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城的海港,是为了迎接新时代而建造的。
当我站在“查狄伦”号那冰冷、线条锐利的舰桥上,俯瞰这座哥伦比亚东方新兴的巨港时,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它没有高卢传统港口的古典拱顶或帝国雕塑,也没有拉特兰的宗教繁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属于哥伦比亚的“风格”——高耸的龙门吊如同钢铁森林,宽阔的码头栈桥笔直延伸,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效率、吞吐量和工业规模而建,宏大,粗糙,却充满了野蛮生长的力量感。
但这力量,如今正被巧妙地编织进高卢设计的蓝图中。
我们的舰队——旗舰“查狄伦”,以及两艘护航的新型重巡洋舰“勇猛”与“果断”——如同三柄出鞘的利刃,精准地切入了自由港繁忙的航道。舰队保持着完美的巡航队形,舰体新涂装的深灰色在哥伦比亚明媚的阳光下反射出冷硬的光泽。与周围那些忙于装卸货物的商船、甚至港口内停泊的几艘略显陈旧的哥伦比亚海军舰艇相比,我们这支舰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关于技术、秩序、以及无可置疑的武力。
港口的欢迎仪式盛大,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军乐队演奏着两国国歌,但旋律似乎被港口巨大的空间和工业噪音稀释了些许。哥伦比亚人善于营造这种充满活力的场面。
贝斯特将军亲自在码头迎接。他穿着笔挺的哥伦比亚海军上将礼服,脸上是符合场合的、热情而郑重的笑容。但当我走下舷梯,与他四目相对时,我能清晰地看到那笑容之下沉淀的疲惫,以及更深处的、一丝被严密控制的锐利审视。我们是合作伙伴,也是不同意志的代表。雷神工业的磨合,不止发生在船厂。
“元帅阁下,欢迎来到哥伦比亚,欢迎来到自由城。”他上前一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伸出手。
我握住他的手,力道适中。“将军,很高兴看到‘安特普莱斯’号的摇篮如此充满活力。”我的目光扫过远处那些耸立的龙门吊和厂房,“雷神工业的进展,我一直密切关注。它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它正在塑造未来,元帅阁下。”贝斯特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确信,“而今天,您的到来,将为这个未来落下最有力的注脚。”
官方的辞令流畅而正确。在无数闪光灯和欢呼声中,我们如同最亲密的盟友,检阅了哥伦比亚的海军仪仗队。记者们争相提问,问题大多围绕着高卢-哥伦比亚友谊、技术合作的美好前景。
然而,真正的戏肉,在仪式之后。
我们没有前往市区的宴会厅,而是直接乘车前往毗邻港口的、雷神工业所属的巨型干船坞。那里,才是此行的核心。
车队驶入戒备森严的厂区,工业巨兽的轰鸣声瞬间吞没了城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焊接的焦糊味、切割金属的锐利气息和重油的味道。最终,我们在一处无比巨大的、半开放式的船坞前停下。
然后,我看到了它。
“安特普莱斯”号。
它不再是那艘从战火中蹒跚归来的伤痕累累的功勋舰。它的舰体被拉长,线条经过了优化,显得更加流畅且充满威胁。高卢设计风格的新型五联装主炮塔(查狄伦同款)取代了原本笨重的旧炮,炮管更长,轮廓更具侵略性。舰桥结构经过了彻底重建,集成了一系列高卢最新的传感和指挥系统,显得紧凑而高效。厚重的装甲带以全新的焊接工艺覆盖关键部位,闪烁着经过特殊处理的合金冷光。
它静静地躺在支撑架上,数以千计的工人像蚂蚁一样在它庞大的身躯上忙碌着,电焊的火花如同为其加冕的星辰。它是一头正在被精心武装、改造的巨兽,融合了哥伦比亚的钢铁骨架和高卢的精密神经。
“她很美,不是吗?”贝斯特站到我身边,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是自豪,是敬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比我们想象中最完美的样子还要惊人。你们的工程师……是魔术师,也是严格的导师。”
“美源于标准和秩序,将军。”我淡淡地回答,目光没有离开那艘战舰,“高卢的工程学,只是将‘最优解’变为现实。她不仅是哥伦比亚的新利器,更是雷神工业能力的证明,是我们两国合作最坚实的基石。”
