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人防工事内的“九宫尸行阵”与幽冥入口后,青云观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期。南往道人伤势尽复,修为更上一层楼,每日除了巩固自身星雷剑意,便是与玄素切磋论道,或是翻阅观内典籍,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地灵会”及其背后幽冥之力的线索。
这一日,天师府通过加密信道发来一份整理好的资料,标题是《道藏辑要·诸法归元部(选编)》。附言称,这是根据青云观之前提交的关于“地灵会”可能利用古籍禁书的情报,从天师府秘藏以及《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 等大型道教经典丛书中筛选出的,可能与“逆转地脉”、“沟通幽冥”等邪阵相关的术法原理及反制措施的摘要。
“《道藏》?”明月好奇地凑过来,看着平板上密密麻麻的目录和摘要,“观主,这是什么呀?听起来好厉害。”
严若菲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解释道:“《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汇,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涉及教义戒律、斋醮科仪,更包含了大量涉及医药、养生、炼丹、星象、术数等方面的文献,可以说是道家文化和古代科技的一个重要载体。”
青玄也凑过来,指着其中一段:“哟,这里提到外丹术,说是现代化学的前身,四大发明里的火药就是炼丹时搞出来的。还有‘胆水炼铜’,好像是现代湿法炼铜的祖宗?这帮古人挺能琢磨啊。”
白芷更关注与医道相关的部分:“道医与儒医有所不同,强调因人而异,结合天地人三者进行全面诊治。这里还提到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许多着名医学家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她若有所思,“或许有些调理元气、固本培元的古方,可以优化一下,给大家日常备用。”
南往道人的目光则停留在关于内丹术的简述上:“内丹术以人体为炉鼎,精、气、神为药物,运用意念火候进行修炼,追求神形俱妙。 这与我所修剑道,虽有不同,但在锤炼自身、沟通天地方面,亦有可借鉴之处。”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以星辉雷意淬体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玄素则对其中提及的各类阵法、符箓原理更为上心,试图从中逆推“地灵会”可能采用的邪阵变种及其破解关键。
严若菲快速浏览着摘要,心中渐有明悟。“地灵会”所用邪术,虽然后果邪恶,但其根基,往往脱胎于正统道家理论技术的扭曲应用。知其本源,方能更有效地破其邪法。
就在这时,青玄接到一个电话,是文物局的一位老朋友打来的,语气有些焦急。
“青玄道长,冒昧打扰。我们这边刚接收了一批涉案古籍,是之前一个走私案查没的。里面有些东西…我们看不太懂,感觉阴森森的,不敢轻易处理。听说你们观对这方面有研究,能不能…过来帮忙看看?”
青玄看向严若菲。
严若菲合上平板:“正好,理论与实践结合。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市文物局的临时库房。在一个特意隔离出来的房间里,摆放着十几箱保存状况不一的老旧书籍、卷轴。
一位老专家指着其中几本明显散发着不同寻常气息的孤本道:“这几本,材质特殊,上面的墨迹似乎含有某种矿物,甚至…感觉有能量残留。我们不敢用常规仪器检测。”
严若菲上前,并未直接用手触碰,而是运起望气术。只见其中一本黑色封皮、无字书名(与图书馆那本《地阙杂录》风格类似)的古籍,正散发着微弱的血光与怨念。另一卷帛书,则透出浓郁的地脉阴煞之气。
“确非凡品,也确是祸根。”严若菲道,“这些书籍本身或许就是邪术的载体,或记载了禁忌知识。”
南往道人神识扫过,也确认了这些书籍与之前遇到的“地灵会”力量同源。
“这些书籍,我们需要带走处理。”严若菲对文物局的人说道,“它们留在这里,对你们而言是隐患。”
文物局的人自然求之不得。
回到青云观,如何处理这些邪门古籍又成了问题。直接销毁恐有残余邪气逸散,放任不管更是后患无穷。
“或许,可以尝试用 《道藏》中提及的‘蕴灵’与‘溯源’之法。”玄素提议道,“我观内有一尊传承下来的‘清净琉璃鼎’,据记载有温养灵气、化戾为和的功效。可先将这些古籍置于鼎内,以温和的‘安神符’‘净天地神咒’ 日夜熏陶,逐步消磨其戾气,此谓‘蕴灵’。”
“同时,”青玄接口,晃了晃手里的平板,“我们可以参照天师府发来的《道藏》摘要,结合观内其他典籍,尝试解读这些古籍中未被邪法污染的基础术法原理和知识,追溯其本源。说不定能找到‘地灵会’邪术的更多弱点,甚至将其‘拨乱反正’。”
严若菲颔首同意:“可。此事便由大师兄与三师弟主要负责。四师妹从旁协助,确保过程中不会有邪气侵扰。明月,你每日以月华之力辅助‘蕴灵’,加速净化。”
她又看向南往道人:“南往,你剑心通明,感应最为敏锐,在‘溯源’过程中,还需你协助辨别哪些是纯粹的知识,哪些已被扭曲篡改,附着了幽冥印记。”
分工已定,青云观内又开始了新的“加班”。清净琉璃鼎被请出,置于后院静室,散发着温润光泽。那些邪异古籍被小心放入鼎中,贴上符箓,每日由明月以月华冲刷,玄素诵咒加持。
而青玄和玄素则埋首故纸堆,对照着《道藏》摘要与观内藏书,开始艰难而谨慎的“溯源”工作。南往道人时常静坐一旁,闭目感应,偶尔指出某段文字或图案下隐藏的阴冷陷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实剥离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中立知识,例如某种更精妙的地气疏导符文(被“地灵会”用于强行抽取地脉),某种古老的星辰定位术(被用于稳定幽冥入口)等等。这些正统知识的补充,让青云观众人对道家术法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然而,数日之后,当青玄尝试解读一本以特殊密文写就的兽皮卷时,触动了其中一道极其隐蔽的神识烙印!
