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是个行家。”
他苦着脸,伸出一根手指,又比划了一个八,最后加了半根。
“一斤,一块八毛五。不能再高了,再高哥哥我就得往里贴本了。”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李砚秋的心理预期。
“成交。”
他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
“不过,猪在林子里,得麻烦王哥你们跟我去一趟。”
王栓柱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招呼着两个精瘦汉子。
“走走走,搭把手去!”
李砚秋领着他们,在胡同里绕了几个圈,确认没人跟着,才朝着城外西边的小树林走去。
到了林子深处,他让三人在原地等着,自己则钻进了更密集的树丛。
片刻之后,王栓柱三人只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李砚秋便拖着一头庞然大物走了出来。
那是一头完整的野猪,獠牙外翻,鬃毛粗硬,即便已经没了声息,那股凶悍之气依然让人心头发怵。
两个汉子看得眼都直了,王栓柱更是激动地搓着手,连连催促。
“快,快!抬上车!”
野猪沉重无比,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弄上板车。吱吱呀呀的板车被压得向下凹陷,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回到小院,王栓柱迫不及待地拿出大秤。
挂钩,起秤,秤砣一路滑到了底。
“三百三十二斤!”
王栓柱报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都带着颤音。
他拿出算盘,手指翻飞,噼里啪啦一阵响。
“三百三十二斤,乘一块八毛五,一共是……六百一十四块二毛钱!”
王栓柱从里屋捧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一层层解开,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钞票。他仔细地点了两遍,才郑重地交到李砚秋手上。
李砚秋接过钱,却没有急着装起来,而是看向王栓柱。
“王哥,票的事儿?”
王栓柱一拍脑门,连忙又钻进屋里,拿出一个信封。
“兄弟你看,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自行车票,还有烟票、酒票、布票……都在这儿了。”
他将信封递过去,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自行车票算你一百六,其他的零碎票一共二十七块二,兄弟你看怎么样?”
李砚秋知道,这个价格已是公道。他从那沓钱里数出一百八十七块二毛钱递了过去。
剩下的四百二十七块钱,他仔细收好,贴身放着。
临走前,他脚步一顿,从口袋里摸出两枚硬币,放在院里的石桌上。
“王哥,这两分钱,麻烦你交给门口看风的大爷。”
王栓柱愣了一下,随即眼里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懂规矩,会做人。这样的人,才能在黑市里走得长远。
“兄弟放心,保证送到!”
李砚秋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小院,很快便消失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
他在一处无人的角落里,迅速换上了自己带来的干净衣裳,将之前的行头收进空间。
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个要去城里办事的普通农村青年。
国营百货商场。
一楼是卖日用百货和布匹的,人声鼎沸。李砚秋目不斜视,径直走上二楼。
二楼卖的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这些“大件”,人明显少了很多。
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正围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打转,眼里满是渴望。
“同志,我能……我能试试吗?”
他小心翼翼地问着柜台后一个烫着卷发的大姐。
那大姐眼皮都没抬一下,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试什么试?这是你家炕头啊,想上就上?买得起吗你?有票吗?”
一连串的问话像鞭子一样抽在年轻人脸上,他顿时涨红了脸,呐呐地退到了一旁,不敢再说话。
李砚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毫无波澜。
这个年代的售货员,地位堪比后世的公务员,眼高于顶是常态。
他走到柜台前,轻轻敲了敲玻璃。
“同志,买车。”
卷发大姐抬起头,不耐烦地扫了他一眼,见他穿着普通,刚想开口怼人,却看到李砚秋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崭新的自行车票,平平整整地放在了柜台上。
大姐脸上的不耐烦瞬间融化,堆起了一脸菊花似的笑容。
“哎哟,同志,要买车啊!您看,我们这儿有三种车。”
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热情地介绍起来。
“这是飞鸽牌,一百七十五块。那是凤凰牌,一百八。最后边那个是永久牌,要一百九十五块。”
周围的人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目光羡慕地看着李砚秋和那张珍贵的自行车票。
李砚秋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上。
车身漆黑锃亮,车把和轮毂在灯光下闪着银光,看起来就比旁边两辆要结实、气派。
“就要那辆永久的。”
他指了指,语气平淡。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刚才被怼的那个年轻人忍不住开口劝道。
“同志,你再想想,这永久牌比飞鸽的贵了二十块呢!都能买多少斤白面了!车子嘛,能骑就行。”
旁边也有人附和。
“是啊是啊,飞鸽牌就挺好的,大家都买这个。”
李砚秋只是笑了笑,淡淡地回了一句。
“贵有贵的道理。”
他拿出钱,开始数了起来。
那卷发大姐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丈母娘看女婿般的慈爱和欣赏。
她一边麻利地开票,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
“同志,听你口音,不是县城的吧?看你年纪也不大,结婚了没?”
李砚秋数钱的动作一顿,有些不明所以。
“还没。”
大姐的眼睛“噌”地一下亮了,热情得简直要溢出来。
“哎呀,那可太巧了!我跟你说,我有个堂妹的女儿,今年十九,就在纺织厂上班,那姑娘长得,水灵得就跟画儿里的人一样!”
她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却又保证周围人都能听见。
“你要是没对象,大姐给你介绍介绍?成了,你这车,大姐我做主,送你一个车锁,一个打气筒!”
