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确定,约会-《我的香香软软宿主被大人拐走了》

  那是一个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院,陈工头是个年约四十、皮肤黝黑、身材精壮的汉子,见到李发财,很是惊喜,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双方寒暄过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李发财说明了来意,陈工头一听是盖新房,也来了精神。

  云旌见状,便将自己精心绘制、虽然稚嫩却标注清晰的草图拿了出来,铺在桌上。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陈叔,这是我胡乱画的,您看看,大概就是这么个想法。”

  陈工头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乱画,但当他仔细看去时,眼中渐渐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草图虽然笔法业余,但布局却颇为合理巧妙,功能分区明确,尤其是对采光、通风以及洗澡的房间的设想,甚至超越了许多镇上里普通人家盖房的考量。

  “这……这是令夫郎画的?”陈工头忍不住抬头,惊讶地看向云旌。

  李宴清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点头道:“是,内子胡乱画的,让陈叔见笑了。”

  “哪里是见笑!”陈工头连连摆手,语气带着赞赏,“令夫郎这想法很好啊!格局敞亮,想得也周到,比许多死板的旧样式强多了。”

  他指着图纸,开始就一些具体的细节,如房屋的走向、基础的深度、墙体的厚度、房梁的选材等,与李发财和李宴清认真地商讨起来。

  云旌在一旁听着,偶尔也会插几句话,补充自己的想法,比如浴室的地面希望能稍微倾斜方便排水,厨房的灶台想做成双眼的等等。

  他的想法总是既贴合实际又带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陈工头频频点头,看向这对小夫妻的目光也愈发不同。

  经过一番详谈,双方大致敲定了盖房的规模、用料标准和工钱,陈工头承诺会尽快做出更详细的预算和施工安排,并约定好三日后带人去云家村实地勘测,最终确定方案。

  大事初定,众人都松了口气。

  从陈工头家出来,李发财想着难得来县城一趟,便对李宴清和云旌说:“我带你柳阿爹去逛逛,买些东西。你们小两口自己随处看看,申时初在城门口汇合就行。”

  柳林也笑着附和:“是啊,你们年轻人自己去玩吧,不用陪着我们老头子。”

  知道这是长辈特意给他们留的独处时间,李宴清和云旌相视一笑,点头应下。

  站在略显喧闹的街口,李宴清低头看向身侧的云旌,方才在陈工头家商讨正事时的沉稳收敛起来,眼底深处只余下一片柔和的波光。

  “云宝,”他紧了紧一直未曾松开的手,声音低沉而温和,“难得来一趟县城,想怎么逛?我都陪你。”

  云旌仰起脸,春日暖阳在他清澈的杏眼中跳跃,映出几分雀跃和新奇。

  他虽是哥儿,出门的机会却也不多,县城的热闹远非镇上可比,处处都透着新鲜。他弯起眼睛,笑容甜甜的:“夫君决定就好,我跟着你。”

  (大家知道云旌为什么出去的次数少?

  小七:这个我知道,崽儿他赖床起不来,不想动。

  精辟:懒!

  云旌:王之怒视(▼へ▼メ))

  李宴清看着他全然依赖的模样,心头软成一片。

  他略一思忖,想到一早出发,又谈了许久的事,此刻已近午时,他的云宝肠胃弱,定是饿了。

  李宴清便牵着他,熟门熟路地拐进了一条相对清净些的巷子,巷口支着一个小摊,幡子上写着“张记馄饨”。

  几张简陋却擦得干净的桌椅摆放着,香气正从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里飘散出来。

  “这家的馄饨味道不错,汤底是用大骨熬的,我们先垫垫肚子。”李宴清拉着云旌在一张空桌旁坐下,抬手便向那正在忙碌的摊主老张招呼:“张叔,两碗馄饨。”

  “好嘞!宴清小子来了?哟,这位是……”老张抬头,见到李宴清,露出熟稔的笑容,目光落到他身旁容貌出色的云旌身上,带着善意的探究。

  “我夫郎,云旌。”李宴清介绍道,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

  “原来是宴清小子的夫郎,真是好模样!”老张笑着夸赞,手下动作麻利地将包好的元宝状馄饨下入翻滚的骨汤中。

  等待的间隙,李宴清见云旌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又想起他食量小,光吃馄饨怕是单调,便道:“你坐着等我,旁边有家包子铺,我去买两个包子。”