“嗡!”
兽皮卷猛地炸开一团黑光,一道模糊不清、却带着滔天怨念与威严的神念虚影冲天而起,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后,猛地扑向离它最近的青玄!
“小心!”南往道人反应极快,星雷剑意瞬间爆发,化作一道紫电屏障挡在青玄身前。
“噗!”
黑光与紫电碰撞,相互湮灭。那神念虚影也消散于无形。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警告,或者说……一个标记。
对方已经知道,他们在试图破解这些秘密。
严若菲脸色凝重地看着那化为飞灰的兽皮卷残余,又看向神色惊魂未定的青玄。
“看来,‘地灵会’比我们想象的更谨慎。这些古籍,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陷阱。”
她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这也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他们越是想掩盖,说明其中隐藏的秘密越重要。”
“继续。”严若菲清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要更小心。下一次,或许来的就不只是一道神念虚影了。”
青云观在明,“地灵会”在暗,围绕着古老的知识与禁忌,一场没有硝烟的攻防战,在静谧的道观中悄然展开。而南往道人感受到,体内那新生的星雷剑意,在经过方才那瞬间的爆发后,似乎变得更加凝练了一丝。危机,同样也是磨砺的契机。
这一日,天师府通过加密信道发来一份整理好的资料,标题是《道藏辑要·诸法归元部(选编)》。附言称,这是根据青云观之前提交的关于“地灵会”可能利用古籍禁书的情报,从天师府秘藏以及《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 等大型道教经典丛书中筛选出的,可能与“逆转地脉”、“沟通幽冥”等邪阵相关的术法原理及反制措施的摘要。
“《道藏》?”明月好奇地凑过来,看着平板上密密麻麻的目录和摘要,“观主,这是什么呀?听起来好厉害。”
严若菲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解释道:“《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汇,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涉及教义戒律、斋醮科仪,更包含了大量涉及医药、养生、炼丹、星象、术数等方面的文献,可以说是道家文化和古代科技的一个重要载体。”
青玄也凑过来,指着其中一段:“哟,这里提到外丹术,说是现代化学的前身,四大发明里的火药就是炼丹时搞出来的。还有‘胆水炼铜’,好像是现代湿法炼铜的祖宗?这帮古人挺能琢磨啊。”
白芷更关注与医道相关的部分:“道医与儒医有所不同,强调因人而异,结合天地人三者进行全面诊治。这里还提到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许多着名医学家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她若有所思,“或许有些调理元气、固本培元的古方,可以优化一下,给大家日常备用。”
南往道人的目光则停留在关于内丹术的简述上:“内丹术以人体为炉鼎,精、气、神为药物,运用意念火候进行修炼,追求神形俱妙。 这与我所修剑道,虽有不同,但在锤炼自身、沟通天地方面,亦有可借鉴之处。”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以星辉雷意淬体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玄素则对其中提及的各类阵法、符箓原理更为上心,试图从中逆推“地灵会”可能采用的邪阵变种及其破解关键。
严若菲快速浏览着摘要,心中渐有明悟。“地灵会”所用邪术,虽然后果邪恶,但其根基,往往脱胎于正统道家理论技术的扭曲应用。知其本源,方能更有效地破其邪法。
就在这时,青玄接到一个电话,是文物局的一位老朋友打来的,语气有些焦急。
“青玄道长,冒昧打扰。我们这边刚接收了一批涉案古籍,是之前一个走私案查没的。里面有些东西…我们看不太懂,感觉阴森森的,不敢轻易处理。听说你们观对这方面有研究,能不能…过来帮忙看看?”
