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姐来信-《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大前门,这得要烟票,还得是城里的大票!这糖也不是咱们公社供销社能有的!还有这些香料……”

  她死死地盯着李砚秋的眼睛。

  “你爹以前下工前给你的两块钱和几张粮票,能买回这些东西?”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句句都敲在李砚秋的心上。

  这是质问,更是深入骨髓的担忧。

  在这个年代,“投机倒把”四个字,足以压垮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李砚秋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必须给母亲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扶着蒋春兰的肩膀,让她坐到炕沿上。

  “妈,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蒋春兰的身子依然紧绷着,但眼神里的锐利稍稍缓和了一些。

  “你说!”

  “妈,你还记得我前些天从河里捞的那些鱼吗?”

  李砚秋不答反问。

  蒋春兰一愣,点了点头。

  “记得,不是都吃……”

  她的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了,眼睛里闪过一丝明悟。

  “我今天去镇上邮局拿包裹,碰到了江卫东江哥。”

  李砚秋顺势说道。

  “我把剩下的几条大鱼都给他了,他看鱼新鲜,个头又大,就给了我个好价钱。”

  “什么价?”

  蒋春兰急切地追问,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八毛一斤。”

  李砚秋报出了一个让蒋春兰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

  “多……多少?八毛?”

  蒋春兰的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她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

  “那几条鱼,加起来少说也有十来斤……那不就是……七八块钱?”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砸进她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下一秒,她的表情从震惊变成了肉痛,是那种痛彻心扉的疼。

  “哎哟我的老天爷!”

  她一拍大腿,声音都变了调。

  “咱们……咱们前几天吃的不是鱼,是金疙瘩啊!”

  一想到那些被炖成汤、被煎得焦黄的鱼肉,蒋春兰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

  那可都是钱,是票啊!

  李砚秋看着母亲痛心疾首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

  “妈,鱼捞上来就是吃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那钱呢?你这孩子,有了钱怎么不知道存着!”

  蒋春兰缓过劲来,又开始数落他。

  “买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干啥?那烟你爹都舍不得抽这么好的!还有这糖,甜一下嘴就没了,多浪费!”

  她一边说,一边心疼地看着竹筐里的东西。

  “钱都花光了?”

  “嗯,还剩下几毛钱。”

  李砚秋老实回答。

  蒋春兰张了张嘴,想骂他败家,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看着儿子清瘦的脸庞,再看看那些她自己一辈子都舍不得买的东西,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气归气,可终究是舍不得骂。

  李砚秋知道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他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

  “妈,你别生气了,我还给你带了好东西。”

  他小心地打开纸包,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小屋里弥漫开来。

  是一个白白胖胖、还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子。

  蒋春兰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她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

  “你……你这又是哪来的?”

  “买的,国营饭店的,两毛钱一个呢。”

  李砚秋将肉包掰成两半,露出里面满满的猪肉大葱馅儿,油汪汪的,香得人直迷糊。

  他把大的一半递给蒋春兰。

  “妈,你快尝尝。”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李建军和二狗的嬉闹声。

  李砚秋眼睛一转,打开门。

  “建军,二狗,过来。”

  两个小家伙看到他,立刻跑了过来,眼睛好奇地往屋里瞅。

  当他们闻到那股霸道的肉香时,两个人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李砚秋将自己手里的半个包子,又分成了两份,一人递了一小块。

  “拿着,快吃。”

  “肉包子!”

  李建军和二狗惊喜地叫出声,接过包子,也顾不上烫嘴,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李砚秋笑着回头,却见蒋春兰把那大半个包子又推了回来。

  “我不饿,你吃吧,跑了一天了。”

  她的眼神里满是疼爱和不舍。

  李砚秋鼻子一酸,他强硬地把包子塞回蒋春兰手里。

  “妈,你必须吃。好日子在后头呢,一个肉包子算什么,以后我让您天天吃。”

  他的话,让蒋春兰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没再推辞,小口小口地咬着包子,细细地品味着,仿佛在品尝世界上最珍贵的美味。

  吃完包子,屋里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李砚秋这才将邮局取来的包裹放到炕上。

  “妈,这是三姐寄来的。”

  蒋春兰一听,连忙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外面的绳子。

  一层层布打开,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

  一罐铁皮装的麦乳精,一包用油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红糖,还有一块崭新的蓝色棉布,最下面,是一个装着白面的布袋。

  蒋春兰的手都有些抖了,她拿起那罐麦乳精,摩挲着上面印着的画,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孩子……自己在那边肯定也不容易,还寄这么多东西回来……”

  李砚秋从布袋里摸了摸,拿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

  打开手帕,里面是二十块钱,还有一封信。

  他展开信,轻声念了起来。

  信是三姐李诗文写的,字迹娟秀。

  信里先是问候了家里的情况,然后说她在厂里一切都好,让家里不要挂念。

  信的末尾写道:“……妈,这二十块钱是给秋儿攒着娶媳妇用的,您先替他收着。那罐麦乳精是托人买的,您身子弱,每天冲一碗喝,补补营养……”

  听到这里,蒋春兰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一滴滴落在炕上。

  她嘴里念叨着:“这个傻丫头……”

  李砚秋心里也是一阵暖流淌过。

  这个家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爱着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