  云旌乖巧点头。不多时,李宴清便回来了,手里用油纸包着两个热气腾腾、足有云旌拳头大的包子,递到他面前:“肉馅的,小心烫。”

  云旌接过,小心地吹了吹,然后啊呜一口咬下去。

  包子皮薄馅足,肉汁丰盈,咸香可口,他满足地眯起了眼,像只偷腥成功的小猫。“好吃!”

  云旌含糊地赞道,小口小口地啃着。

  这时,两碗香气四溢的馄饨也端了上来。

  清澈的汤底上漂浮着点点油星和翠绿的葱花,一只只皮薄馅嫩的馄饨如同小银鱼般沉浮其间,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云旌舀起一个吹凉,送入口中,馄饨皮滑馅鲜,汤底醇厚,果然如李宴清所说,味道极好。

  只是他刚吃完一个大肉包子,胃口有限,努力吃了大半碗馄饨后,便有些为难地看着碗里剩下的几个,摸了摸自己微鼓的小肚子,小声道:“夫君,我吃不下了。”

  李宴清见状,极其自然地伸手将他的碗端到自己面前,语气平淡无波:“无妨,给我。”

  说罢,便拿起勺子,将他剩下的馄饨和汤一扫而光,动作流畅,仿佛这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

  云旌看着他这举动,脸颊微热,心里却甜丝丝的。

  他知道宴清哥哥有一点点洁癖,却从不介意吃他剩下的东西,这种无声的亲密,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他心动。

  吃饱喝足,两人离开了馄饨摊,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县城约会。

  李宴清牢牢牵着云旌的手,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他身形高大,气质冷峻,无形中便隔开了些许拥挤的人潮,为云旌圈出了一方安稳的空间。

  云旌对什么都感兴趣,看到卖泥人的要停下来看看,看到吹糖人的也要驻足瞧上一会儿,看到杂货铺里摆着的各式新奇玩意儿,更是眼睛发亮。

  李宴清极有耐心,陪着他慢慢逛,只要他目光在哪件东西上多停留片刻,便会低声问他:“喜欢?买。”

  不过云旌也只是看看新鲜,他知道盖房子要花不少钱,并不乱买,只是享受着这份被陪伴、被珍视的逛街乐趣。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县城里最有名的“酥香记”糕点铺前。

  还未进门,那甜腻诱人的香气便已飘了出来。

  店小二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身形挺拔的李宴清,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这位冷面客官可是他们店里的“财神爷”,每次来都给身边那位貌美的小夫郎买上一大堆糕点,从不吝啬。

  (婚前他们两个人来过一次,后面李宴清每一次去酒楼卖猎物都会给云旌带这家的糕点。)

  “客官,您二位来了!快里面请,今日新到了好几样时兴点心,味道好着呢!”小二热情地招呼着,将他们引到柜台前。

  琳琅满目的糕点摆满了柜台,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散发着甜蜜的气息。

  李宴清低头问云旌:“云宝,看看想吃哪些?”

  云旌凑到柜台前,仔细地看着,纤长的手指轻轻点了几样:“要芙蓉糕,云片糕,还有桃酥,就这些吧。”

  这些都是他吃过觉得不错的。

  小二手脚麻利地开始用油纸打包。

  李宴清的视线却在柜台里扫视着,忽然注意到一种做成花瓣形状、颜色粉白相间、看起来颇为雅致的新糕点,他抬手指了指:“那个是什么?”