青玄看向严若菲。
严若菲合上平板:“正好,理论与实践结合。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市文物局的临时库房。在一个特意隔离出来的房间里,摆放着十几箱保存状况不一的老旧书籍、卷轴。
一位老专家指着其中几本明显散发着不同寻常气息的孤本道:“这几本,材质特殊,上面的墨迹似乎含有某种矿物,甚至…感觉有能量残留。我们不敢用常规仪器检测。”
严若菲上前,并未直接用手触碰,而是运起望气术。只见其中一本黑色封皮、无字书名(与图书馆那本《地阙杂录》风格类似)的古籍,正散发着微弱的血光与怨念。另一卷帛书,则透出浓郁的地脉阴煞之气。
“确非凡品,也确是祸根。”严若菲道,“这些书籍本身或许就是邪术的载体,或记载了禁忌知识。”
南往道人神识扫过,也确认了这些书籍与之前遇到的“地灵会”力量同源。
“这些书籍,我们需要带走处理。”严若菲对文物局的人说道,“它们留在这里,对你们而言是隐患。”
文物局的人自然求之不得。
回到青云观,如何处理这些邪门古籍又成了问题。直接销毁恐有残余邪气逸散,放任不管更是后患无穷。
“或许,可以尝试用 《道藏》中提及的‘蕴灵’与‘溯源’之法。”玄素提议道,“我观内有一尊传承下来的‘清净琉璃鼎’,据记载有温养灵气、化戾为和的功效。可先将这些古籍置于鼎内,以温和的‘安神符’‘净天地神咒’ 日夜熏陶,逐步消磨其戾气,此谓‘蕴灵’。”
“同时,”青玄接口,晃了晃手里的平板,“我们可以参照天师府发来的《道藏》摘要,结合观内其他典籍,尝试解读这些古籍中未被邪法污染的基础术法原理和知识,追溯其本源。说不定能找到‘地灵会’邪术的更多弱点,甚至将其‘拨乱反正’。”
严若菲颔首同意:“可。此事便由大师兄与三师弟主要负责。四师妹从旁协助,确保过程中不会有邪气侵扰。明月,你每日以月华之力辅助‘蕴灵’,加速净化。”
她又看向南往道人:“南往,你剑心通明,感应最为敏锐,在‘溯源’过程中,还需你协助辨别哪些是纯粹的知识,哪些已被扭曲篡改,附着了幽冥印记。”
分工已定,青云观内又开始了新的“加班”。清净琉璃鼎被请出,置于后院静室,散发着温润光泽。那些邪异古籍被小心放入鼎中,贴上符箓,每日由明月以月华冲刷,玄素诵咒加持。
而青玄和玄素则埋首故纸堆,对照着《道藏》摘要与观内藏书,开始艰难而谨慎的“溯源”工作。南往道人时常静坐一旁,闭目感应,偶尔指出某段文字或图案下隐藏的阴冷陷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实剥离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中立知识,例如某种更精妙的地气疏导符文(被“地灵会”用于强行抽取地脉),某种古老的星辰定位术(被用于稳定幽冥入口)等等。这些正统知识的补充,让青云观众人对道家术法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然而,数日之后,当青玄尝试解读一本以特殊密文写就的兽皮卷时,触动了其中一道极其隐蔽的神识烙印!
“嗡!”
兽皮卷猛地炸开一团黑光,一道模糊不清、却带着滔天怨念与威严的神念虚影冲天而起,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后,猛地扑向离它最近的青玄!
“小心!”南往道人反应极快,星雷剑意瞬间爆发,化作一道紫电屏障挡在青玄身前。
“噗!”
黑光与紫电碰撞,相互湮灭。那神念虚影也消散于无形。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警告,或者说……一个标记。
对方已经知道,他们在试图破解这些秘密。
严若菲脸色凝重地看着那化为飞灰的兽皮卷残余,又看向神色惊魂未定的青玄。
“看来,‘地灵会’比我们想象的更谨慎。这些古籍,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陷阱。”
她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这也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他们越是想掩盖,说明其中隐藏的秘密越重要。”
“继续。”严若菲清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要更小心。下一次,或许来的就不只是一道神念虚影了。”
青云观在明,“地灵会”在暗,围绕着古老的知识与禁忌,一场没有硝烟的攻防战,在静谧的道观中悄然展开。而南往道人感受到,体内那新生的星雷剑意,在经过方才那瞬间的爆发后,似乎变得更加凝练了一丝。危机,同样也是磨砺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