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抉择与震慑-《穿越70,全家都在找我这个团宠》

  从王家沟那令人窒息的氛围里出来,钱钱和元元没有耽搁,立刻返回艾家村,先找到了箫长生大伯,将毕家透露的关于女孩被诱骗至香江的骇人内情,简明扼要地告知了他。

  箫大伯听完,气得额头青筋直跳,一拳捶在桌上,怒道:“荒唐!简直是丧尽天良!

  我这就去桂梅家,非得把这事跟栀子和她爹妈说清楚不可!看她还闹着要去!”

  钱钱却叫住了他,冷静地分析道:“大伯,我估计,就算您把真相原原本本告诉栀子姐,她此刻也未必听得进去,甚至可能觉得我们在吓唬她,阻挡她‘奔前程’。”

  她顿了顿,给出一个更实际的建议,“您不如这样问她:她栀子,有什么资本出去挣那份‘大钱’?是长得倾国倾城,让人一见就肯砸钱?还是肚子里有墨水,有知识有涵养,能去做文职、当翻译?

  或者,她有什么过硬的技术手艺傍身,离了她不行?

  如果这些都没有,她凭什么认为天上会掉馅饼,偏偏砸中她?

  怕是被人骗去卖了,还得傻乎乎地帮人数钱呢!”

  箫大伯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沉重又认可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在理!是这个道理!

  我这就去跟她这么说!”说完,他转身大步朝桂梅婶子家走去,背影带着一股沉甸甸的怒气与责任感。

  送走箫大伯,钱钱和元元立刻去找卫爷爷和卫子戚,将毕家透露的信息,包括“采阴补阳”的邪恶目的和毕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毫无保留地汇报了一遍。

  汇报完毕,元元看着卫爷爷,平静地开口:“爷爷,毕老爷子最后说,他想见您一面。”

  卫爷爷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是该见一见。几十年的老相识了,落到这步田地……”

  这时,元元忽然问了一个让卫爷爷和卫子戚都心头一跳的问题,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冷峻:“爷爷,您说,让毕老爷子活着,对我们更有利,还是让他‘去了’,价值更大?”

  他抬眼,目光清亮却锐利:“怎么着,也得给京市那几家还在上蹿下跳、或者心里有鬼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震慑吧?

  活着,得有活着的用处;死了,也得有死了的价值。”

  卫爷爷和卫子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他们这两个在权力场和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的人,一时间竟被一个十四岁少年如此直白、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提问给镇住了。

  他们确实没想过要毕老爷子的命,更多的考量是政治博弈和制衡。

  但元元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剖开了问题的核心——要想真正震慑宵小,是生的威慑力强,还是死的警告更有效?

  卫爷爷眉头紧锁,卫子戚也面露凝重,两人一时都有些难以抉择,或者说,是难以完全接受这种将人命明码标价、权衡利弊的思维方式。

  元元看着祖父和父亲纠结的神色,低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超越年龄的通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傲然:“爷爷,爸,不用那么纠结。

  毕老爷子生,有生的价值,比如吐出更多内幕,或者作为某种交换的筹码;

  死,也有死的价值,比如用他的结局,警告所有敢对我们卫家及其盟友伸手的人。

  您只管去跟他谈,我和姐姐有能力,让该老实的人,都必须老实。”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您就直接问毕老爷子,他们毕家,是想彻底从京市消失,成为历史,还是想留着一口气,哪怕苟延残喘,但只要活着就好?选择权,可以给他们。”

  卫爷爷看着孙子,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晚辈成长的欣慰,也有一丝对这份果决甚至狠辣的凛然。

  这孩子,比他想象的要走得远,也看得更透。

  钱钱也适时开口,声音清脆而充满力量:“爸,爷爷,我觉得你们以前顾虑太多了,方方面面都要权衡,所以才显得被动,处处受制。以后完全不需要了。

  我和元元既然回来了,就不会再让家里人受这种窝囊气。

  一切,都在我们的控制之内。您和爷爷,只需要稳住大局,把您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最好,不给任何人留下攻击的把柄就行。

  其他的,交给我们。”

  卫子戚看着眼前这一双儿女,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自信,是力量,更是对守护家人的绝对坚定。

  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犹疑散去,重重地点头,对卫爷爷说:“爸,听孩子们的。他们……比我们想象得更可靠。”

  卫爷爷也终于缓缓颔首,浑浊的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好!就按元元说的,我去会会毕老头!”

  卫子戚又转向钱钱和元元,交代了另一件要紧事:“你们俩准备一下,过两天,就跟你们小叔(卫子宸)去京市一趟。

  上面有一位非常重要的领导,病情非常严重,医疗组已经束手无策。这个人,必须救!你们放手去做,拿出真本事来就好。”

  钱钱和元元对视一眼,默契地点头:“明白。”

  (隔天)

  北风卷着雪沫,刮在人脸上生疼。黑省的冬天,冷得刺骨。

  卫爷爷在钱钱和元元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王家沟毕老爷子栖身的破旧牛棚。

  一进屋,一股混合着霉味和药味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

  毕家几个人蜷缩在角落里,盖着破旧单薄的棉絮,冻得瑟瑟发抖,连一床像样的厚棉被都没有。

  卫爷爷看着眼前这凄惨的景象,再联想到自己在艾家村虽然清苦却温暖安稳的日子,心中不禁百感交集,暗自庆幸:得亏有钱钱和元元这两个孩子在身边处处打点,否则,自己一家下放后的境遇,恐怕比眼前的毕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能更糟。

  这份鲜明的对比,更让他坚定了支持孩子们决定的念头。

  他稳步走到炕边,看着形容更加枯槁、但眼神因为服药而清明了些许的毕老爷子,沉声开口:“老毕,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