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贪吃知青被村里的糙汉投喂了(6)-《我的香香软软宿主被大人拐走了》

  大江村村东头,最外围一户人家,青砖围墙圈起一个干净利落的小院。

  与村里常见的泥土院子不同,这家的地面铺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青石板,虽不平整,却被打扫得不见一丝浮尘杂草。

  院墙一角,用石板和茅草搭了个小小的厕所,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三间青砖大瓦房坐北朝南,窗户玻璃擦得锃亮,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光。

  这房子,正是整个大江村公认最好的江宴清家。

  “弟妹,在家不?”大队长江国庆站在院门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在安静的村东头显得格外清晰。

  堂屋里,一个穿着素净蓝布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美妇人正低头织着毛衣。

  听见喊声,她放下手里的毛线针,起身走到门口。

  打开门,见是江国庆,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是大队长啊,快请进。怎么了?有事儿?”

  江国庆搓了搓粗糙的大手,有些局促地跟着进了堂屋。

  堂屋摆设简单,一张八仙桌,几条长凳,但处处透着整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讲究。

  他接过妇人递来的粗瓷碗,里面是温热的凉白开,咕咚喝了一大口才开口:“弟妹,我来就是想问问你们家这院子宽敞,房子也结实。

  这新来的知青,知青点那边有点挤不开了,多出一个人。

  队里想着,看能不能安排到你家借住?你看……”

  苏婉禾闻言,秀气的眉头轻轻蹙起,没有立刻答应。

  她放下手里的针线筐,温声道:“大队长,这事儿我得问问两个儿子的意见。”

  “家里就我们娘仨,冷不丁住进来个外人,还是得他们点头才成。”

  “您先坐会儿,喝口水歇歇,我这就去地里找小清问问。” 她语气温和,但态度不卑不亢。

  “哎,好,好,麻烦弟妹跑一趟了。” 江国庆连忙点头,心里也明白这事急不得。

  苏婉禾安顿好大队长,又朝里屋唤了一声:“小海,出来陪大队长说说话。”

  一个约莫十二三岁、虎头虎脑的男孩应声跑了出来,正是江宴清的弟弟江宴海。

  苏婉禾这才匆匆出了门,朝村外的田地走去。

  村西头的玉米地里,一人高的玉米杆子绿油油一片,在热浪下蒸腾着青涩的气息。

  一个高大健硕的身影正挥舞着锄头,动作沉稳有力,每一次落下都带起一小片泥土,锄头翻飞的轨迹带着一种原始而精准的韵律。

  他身高足有一米八六,肩宽背阔,古铜色的皮肤在烈日下泛着汗水的油光,肌肉虬结的手臂随着动作偾张起伏。

  一张脸轮廓分明,如同刀劈斧凿,眉骨很高,眉毛浓黑且带着点天然的戾气,斜飞入鬓。

  鼻梁高挺,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下颌线绷得紧紧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深邃锐利,眼窝有些深,看人时带着一股子不怒自威的审视感,仿佛荒野里蛰伏的头狼,凶悍又沉静。

  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流过线条硬朗的下巴,淌过微微滚动的喉结,最后没入被汗水浸透、紧贴在结实胸膛上的粗布汗衫领口里。

  “小清,先歇歇,喝口水。” 苏婉禾的声音从田埂边传来。

  江宴清停下动作,直起身,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汗。

  看到母亲,他眼中那慑人的锐利瞬间收敛了大半,只剩下对母亲的温和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他大步走过来,接过苏婉禾递来的水壶,仰头就灌。

  喉结剧烈滚动,清水顺着他的下巴和脖颈流淌,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娘,你怎么来了?天热。” 他声音低沉,带着点干活的沙哑,却意外地好听。

  “知青来了,大队长在家里等着呢。” 苏婉禾看着儿子,眼中带着慈爱,“他说知青点不够住,多出来一个人,队里想问问咱家能不能让一个知青借住。这事儿,娘觉得得问问你和小海的意思。”

  江宴清放下水壶,古铜色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深邃的目光投向村子的方向,似乎在思考。

  片刻,他沉声道:“娘,我知道了。我跟你回去一趟,先看看大队长怎么说,再看看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人看着行,住进来也不是不行。”

  “行,那咱一块儿回去吧,大队长还在家里等着,我刚才让小海陪他说话了。” 苏婉禾点点头。

  江宴清二话不说,扛起靠在田埂上的锄头,像扛着一杆标枪,迈开长腿跟着母亲朝家走去。

  那高大沉默的身影走在田埂上,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和力量感。

  与此同时,大江村知青点。

  村长江铁山把人送到,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把新来的六位知青交给了知青点的负责人刘琦。