我们登上专用的视察平台,从最佳角度俯瞰整个工程。高卢和哥伦比亚的工程师团队负责人上前进行汇报。数据、图表、进度表……一切都在表明,改造工程非常成功,甚至超前。
随后,在贝斯特的示意下,现场的指挥官拿起通讯器,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巨大的船坞内,灯光依次切换,聚焦在“安特普莱斯”号那威严的新型主炮塔上。液压系统低声嗡鸣,巨大的炮管开始缓缓地转动,俯仰,动作平稳、精确,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力量感。最新型号的火控阵列在基座上同步旋转,锁定着虚拟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不是实战测试,只是一次静态展示,一次性能演示。但其中传递的信息,无比清晰。
哥伦比亚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强大战舰。
而高卢,则展示了我们如何轻而易举地,将力量注入盟友的躯壳之中,并掌握着让它发挥效能的钥匙。
我看着那缓缓移动的、黑洞洞的炮口,它最终停驻的角度,微妙地指向港外的方向——那里,停泊着“查狄伦”号。
一瞬间,船坞内安静下来,只有机械运转的低沉声音。所有在场的双方人员,军官、工程师、工头,都屏息凝神。
我转向贝斯特,他也在看着我。
空气中仿佛有电流窜过。
我微微颔首,打破了沉默:“完美的协同与精度。雷神工业没有辜负它的名字。恭喜你,将军,哥伦比亚海军即将获得泰拉大陆西海岸最强大的战舰之一。”
贝斯特眼中的那一丝紧绷悄然融化,化为一种如释重负的认可。他同样颔首:“这得益于高卢毫无保留的支持,元帅阁下。”
“互利互惠,将军。”我露出一个极淡的笑容,“正如那杯酒所预示的。”
我们离开了船坞,将那头即将苏醒的钢铁巨兽留在身后。晚上的招待宴会,将会是香槟、赞誉和对于未来无限光明前景的祝词。
但我很清楚,这次访问的真正核心,已经在那个充满了钢铁与机油气息的船坞里,完成了。
我们展示了力量。
我们巩固了联盟。
我们暗示了主导权。
“查狄伦”号的哥伦比亚之站,圆满成功。
明日,舰队将起航,返回高卢。这次环大陆的巡游,最终在此刻,在此地,达到了它预设的顶峰。
帝国的荣光,已昭示天下。
当我站在“查狄伦”号那冰冷、线条锐利的舰桥上,俯瞰这座哥伦比亚东方新兴的巨港时,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它没有高卢传统港口的古典拱顶或帝国雕塑,也没有拉特兰的宗教繁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属于哥伦比亚的“风格”——高耸的龙门吊如同钢铁森林,宽阔的码头栈桥笔直延伸,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效率、吞吐量和工业规模而建,宏大,粗糙,却充满了野蛮生长的力量感。
但这力量,如今正被巧妙地编织进高卢设计的蓝图中。
我们的舰队——旗舰“查狄伦”,以及两艘护航的新型重巡洋舰“勇猛”与“果断”——如同三柄出鞘的利刃,精准地切入了自由港繁忙的航道。舰队保持着完美的巡航队形,舰体新涂装的深灰色在哥伦比亚明媚的阳光下反射出冷硬的光泽。与周围那些忙于装卸货物的商船、甚至港口内停泊的几艘略显陈旧的哥伦比亚海军舰艇相比,我们这支舰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关于技术、秩序、以及无可置疑的武力。
港口的欢迎仪式盛大,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军乐队演奏着两国国歌,但旋律似乎被港口巨大的空间和工业噪音稀释了些许。哥伦比亚人善于营造这种充满活力的场面。
贝斯特将军亲自在码头迎接。他穿着笔挺的哥伦比亚海军上将礼服,脸上是符合场合的、热情而郑重的笑容。但当我走下舷梯,与他四目相对时,我能清晰地看到那笑容之下沉淀的疲惫,以及更深处的、一丝被严密控制的锐利审视。我们是合作伙伴,也是不同意志的代表。雷神工业的磨合,不止发生在船厂。
“元帅阁下,欢迎来到哥伦比亚,欢迎来到自由城。”他上前一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伸出手。
