”
“啥求不求的,说!”
“得给您家主子泡药浴,提前一晚蒸毛孔,解毒当日药力走得快。您给我做个浴桶,不用太花哨,能浸到肩颈就行,内壁打磨光滑些。”
姚叔一拍大腿:“成!饭后我就去张木匠家讨板子,傍晚给你做出来。”
姚婶一边擦桌子一边插话:“浴桶里要不要铺层纱布?省得木刺扎着。”
“婶子想得周到。”钱钱点头,“再蒸一筐艾蒿,泡澡前先熏熏经络。”
事情定下,姚叔扛着锯子就出门;姚婶把剩下的菜分盒装好,留着晚上热;兄弟俩被派去井边打水,准备傍晚烧第一锅洗澡水。
小院里热气散尽,只剩袅袅艾香。
……
与此同时,桐市西郊,破庙地底。
煤油灯被调得暗红,照出墙上巨幅牛皮地图——北到哈市,南抵穗城,密密麻麻的红线交汇,像一张盘根错节的蛛网。
沈昭珩负手立在图前,指尖捻着那半截狗尾巴草,目光落在“大河村”三个字上。
“珩爷,五十头肥猪,数目太大,咱这边一时半会吃不下。”胡伯拄着乌木杖,眉头皱成川字,“要是走铁路,沿途检查多,风险高。”
沈昭珩轻笑,桃花眼微弯,却带着冷冽:“让津市、冀市两头接货,拆整为零,皮、骨、肉分批走。运单上写‘冻兔’、‘药材’,谁查?”
胡伯眼睛一亮:“还是爷脑子活!我这就去拍电报。”
“等等。”少年抬手,声音低了一度,“今年旱情重,各地粮票都开始收紧。黑市粮价一天三跳,再这么涨,要出乱子。”
胡伯叹气:“可不是,咱手里能调动的陈粮只剩两千斤,眼见青黄不接。”
沈昭珩沉吟片刻,忽然问:“大河村那边,底细摸得如何?”
“萧家成分干净,红色资本家,早捐了家产。萧景行深居简出,倒是个病秧子。他收养那丫头叫萧钱钱,十三岁,医术邪门,村里人都说她有老祖宗留下的偏方。”
“偏方?”沈昭珩想起少女把脉时指尖的温度,眼底幽光一闪,“盯着点,别惊动。她既能拿五十头猪出来,手里就还有粮。或许——”
他声音极轻,却掷地有声:“咱们缺的救命粮,她能解。”
胡伯心头一跳,忙应:“明白,我让他们嘴严点,别坏了爷的事。”
灯火摇曳,破庙外响起扑棱声,一只夜枭掠过屋脊,消失在沉沉暮色里。
……
傍晚,大河村。
姚叔推着崭新的杉木浴桶进院,桶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内壁箍着两道铜环,盛上水后热气一蒸,散着淡淡木香。
钱钱围着桶转了两圈,笑得见牙不见眼:“叔,您这手艺堪比老匠人!回头给您发工钱——一坛我亲自酿的桃花酒!”
姚叔朗声大笑:“成!明儿就等着喝!”
灶间又升起火,艾蒿被投进铁锅,青白的烟雾顺着竹筒灌进浴桶,空气里满是辛温药香。
萧景行站在廊下,看着忙进忙出的孩子们,眼底柔软又坚定。
两日,再有两日——
他垂眸抚过胸口,那里毒素盘踞的闷痛已比从前轻了许多。他知道,大钱为了这一天,准备了整整八年。
夜风吹起衣角,月亮爬上树梢,银辉洒满小小的院落。
而远在几十里外的黑市地窖,沈昭珩展开刚收到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小字:
“明日,子时,大河村后山,交易拿药。”
少年指腹摩挲着纸沿,低低笑出声:
萧家小院的烟囱却早早停了烟,灶膛里只留暗红火炭温着锅。厨房窗棂半掩,韭菜的辛香、腊鸡的酱香、土豆被热油逼出的焦甜,一缕缕钻出去,顺着风扑向刚踏进门口的姚明谦。
“哎哟我的娘,真香!”姚明谦把锄头往墙角一扔,肚子很配合地“咕咚”一声。他循着味就往厨房冲,隔着帘子嚷,“大钱,今天又是啥硬菜?我这两条腿都走不动道了!”
“先去洗手!”锅铲声停顿,萧钱钱探出半张脸,脸颊被炉火烤得红扑扑,额前碎发卷成俏皮的小弧,“再偷吃,拍你手!”
姚谨言随后进门,手里拎着两只空水壶,肩膀被绳索勒出浅浅的痕。他把水壶靠墙根码好,又拍了拍衣襟上的灰,这才抬眼望向厨房——眸子里也带了笑,却只是温声问:“需要帮忙吗?”
“都妥了,大哥把桌子支上就行。”钱钱的声音从灶间飘出来,伴着滋啦一声爆油响,满屋香气瞬间又上一个台阶。
腊鸡炖蘑菇在铁锅里咕嘟翻滚,金黄鸡油顶着几颗花椒,泛起细碎漩涡;地三鲜先煎后焖,茄肉绵软、土豆焦香、辣椒清脆;大白菜炖粉条咕噜噜冒着泡,粉丝晶莹,菜叶翡翠;案板上码着两盖帘韭菜盒子,皮儿擀得薄圆,封口细细捏着麦穗花边,再有一刻钟就能出锅。
姚叔、姚婶前后脚进院,远远就闻到味道。姚婶笑得合不拢嘴,回身冲邻居摆手:“是啊,我们家大钱又把饭做熟了,谁说丫头片子没用?我家这个顶仨!”
