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外交斡旋稳周边-《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艾琳的手还搭在刀柄上,指节发白。她没动,也没回头。彼得站在三步外,手里攥着那本新记的外来消息簿,等她说话。

  过了几秒,艾琳松开手,转身走向议事空地中央的木桌。地图还在桌上,北岭村那个叉号刺眼。她拿起炭笔,在旁边写下一串名字:老陈、李婶、小赵。

  “叫他们来。”她说,“现在。”

  彼得低头看名单,抬眼想问,但没开口,转身就走。

  不到一刻钟,三人到了。老陈是种了三十年地的老农,话少但句句实在。李婶常去外村换盐,嘴皮子利索。小赵是伤愈归队的年轻人,腿还有点跛,但眼神稳。

  艾琳看着他们。“你们三个,明天一早出发,去北岭村、河口屯、青石岗走一趟。”

  老陈皱眉:“就我们?没兵护送?”

  “不是打仗。”艾琳说,“是说话。”

  李婶立刻摇头:“他们现在关门封路,见都不见人,怎么说话?”

  “因为他们怕。”艾琳说,“怕我们打完联军,回头收拾他们。可我们不想打任何人。我们只想活下来。”

  小赵抬头:“那……我们怎么说?”

  艾琳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纸是粗麻的,字是手写的,墨迹有点晕。

  “照这上面说。”她把信递给三人,“一个字别改。”

  老陈接过信,念出第一句:“你们关门,我们知道你们怕。我们也怕——怕你们误会我们会打你们。但我们只想守住自己的命。”

  他念完,抬头看艾琳。

  “就这么直白?”李婶问。

  “对。”艾琳说,“不说虚的。不求他们帮忙,不提结盟,不谈物资。只告诉他们两件事:我们不会动他们的地,也不会抢他们的粮;但如果联军借道来打我们,我们一定会还手。”

  小赵低声重复:“互不侵扰,有事通报。”

  “对。”艾琳点头,“如果他们问你们有没有野心,你们就说:‘我们的地够种,粮不够吃,哪有心思抢别人?’如果他们问你们会不会联合别的村子,你们就说:‘我们现在连饭都分着吃,顾不上别人。’”

  老陈把信折好,塞进怀里。“他们要是不信呢?”

  “那就让他们看事实。”艾琳说,“你们不带武器,不穿战服,就穿平常衣服,背点自家晒的干菜,说是答谢之前送红薯的情分。你们走得慢,说话实,不躲不闪。他们要是赶人,你们就走。但记住,走之前说最后一句:‘我们不怕你们关门,只怕你们听错话。’”

  人群外传来脚步声。几个村民围在边上听了半天,脸上全是疑色。

  “派几个人去送死?”有人嘀咕,“还不如多挖两个陷坑。”

  “对啊,刀剑还没冷,就派人去低头?”另一个附和。

  艾琳转过身,声音不高:“这不是低头。这是让别人知道,我们手里有刀,但刀不是用来吓邻居的。”

  她走到众人面前。“三天前,东谷马蹄印通向废弃磨坊,南坡有人走野径往河口,北岭村开会,青石岗加关卡。这些事凑一块,不是巧合。但他们到现在都没动手,说明他们在犹豫。犹豫,就是还有话说的余地。”

  她停顿一下。“真正的危险不是敌人,是误解。我们不出声,他们只会越想越怕。怕到最后,就会先下手为强。”

  没人再说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三人出发。艾琳站在高台边缘看着他们走出村口,身影消失在林道拐角。她没挥手,也没说话,只是站着。

  村里的气氛变了。巡逻照常,训练照旧,但每个人做事时都时不时抬头看南坡方向。

  第一天过去,无消息。

  第二天中午,猎户乙从西坡回来,说没看见人影。

  第三天早上,警哨突然吹响。南坡发现人影接近。

  所有人立刻进入防线。弓手上岗,矛手列阵,艾琳提刀赶到高台。

  烟尘扬起,人影走近。是三人回来了。他们身后跟着三个陌生人,穿着粗布衣,背着短棍,没有佩刀。

  艾琳放下刀,对彼得说:“准备矮凳,三张。不摆茶,不设席。”

  矮凳很快搬来,摆在议事空地中央。三位代表坐下,脸上的防备没散。老陈三人站在一旁,额头冒汗,但站得直。

  艾琳走过去,站在他们面前,没笑,也没问候。

  河口屯代表先开口:“我们不要你们帮忙,也不帮你们打仗。”

  艾琳点头:“我没指望你们帮忙。我只要你们别信联军的话,也别让他们借道。”

  北岭村代表盯着她:“你们真不想占我们的地?”

  “我们的地还没种满。”艾琳说,“伤员每天要吃药,粮食省着用,孩子一天只吃两顿。这种时候,谁会去抢别人的地?”

  青石岗代表低声问:“那以后呢?等你们缓过来?”

  “以后也一样。”艾琳说,“我们守不住自己,就不会去管别人。你们不安,我们也不安。但现在最要紧的,是别让联军挑拨我们自相残杀。”

  三名代表互相看了一眼。

  河口屯代表开口:“我们可以不借道。如果有动静,派人来通知。”

  艾琳没立刻回应。她看向老陈。老陈从怀里掏出那封信,已经皱了,但字还在。

  “他们收了。”老陈说。

  艾琳这才点头。“好。”

  她转身,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北岭村的位置,把那个叉号轻轻划掉,画了一个圆圈。

  风刮过来,掀动地图一角。她伸手按住。

  校场那边,新兵正在练矛,喊声整齐。

  她把炭笔放下,换成一根木签,开始在工分簿上登记今日巡逻人数。

  彼得走过来,低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艾琳说,“等他们传话出去。等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威胁。”

  她抬头看远处林线。太阳偏西,光斜照在村墙上。

  她没再摸刀柄。

  远处传来一声呼喝,是训练的新兵喊错了口令,引来一阵纠正声。

  艾琳转身,朝村中心高台走去。

  她的脚步平稳。

  走到高台边缘时,她停下。

  一只乌鸦落在对面树梢,看了这边一眼,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