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钢铁秩序,碾过温暖的残存尊严。
打着“人道主义救援”与“建立安全区”的旗帜,这支来自叙拉古、烙印着高卢帝国徽记的钢铁舰队,没有受到任何像样的阻挠,便穿过了伊比利亚北部支离破碎的防线。
所谓的“国防军精锐”,站在泥泞的雨水中,穿着沾满泥浆、略显破旧的军服,手中的武器也远不如“查狄伦号”甲板上那些士兵的装备精良。他们的人数不多,分散在几处关键隘口的残破工事里,像是一群被遗忘的哨兵,坚守着一段早已被主流世界抛弃的边界。雨水顺着他们锈蚀的头盔边缘滴落,他们的眼神复杂,混杂着警惕、屈辱,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于强大武力的敬畏,甚至是……对于秩序本身的渴望。
“查狄伦号”庞大的舰身从他们简陋的阵地旁缓缓驶过,投下巨大的阴影,仿佛连日光都被彻底吞噬。陆行舰履带碾过湿软地面的沉闷巨响,掩盖了风雨声,也掩盖了这些伊比利亚士兵可能发出的任何声音。双方隔着雨幕对视,一边是钢铁洪流,纪律严明,散发着不可一世的强大气场;另一边是颓败的防线,士兵们沉默地站立,像一群在洪水来临前坚守蚁穴的兵蚁。
一名伊比利亚军官站在阵地前,他没有打伞,任凭雨水浇透全身。他抬起手,向驶过的巨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僵硬,却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仪式感。或许,在这片被“大静谧”的阴影笼罩的土地上,任何来自外部的、看似强大的力量,无论其真实目的为何,都足以让这些濒临绝望的守卫者产生一丝渺茫的希望,或是被迫接受的无奈。
舰桥上,我透过观测窗,冷漠地注视着那名行礼的军官和他的部队迅速被甩在后方,变成雨幕中几个模糊的黑点。他们就像历史车轮前几颗微不足道的石子,被轻而易举地碾过。
“记录,”我开口,声音在只有仪器低鸣的指挥室内显得格外清晰。“帝国历 XXXX 年 X 月 X 日,舰队已顺利通过伊比利亚北部边境防线。当地守军表现……配合。”
“是,元帅。”一旁的副官立刻应道,快速在电子记事板上记录。
“通知‘普罗旺斯号’和‘保皇党号’,按预定计划,在指定坐标展开,建立前进基地和难民收容点。工程部队优先构筑防御工事和侦查哨所。”
“明白。”
“至于我们,”我转身,目光投向指挥室中央那巨大的、闪烁着幽光的战术沙盘,上面标示着伊比利亚南部海岸线那一片令人不安的、被标记为“未知/静默区”的红色区域。“保持航向,目标,‘信使’最后失联区域。全舰保持二级警戒,所有远程侦查单元全开。”
“元帅,是否需要向伊比利亚方面……报备我们的深入计划?”副官谨慎地提问。
我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我们已经‘报备’过了。用我们的存在本身。执行命令。”
“是!”
命令被迅速下达。三艘巨舰组成的舰队开始分流。“普罗旺斯号”和“保皇党号”带着它们搭载的大部分地面部队和建设物资,转向预定的海岸区域,它们将是帝国力量钉在这片沦陷之地边缘的楔子,也是展示给外界看的“人道主义面孔”。
而“查狄伦号”,这艘舰队中最为庞大、武装也最为精良的旗舰,则没有丝毫停留,继续以沉稳而坚定的速度,向着南方,向着那片连海风都似乎变得粘稠而死寂的区域,义无反顾地驶去。
舰桥外,雨水依旧。但空气中的味道已经开始改变,咸腥的海风里,似乎隐隐夹杂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如同金属锈蚀又混合了某种腐败物质的怪异气息。
我们正在驶向寂静的深渊,而序幕,才刚刚拉开。
打着“人道主义救援”与“建立安全区”的旗帜,这支来自叙拉古、烙印着高卢帝国徽记的钢铁舰队,没有受到任何像样的阻挠,便穿过了伊比利亚北部支离破碎的防线。
所谓的“国防军精锐”,站在泥泞的雨水中,穿着沾满泥浆、略显破旧的军服,手中的武器也远不如“查狄伦号”甲板上那些士兵的装备精良。他们的人数不多,分散在几处关键隘口的残破工事里,像是一群被遗忘的哨兵,坚守着一段早已被主流世界抛弃的边界。雨水顺着他们锈蚀的头盔边缘滴落,他们的眼神复杂,混杂着警惕、屈辱,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于强大武力的敬畏,甚至是……对于秩序本身的渴望。
“查狄伦号”庞大的舰身从他们简陋的阵地旁缓缓驶过,投下巨大的阴影,仿佛连日光都被彻底吞噬。陆行舰履带碾过湿软地面的沉闷巨响,掩盖了风雨声,也掩盖了这些伊比利亚士兵可能发出的任何声音。双方隔着雨幕对视,一边是钢铁洪流,纪律严明,散发着不可一世的强大气场;另一边是颓败的防线,士兵们沉默地站立,像一群在洪水来临前坚守蚁穴的兵蚁。
一名伊比利亚军官站在阵地前,他没有打伞,任凭雨水浇透全身。他抬起手,向驶过的巨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僵硬,却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仪式感。或许,在这片被“大静谧”的阴影笼罩的土地上,任何来自外部的、看似强大的力量,无论其真实目的为何,都足以让这些濒临绝望的守卫者产生一丝渺茫的希望,或是被迫接受的无奈。
舰桥上,我透过观测窗,冷漠地注视着那名行礼的军官和他的部队迅速被甩在后方,变成雨幕中几个模糊的黑点。他们就像历史车轮前几颗微不足道的石子,被轻而易举地碾过。
“记录,”我开口,声音在只有仪器低鸣的指挥室内显得格外清晰。“帝国历 XXXX 年 X 月 X 日,舰队已顺利通过伊比利亚北部边境防线。当地守军表现……配合。”
“是,元帅。”一旁的副官立刻应道,快速在电子记事板上记录。
“通知‘普罗旺斯号’和‘保皇党号’,按预定计划,在指定坐标展开,建立前进基地和难民收容点。工程部队优先构筑防御工事和侦查哨所。”
“明白。”
“至于我们,”我转身,目光投向指挥室中央那巨大的、闪烁着幽光的战术沙盘,上面标示着伊比利亚南部海岸线那一片令人不安的、被标记为“未知/静默区”的红色区域。“保持航向,目标,‘信使’最后失联区域。全舰保持二级警戒,所有远程侦查单元全开。”
“元帅,是否需要向伊比利亚方面……报备我们的深入计划?”副官谨慎地提问。
我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我们已经‘报备’过了。用我们的存在本身。执行命令。”
“是!”
命令被迅速下达。三艘巨舰组成的舰队开始分流。“普罗旺斯号”和“保皇党号”带着它们搭载的大部分地面部队和建设物资,转向预定的海岸区域,它们将是帝国力量钉在这片沦陷之地边缘的楔子,也是展示给外界看的“人道主义面孔”。
而“查狄伦号”,这艘舰队中最为庞大、武装也最为精良的旗舰,则没有丝毫停留,继续以沉稳而坚定的速度,向着南方,向着那片连海风都似乎变得粘稠而死寂的区域,义无反顾地驶去。
舰桥外,雨水依旧。但空气中的味道已经开始改变,咸腥的海风里,似乎隐隐夹杂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如同金属锈蚀又混合了某种腐败物质的怪异气息。
我们正在驶向寂静的深渊,而序幕,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