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未雨绸缪-《明日方舟高卢舰长》

  三个月的时间,在表面日趋繁荣的日常中悄然流逝。叙拉古的复苏步伐似乎越来越稳健,但只有我知道,一场席卷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甚至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巨大灾难——“大静谧”——正悄然逼近。作为穿越者,我知晓其恐怖,那并非战争,却胜似战争,是天灾,也是某种难以言喻的、对现有秩序的彻底抹除。我必须利用这仅有的先知先觉,为叙拉古,也为帝国在这片大地上的存在,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我无法向任何人透露消息的来源。任何关于“预言”的言论都可能动摇我辛苦建立的、基于理性和规则的权威,甚至可能被解读为某种精神失常或更危险的信号。一切准备必须在“增强叙拉古抗风险能力”、“应对潜在地区动荡”或“未雨绸缪发展需要”的合理外衣下进行。

  我的办公室成了秘密策划的中心。灯光下,我摊开地图,目光锁定在西南方向的伊比利亚边境。

  “西西里夫人,”在一次仅有我们两人的晚间汇报中,我指着地图上叙拉古与伊比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我认为,叙拉古的复苏虽然可喜,但基础仍不牢固。西南边境地带,历来是管理薄弱区域,也是潜在的安全风险点。我要求,即刻起,以‘强化边境管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为由,在该地区秘密进行以下几项部署。”

  她抬起眼,敏锐地捕捉到我语气中的不同寻常的紧迫感,但并未多问,只是静待下文。

  “第一,物资储备。”我的手指点向几个预设的物资囤积点,“以建设边境哨所、应急仓库和未来贸易站的名义,向这些地点大规模增调物资。重点是:建筑材料(特别是可快速搭建临时住所的预制件)、耐储存的粮食、药品(尤其是消毒用品、外伤包扎材料和应对大规模恐慌的镇静类药物)、燃料以及净水设备。规模要远超常规边境驻军所需,但调配要分散、隐蔽,账目要做成多个民生基建项目的子项。”

  “明白。”西西里夫人迅速记录,“我会以规划委员会的名义协调物资,并利用几个背景干净的商会进行分散采购和运输,避免引起过多关注。”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压低声音,“创造工作岗位,特别是低门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岗位。以‘加速行省重建,改善民生’为公开口号,推动一批大型公共项目提前上马。边境地区的道路修缮、水利设施加固、荒地的开垦……所有这些项目,要能立刻吸纳大量劳动力。同时,鼓励……不,是引导境内的工厂、矿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那些需要人力的环节。”

  我停顿了一下,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我们要让叙拉古,特别是边境地区,成为一个能‘容纳’更多人的容器。”

  西西里夫人是极其聪明的人。她或许猜不到“大静谧”的具体情况,但她一定从我这一系列围绕边境、物资、救灾和吸纳人口的指令中,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她沉默片刻,缓缓道:“元帅,您是在为……可能涌入的‘潮水’做准备吗?”她没有说“难民”,但意思已然明了。

  “有备无患。”我没有正面回答,但肯定了她的猜测,“叙拉古的繁荣需要稳定,而稳定需要强大的消化和承受能力。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潜在的‘压力’转化为建设的‘动力’,叙拉古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的几周,叙拉古的机器再次加速运转,但这一次,带着一丝隐秘的、不为外人所知的紧迫性。一车车物资以各种名义悄然运往西南边境的仓库。军队的训练场上,出现了模拟废墟救援和搭建临时收容所的景象。建筑工地的招工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提供的薪酬足以吸引大量闲散劳动力甚至部分短期移民。

  我批准了西西里夫人提交的《边境地区发展与安全强化计划》草案,并额外拨付了一笔秘密资金,用于在几个关键节点秘密扩建医疗设施和储备更多药品。这一切都在“正常”的行政流程下进行,但执行的节奏和资源的倾斜度,只有我和西西里夫人清楚其真正目的。

  三个月后,伊比利亚的“大静谧”将会以何种形式具体爆发,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当灾难降临时,叙拉古和高卢将不再是一个毫无准备的旁观者或被动的承受者。我们或许无法阻止灾难,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

  我将再次站在窗前,看着这片土地。那时的灯火,或许会因更多人的涌入而更加纷乱,但也可能因为未雨绸缪的准备,而保留住秩序与希望的星火。我和西西里夫人之间这场基于理性计算和有限信任的合作,也将在这场未知的考验中,走向新的阶段。叙拉古的航船,已悄然调整了风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来自深海的未知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