邻居婶子羡慕得直咂嘴:“赶明儿让我家闺女来偷师!”
堂屋八仙桌被擦得锃亮,姚谨言摆好板凳,又默默在每副碗筷旁放了一只小碟——钱钱总说下工的人胃口大,先夹点菜垫肚,省得狼吞虎咽伤胃。
一切收拾停当,锅盖“砰”一声被掀开,白雾升腾。韭菜盒子滑进平底锅,热油顺着花边滋进去,面皮迅速鼓起金黄的泡。钱钱用铲子背轻轻一拍,“嗞——”香气炸得满屋都是。
姚明谦洗完手,早就守在门口,手里筷子敲碗沿奏乐:“姐,我的亲姐,能开饭不?”
“开!”随着钱钱一声令下,六道大盘被姚谨言稳稳端出。
腊鸡炖蘑菇,鸡块油亮,蘑伞肥厚;地三鲜堆成小山,茄肉一夹成条;白菜粉条热气腾腾,韭菜盒子排成花瓣;桌角还有一碟钱钱顺手拍好的黄瓜,酸辣爽脆,解腻开胃。
姚叔把早上剩下的最后半碗小米粥倒进肚,才郑重其事地拧开那瓶六十度白酒——给钱钱留了一小盅,自己倒了一小杯,举杯冲萧景行虚敬:“主子,再有两日就是解毒的日子,托大钱的福,咱们提前喝个壮行酒!”
萧景行面色比前几日红润许多,笑着以茶代酒与他碰杯:“老姚,这话等毒解了再说不迟,今儿先犒劳孩子们。”
姚明谦嘴里塞满韭菜盒子,鼓着腮帮子含混喊:“壮行!壮行!”被姚婶一筷子敲在手背,“慢点,别噎死!”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
饭后,姚叔主动收拾碗筷,被钱钱拦住:“叔,您歇着,我还有事求您。”
“啥求不求的,说!”
“得给您家主子泡药浴,提前一晚蒸毛孔,解毒当日药力走得快。您给我做个浴桶,不用太花哨,能浸到肩颈就行,内壁打磨光滑些。”
姚叔一拍大腿:“成!饭后我就去张木匠家讨板子,傍晚给你做出来。”
姚婶一边擦桌子一边插话:“浴桶里要不要铺层纱布?省得木刺扎着。”
“婶子想得周到。”钱钱点头,“再蒸一筐艾蒿,泡澡前先熏熏经络。”
事情定下,姚叔扛着锯子就出门;姚婶把剩下的菜分盒装好,留着晚上热;兄弟俩被派去井边打水,准备傍晚烧第一锅洗澡水。
小院里热气散尽,只剩袅袅艾香。
……
与此同时,桐市西郊,破庙地底。
煤油灯被调得暗红,照出墙上巨幅牛皮地图——北到哈市,南抵穗城,密密麻麻的红线交汇,像一张盘根错节的蛛网。
沈昭珩负手立在图前,指尖捻着那半截狗尾巴草,目光落在“大河村”三个字上。
“珩爷,五十头肥猪,数目太大,咱这边一时半会吃不下。”胡伯拄着乌木杖,眉头皱成川字,“要是走铁路,沿途检查多,风险高。”
沈昭珩轻笑,桃花眼微弯,却带着冷冽:“让津市、冀市两头接货,拆整为零,皮、骨、肉分批走。运单上写‘冻兔’、‘药材’,谁查?”
胡伯眼睛一亮:“还是爷脑子活!我这就去拍电报。”
“等等。”少年抬手,声音低了一度,“今年旱情重,各地粮票都开始收紧。黑市粮价一天三跳,再这么涨,要出乱子。”
胡伯叹气:“可不是,咱手里能调动的陈粮只剩两千斤,眼见青黄不接。”
沈昭珩沉吟片刻,忽然问:“大河村那边,底细摸得如何?”
“萧家成分干净,红色资本家,早捐了家产。萧景行深居简出,倒是个病秧子。他收养那丫头叫萧钱钱,十三岁,医术邪门,村里人都说她有老祖宗留下的偏方。”
“偏方?”沈昭珩想起少女把脉时指尖的温度,眼底幽光一闪,“盯着点,别惊动。她既能拿五十头猪出来,手里就还有粮。或许——”
他声音极轻,却掷地有声:“咱们缺的救命粮,她能解。”
胡伯心头一跳,忙应:“明白,我让他们嘴严点,别坏了爷的事。”
灯火摇曳,破庙外响起扑棱声,一只夜枭掠过屋脊,消失在沉沉暮色里。
……
傍晚,大河村。
姚叔推着崭新的杉木浴桶进院,桶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内壁箍着两道铜环,盛上水后热气一蒸,散着淡淡木香。
钱钱围着桶转了两圈,笑得见牙不见眼:“叔,您这手艺堪比老匠人!回头给您发工钱——一坛我亲自酿的桃花酒!”
姚叔朗声大笑:“成!明儿就等着喝!”
灶间又升起火,艾蒿被投进铁锅,青白的烟雾顺着竹筒灌进浴桶,空气里满是辛温药香。
萧景行站在廊下,看着忙进忙出的孩子们,眼底柔软又坚定。
两日,再有两日——
他垂眸抚过胸口,那里毒素盘踞的闷痛已比从前轻了许多。他知道,大钱为了这一天,准备了整整八年。
夜风吹起衣角,月亮爬上树梢,银辉洒满小小的院落。
而远在几十里外的黑市地窖,沈昭珩展开刚收到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小字:
“明日,子时,大河村后山,交易拿药。”
少年指腹摩挲着纸沿,低低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