  刘琦是个约莫三十一二岁的男青年,戴着副黑框眼镜,面容斯文,但眼神沉稳,做事有条理,在老知青里颇有威信。

  刘琦先是领着新知青在院子里大致转了一圈,介绍了知青点的布局:五间正房,女知青占两间,剩下三间男知青住。

  厨房和杂物间在厢房。

  接着,他重点讲了知青点的规矩。

  “各位新同志,欢迎来到大江村。” 刘琦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晰。

  “咱们知青点目前有十五位老同志,加上你们六位,就是二十一人了。

  女同志现在有八位。

  住的地方,刚才村长也说了,确实有点挤。

  所以,队里安排了一位男同志住到村民家里去。”

  这话一出,几个男知青都竖起了耳朵。

  刘琦继续道:“不过,这借住可不是白住的。”

  “在农户家搭伙吃饭,需要按实际消耗支付粮票、油票或者现金。”

  “如果不想搭伙,自己单独开火,那就得一个月交60个工分和10斤粗粮给那户人家,算是房钱。”

  “60工分?!10斤粮?!” 新知青里一个叫王建军的瘦高个忍不住惊呼出声,“这……这太贵了吧?我们刚来,一天能挣几个工分啊?”

  其他几个男知青也面露难色,窃窃私语起来。

  60工分,对于刚下乡、农活不熟练的新知青来说,几乎是一个月辛苦劳作才能勉强达到的数字。

  还要额外再给10斤粮。

  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原本有点心动想去村民家、觉得可能自由点的想法,瞬间被这现实的门槛击得粉碎。

  云旌站在人群稍后,安静地听着。

  他倒是不太在意工分和粮食的问题,反正空间里有的是好东西,他更在意的是住到谁家。

  那家人好不好相处?

  会不会惹麻烦?

  “崽儿,放心,别犹豫啦。”小七在脑海里兴奋地蹦跶,“去!必须去!那房子是整个村里最好的,干净又敞亮,而且……嘿嘿,那可是大人家的房子哦~”(?〃?w?〃)wink?

  大人?

  云旌心中一动,难道是这次的碎片。

  “哎呀,去了就知道啦,保证不吃亏!”小七卖了个关子,“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云旌心里翻了个白眼,对小七的故弄玄虚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他也确实对那个“最好的房子”和碎片产生了一丝好奇。

  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清澈的目光在知青点的几间男宿舍门口扫过。

  这里面是大通铺,看着就拥挤不堪,气味估计也不会太好。

  “嗯,小七说的也有道理。” 云旌在脑海里回应,“但还是要先观察观察那户人家的人品。”

  嗯,他保持着谨慎。<( ̄︶ ̄)\/

  “嗷呜~崽儿长大了,知道谨慎了,我很欣慰。”小七立刻戏精上身,在系统空间里抹着不存在的眼泪。

  云旌:……(¬_¬)

  刘琦看着新知青们各异的神色,尤其是男知青们脸上明显的退缩,心中了然。

  他摆摆手:“这事也不急,你们先安顿下来,好好想想。愿意去的,等下单独找我登记。女同志先跟我来,看看你们的房间。”

  刘琦领着李梅、周红霞去看房间了。

  李梅经过一天的火车和牛车颠簸,加上在火车上受的气和刚才的听见六十工分的惊吓,此刻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要散架,蔫蔫地跟在后面,暂时没了作妖的力气。

  男知青们则留在院子里,看着各自的行李,气氛有些沉闷。

  王建军、张卫东、赵学兵三人凑在一起,小声抱怨着工分太高,商量着还是挤在知青点算了。

  云旌则独自走到院子角落那棵老槐树下,背靠着粗糙的树干,微微闭目养神,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仿佛与周围的嘈杂隔绝开来。

  他在等,等那个人的出现。

  就在这时,知青点那扇斑驳的院门外,传来了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那脚步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人的心坎上,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一个高大得几乎堵住院门的身影,背着光站在门口。

  炽烈的阳光勾勒出他如山般健硕的轮廓,古铜色的皮肤上还带着未干的汗渍,深邃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瞬间扫过院内每一个角落。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所有知青,包括刚走出女宿舍的刘琦和李梅、周红霞,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齐齐聚焦在那个突然出现的、如同凶兽般的男人身上。

  江宴清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槐树下那个安静得过分、也白净得过分的小知青脸上。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