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探家的哥哥-《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李念娣打断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曹兴旺,你给我记住了,咱家欠秋儿的,是命。”

  “等以后日子好过了,这钱,咱们砸锅卖铁也得还上。”

  曹兴旺没有说话,他只是攥紧了手里的信封,

  他抬起头,看着李家村的方向,重重地点了点头。

  ……

  回家的山路,比来时更显漫长。

  蒋春兰一路沉默,脚下的碎石子被踩得咯吱作响。

  走了很久,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大姐这日子……过得是真苦。”

  李砚秋嗯了一声。

  “妈,以后会好起来的。”

  蒋春兰没再说话,只是脚下的步子,似乎快了一些。

  晚上八点多,母子俩才终于回到了李家村。

  刚进院门,李砚秋就冲着亮灯的堂屋喊了一嗓子。

  “四嫂,做饭!饿死了!”

  屋里的灯光晃了晃,张玉梅披着衣服跑了出来。

  “你们可算回来了!”

  她看到两人,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我……我看你们没回来,就只做了我跟大丫的饭。”

  她搓着手,连忙说。

  “我这就去给你们擀面条。”

  “多放肉!”

  李砚秋把竹筐往地上一放,笑着补充了一句。

  “拿咱家那块最大的肉,切一半下去做臊子!”

  张玉梅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蒋春兰。

  蒋春兰的嘴唇动了动,那句“省着点吃”到了嘴边,又被她硬生生咽了回去。

  “听他的,去做吧。”

  “好嘞!”

  张玉梅得了令,脸上立刻露出笑容,转身就往厨房跑。

  堂屋里,小侄女大丫被吵醒了,正揉着眼睛坐在小板凳上。

  李砚秋走过去,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大丫,想小叔没?”

  大丫还有些迷糊,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李砚秋被她可爱的样子逗笑了,把她举得高高的。

  “走,小叔带你看星星去!”

  蒋春兰看着儿子抱着孙女在院子里疯,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都多大的人了,没个正形。以后有了自个儿的娃,看你还稀罕不稀罕丫头片子。”

  李砚秋抱着大丫走回来,笑着说。

  “妈,你这思想可不对。孙子孙女都一样,都是咱老李家的后代。”

  蒋春兰白了他一眼。

  “就你歪理多,不识好人心。”

  李砚秋嘿嘿一笑,凑到她跟前。

  “妈,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他耍赖的样子,让蒋春兰那点气顿时烟消云散,

  没过多久,一股肉香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张玉梅端着两个大海碗,快步走进堂屋。

  “妈,砚秋,面好了!”

  碗里是雪白的手擀面,上面浇着厚厚一层红亮的臊子,肥瘦相间的肉丁裹着酱汁,还在滋滋地冒着热气。

  李砚秋早就饿坏了,接过碗,挑起一筷子面就往嘴里送。

  面条筋道,肉臊子咸香,油脂的香气瞬间在口腔里炸开。

  “好吃!”

  他含糊不清地赞了一句,埋头就是一顿猛吃。

  一大碗面,连汤带水,几分钟就见了底。

  他放下碗,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四嫂,你这手艺,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都强。”

  张玉梅被夸得脸上一红,连忙摆手。

  “哪有,是这肉好,肥。”

  她收拾着碗筷,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

  “对了砚秋,下午村长家来人了,说是让你明天过去一趟。”

  李砚秋擦嘴的动作一顿。

  “长庚叔?他说啥事了没?”

  “没说。”

  张玉梅摇了摇头。

  “就说让你得空了就过去。”

  一直没说话的蒋春兰开了口,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八成是你想搞那个收购站的事。秋儿,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跟村长说话,可得有分寸。”

  李砚秋放下毛巾,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妈,你放心。”

  他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安抚道。

  “我心里有数。县里的收购站确实收鱼,我就是想问问村长,看能不能以村里的名义去送,省得被人当成投机倒把。”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行为的合理性,又把风险推给了“集体”这个大旗。

  蒋春兰听了,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一半。

  “要是能以村里的名义,那确实稳妥些。”

  李砚秋笑了笑。

  “行了妈,别琢磨了,明天我去了不就知道了?”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累死我了,睡觉!”

  深夜,

  张玉梅坐在炕沿上,借着那点昏黄的光,一针一线地缝着棉衣。

  这是给大丫做的新冬衣,棉花是下午刚弹的,又软又暖和。

  炕上,大丫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呼吸均匀。

  张玉梅看着女儿,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咚、咚咚。”

  院门外,传来几声沉闷的敲门声。

  张玉梅手里的针一顿,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么晚了,谁会来?

  她心里一紧,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蹑手蹑脚地下了炕。

  她凑到门缝边,小心翼翼地往外瞧。

  夜色里,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站在门口,身上穿着军装。

  张玉梅的呼吸瞬间停滞,心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她猛地拉开门栓。

  “砚华?”

  门外的男人转过身,带着一身寒气和风尘。

  正是她当兵的丈夫,李砚华。

  “我回来了。”

  李砚华的声音有些沙哑,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

  张玉梅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拉着他往屋里走。

  李砚华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炕上熟睡的女儿身上。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在炕边蹲下。

  他伸出粗糙的手,想要摸一摸女儿的脸,却又怕惊醒她,手指在半空中停了半天。

  但是看着女儿圆鼓鼓的脸,李砚华的手指,还是轻轻落在了女儿的脸颊上。

  随即,他的视线被炕上那件缝了一半的棉衣吸引了。

  他伸手捏了捏,是崭新的棉花,厚实得很。

  “新棉衣?”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不可置信,

  张玉梅点了点头,激动的眼泪掉了下来。

  “你……你怎么回来了?”

  “执行任务,路过咱们县,跟领导请了半晚上假。”

  李砚华站起身,脱下满是尘土的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