  小二顺着看去,连忙介绍:“客官好眼光,这是咱们店新出的花糕。用的是今年新下的糯米,掺了捣碎的花瓣汁子,既有米的香甜,又有花的馥郁,口感软糯,清甜不腻,县里的哥儿、姑娘们都可爱吃了。”

  李宴清一听,觉得这新品正适合他的云宝,便道:“那这个也装一些。”

  “好嘞!”小二喜笑颜开,动作愈发利落,很快便将几大包糕点捆扎好,递了过来。

  李宴清伸手接过,沉甸甸的一大包。

  云旌则从随身的小荷包里掏出钱袋,数了一两银子递给小二。

  就这几包糕点,便花了寻常农家好些天的嚼用,但云旌付钱时却没有丝毫犹豫,只要是花在他和宴清哥哥的小日子上,他便觉得值得。

  那小二接过银子,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心里再次感叹,这高大汉子真是把自家夫郎宠到心尖上了。

  出了糕点铺,没走多远,街角便传来了吆喝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嘞——”

  那红艳艳、亮晶晶的糖葫芦串,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云旌的脚步下意识就慢了下来,轻轻拽了拽李宴清的衣袖,仰起小脸,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想吃”两个字。

  李宴清哪能不懂他的小心思,眼底掠过一丝笑意,牵着他走到糖葫芦摊前,挑了一串个头最大、糖衣最均匀晶莹的,付了钱,递到云旌手中。

  云旌欢喜地接过来,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最顶端那颗饱满的山楂。

  “咔嚓”一声,脆甜的糖衣在齿间碎裂,混合着山楂恰到好处的二分酸意,八分甜润在口中化开,瞬间满足了味蕾。

  他满足地眯起眼,像只尝到了顶级小鱼干的猫咪。

  云旌看了身边的夫君,连忙将糖葫芦举到李宴清嘴边,声音带着分享的快乐:“夫君,你快尝尝,这个好好吃!”

  李宴清对这类甜食并无偏爱,但看着云旌亮晶晶的、满是期待的眼神,以及那串被他咬过、还沾着些许口津的糖葫芦。

  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着云旌的手,低头在山楂上,恰好覆盖住云旌刚才咬过的痕迹,轻轻咬了一口。

  甜,过于甜腻的糖衣包裹着微酸的山楂,对他而言算不上多美味。

  但他咀嚼着,看着云旌近在咫尺的、带着询问的笑脸,只觉得这甜味似乎从舌尖一路蔓延到了心底。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云旌迫不及待地问。

  李宴清咽下口中的食物,点了点头,目光温柔:“嗯,好吃。”他顿了顿,补充道,“云宝多吃些。”

  “好呀!”云旌开心地应着,继续享用他的糖葫芦。

  时不时还会递到李宴清嘴边让他也咬一口。

  李宴清虽不嗜甜,却次次都配合地吃下,仿佛品尝的是什么绝世美味。

  两人就这样手牵着手,一边分享着零食,一边漫无目的地在县城里闲逛。

  云旌看到卖女子哥儿首饰的铺子,也会拉着李宴清进去瞧瞧,对那些精巧的银簪、玉饰发出惊叹,却只是看看,并未再购买。

  李宴清却默默记下他目光停留最久的那几样,心中盘算着下次来县城,定要买来送他。

  时光在甜蜜的闲逛中悄然流逝。

  眼看着日头偏西,约莫快到申时,李宴清便牵着有些意犹未尽的云旌,朝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到达汇合点时,柳林和李发财已经等在那里了。

  柳林手里提着些新买的针线和布料,李发财则拎着几样常用的工具。

  他们看到小两口并肩走来。

  云旌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满足的笑容。

  李宴清虽面色依旧平静,但眼神柔和,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尤其是那显眼的“酥香记”包装和云旌手里还没吃完的糖葫芦,便知道他们这半天过得甚是愉快。

  “旌哥儿玩得可还开心?”柳林笑着迎上来,接过李宴清手里的一部分东西。

  “开心!”云旌用力点头,声音里都带着甜意,“县城好热闹,我们还吃了馄饨,买了糕点呢。”

  李宴清也微微颔首:“让阿爹父亲久等了。”

  “不久不久,你们玩得高兴就好。”李发财乐呵呵地说。

  四人汇合,搭乘上回村的牛车。

  牛车晃晃悠悠,载着满车的收获和轻松愉悦的心情,驶向炊烟袅袅的云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