我握住他的手,力道适中。“将军,很高兴看到‘安特普莱斯’号的摇篮如此充满活力。”我的目光扫过远处那些耸立的龙门吊和厂房,“雷神工业的进展,我一直密切关注。它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它正在塑造未来,元帅阁下。”贝斯特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确信,“而今天,您的到来,将为这个未来落下最有力的注脚。”
官方的辞令流畅而正确。在无数闪光灯和欢呼声中,我们如同最亲密的盟友,检阅了哥伦比亚的海军仪仗队。记者们争相提问,问题大多围绕着高卢-哥伦比亚友谊、技术合作的美好前景。
然而,真正的戏肉,在仪式之后。
我们没有前往市区的宴会厅,而是直接乘车前往毗邻港口的、雷神工业所属的巨型干船坞。那里,才是此行的核心。
车队驶入戒备森严的厂区,工业巨兽的轰鸣声瞬间吞没了城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焊接的焦糊味、切割金属的锐利气息和重油的味道。最终,我们在一处无比巨大的、半开放式的船坞前停下。
然后,我看到了它。
“安特普莱斯”号。
它不再是那艘从战火中蹒跚归来的伤痕累累的功勋舰。它的舰体被拉长,线条经过了优化,显得更加流畅且充满威胁。高卢设计风格的新型五联装主炮塔(查狄伦同款)取代了原本笨重的旧炮,炮管更长,轮廓更具侵略性。舰桥结构经过了彻底重建,集成了一系列高卢最新的传感和指挥系统,显得紧凑而高效。厚重的装甲带以全新的焊接工艺覆盖关键部位,闪烁着经过特殊处理的合金冷光。
它静静地躺在支撑架上,数以千计的工人像蚂蚁一样在它庞大的身躯上忙碌着,电焊的火花如同为其加冕的星辰。它是一头正在被精心武装、改造的巨兽,融合了哥伦比亚的钢铁骨架和高卢的精密神经。
“她很美,不是吗?”贝斯特站到我身边,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是自豪,是敬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比我们想象中最完美的样子还要惊人。你们的工程师……是魔术师,也是严格的导师。”
“美源于标准和秩序,将军。”我淡淡地回答,目光没有离开那艘战舰,“高卢的工程学,只是将‘最优解’变为现实。她不仅是哥伦比亚的新利器,更是雷神工业能力的证明,是我们两国合作最坚实的基石。”
我们登上专用的视察平台,从最佳角度俯瞰整个工程。高卢和哥伦比亚的工程师团队负责人上前进行汇报。数据、图表、进度表……一切都在表明,改造工程非常成功,甚至超前。
随后,在贝斯特的示意下,现场的指挥官拿起通讯器,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巨大的船坞内,灯光依次切换,聚焦在“安特普莱斯”号那威严的新型主炮塔上。液压系统低声嗡鸣,巨大的炮管开始缓缓地转动,俯仰,动作平稳、精确,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力量感。最新型号的火控阵列在基座上同步旋转,锁定着虚拟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不是实战测试,只是一次静态展示,一次性能演示。但其中传递的信息,无比清晰。
哥伦比亚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强大战舰。
而高卢,则展示了我们如何轻而易举地,将力量注入盟友的躯壳之中,并掌握着让它发挥效能的钥匙。
我看着那缓缓移动的、黑洞洞的炮口,它最终停驻的角度,微妙地指向港外的方向——那里,停泊着“查狄伦”号。
一瞬间,船坞内安静下来,只有机械运转的低沉声音。所有在场的双方人员,军官、工程师、工头,都屏息凝神。
我转向贝斯特,他也在看着我。
空气中仿佛有电流窜过。
我微微颔首,打破了沉默:“完美的协同与精度。雷神工业没有辜负它的名字。恭喜你,将军,哥伦比亚海军即将获得泰拉大陆西海岸最强大的战舰之一。”
贝斯特眼中的那一丝紧绷悄然融化,化为一种如释重负的认可。他同样颔首:“这得益于高卢毫无保留的支持,元帅阁下。”
“互利互惠,将军。”我露出一个极淡的笑容,“正如那杯酒所预示的。”
我们离开了船坞,将那头即将苏醒的钢铁巨兽留在身后。晚上的招待宴会,将会是香槟、赞誉和对于未来无限光明前景的祝词。
但我很清楚,这次访问的真正核心,已经在那个充满了钢铁与机油气息的船坞里,完成了。
我们展示了力量。
我们巩固了联盟。
我们暗示了主导权。
“查狄伦”号的哥伦比亚之站,圆满成功。
明日,舰队将起航,返回高卢。这次环大陆的巡游,最终在此刻,在此地,达到了它预设的顶峰。
帝国的荣光,已昭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