周围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一道道羡慕嫉妒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砚秋。
他苦着脸,伸出一根手指,又比划了一个八,最后加了半根。
“一斤,一块八毛五。不能再高了,再高哥哥我就得往里贴本了。”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李砚秋的心理预期。
“成交。”
他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
“不过,猪在林子里,得麻烦王哥你们跟我去一趟。”
王栓柱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招呼着两个精瘦汉子。
“走走走,搭把手去!”
李砚秋领着他们,在胡同里绕了几个圈,确认没人跟着,才朝着城外西边的小树林走去。
到了林子深处,他让三人在原地等着,自己则钻进了更密集的树丛。
片刻之后,王栓柱三人只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李砚秋便拖着一头庞然大物走了出来。
那是一头完整的野猪,獠牙外翻,鬃毛粗硬,即便已经没了声息,那股凶悍之气依然让人心头发怵。
两个汉子看得眼都直了,王栓柱更是激动地搓着手,连连催促。
“快,快!抬上车!”
野猪沉重无比,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弄上板车。吱吱呀呀的板车被压得向下凹陷,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回到小院,王栓柱迫不及待地拿出大秤。
挂钩,起秤,秤砣一路滑到了底。
“三百三十二斤!”
王栓柱报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都带着颤音。
他拿出算盘,手指翻飞,噼里啪啦一阵响。
“三百三十二斤,乘一块八毛五,一共是……六百一十四块二毛钱!”
王栓柱从里屋捧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一层层解开,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钞票。他仔细地点了两遍,才郑重地交到李砚秋手上。
李砚秋接过钱,却没有急着装起来,而是看向王栓柱。
“王哥,票的事儿?”
王栓柱一拍脑门,连忙又钻进屋里,拿出一个信封。
“兄弟你看,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自行车票,还有烟票、酒票、布票……都在这儿了。”
他将信封递过去,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自行车票算你一百六,其他的零碎票一共二十七块二,兄弟你看怎么样?”
李砚秋知道,这个价格已是公道。他从那沓钱里数出一百八十七块二毛钱递了过去。
剩下的四百二十七块钱,他仔细收好,贴身放着。
临走前,他脚步一顿,从口袋里摸出两枚硬币,放在院里的石桌上。
“王哥,这两分钱,麻烦你交给门口看风的大爷。”
王栓柱愣了一下,随即眼里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懂规矩,会做人。这样的人,才能在黑市里走得长远。
“兄弟放心,保证送到!”
李砚秋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小院,很快便消失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
他在一处无人的角落里,迅速换上了自己带来的干净衣裳,将之前的行头收进空间。
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个要去城里办事的普通农村青年。
国营百货商场。
一楼是卖日用百货和布匹的,人声鼎沸。李砚秋目不斜视,径直走上二楼。
二楼卖的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这些“大件”,人明显少了很多。
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正围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打转,眼里满是渴望。
“同志,我能……我能试试吗?”
他小心翼翼地问着柜台后一个烫着卷发的大姐。
那大姐眼皮都没抬一下,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试什么试?这是你家炕头啊,想上就上?买得起吗你?有票吗?”
一连串的问话像鞭子一样抽在年轻人脸上,他顿时涨红了脸,呐呐地退到了一旁,不敢再说话。
李砚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毫无波澜。
这个年代的售货员,地位堪比后世的公务员,眼高于顶是常态。
他走到柜台前,轻轻敲了敲玻璃。
“同志,买车。”
卷发大姐抬起头,不耐烦地扫了他一眼,见他穿着普通,刚想开口怼人,却看到李砚秋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崭新的自行车票,平平整整地放在了柜台上。
大姐脸上的不耐烦瞬间融化,堆起了一脸菊花似的笑容。
“哎哟,同志,要买车啊!您看,我们这儿有三种车。”
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热情地介绍起来。
“这是飞鸽牌,一百七十五块。那是凤凰牌,一百八。最后边那个是永久牌,要一百九十五块。”
周围的人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目光羡慕地看着李砚秋和那张珍贵的自行车票。
李砚秋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上。
车身漆黑锃亮,车把和轮毂在灯光下闪着银光,看起来就比旁边两辆要结实、气派。
“就要那辆永久的。”
他指了指,语气平淡。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刚才被怼的那个年轻人忍不住开口劝道。
“同志,你再想想,这永久牌比飞鸽的贵了二十块呢!都能买多少斤白面了!车子嘛,能骑就行。”
旁边也有人附和。
“是啊是啊,飞鸽牌就挺好的,大家都买这个。”
李砚秋只是笑了笑,淡淡地回了一句。
“贵有贵的道理。”
他拿出钱,开始数了起来。
那卷发大姐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丈母娘看女婿般的慈爱和欣赏。
她一边麻利地开票,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
“同志,听你口音,不是县城的吧?看你年纪也不大,结婚了没?”
李砚秋数钱的动作一顿,有些不明所以。
“还没。”
大姐的眼睛“噌”地一下亮了,热情得简直要溢出来。
“哎呀,那可太巧了!我跟你说,我有个堂妹的女儿,今年十九,就在纺织厂上班,那姑娘长得,水灵得就跟画儿里的人一样!”
她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却又保证周围人都能听见。
“你要是没对象,大姐给你介绍介绍?成了,你这车,大姐我做主,送你一个车锁,一个打气筒!”
周围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一道道羡慕嫉妒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