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合作行动初告捷-《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火盆里的炭块又裂开一声,艾琳的手还停在沙盘边缘。她没动,眼睛盯着那条猎道旧线的终点——一个被红石标记的小据点。

  “我们能打。”她说,“就今晚。”

  独臂将领抬头看她:“你确定?那边只有三十守军,但位置卡在补给线上,伯爵不会放着不管。”

  “正因如此才要打。”艾琳指向地图一角,“他们以为塌方拦住我们,没想到我们能绕后。现在他们防备最松。”

  将领沉默几秒,点头:“好。按你说的来。侧翼组归你指挥,动手时间定在子时。”

  命令很快传下。不到一盏茶功夫,各队集结完毕。艾琳站在营前清点人数,十名山岩村战士已换上轻甲,背上弓箭和短矛。陈五握紧手中长枪,赵二狗检查腰间匕首。林阿七背着双份箭囊,目光扫过前方山路。

  出发前,艾琳把所有人召到一处空地。她摊开一张纸,是昨晚重新画过的据点布局图。

  “正门由起义军主力强攻,目标是哨塔和主屋。”她指着图说,“村民小组从后巷进,封马厩、断通讯、控粮仓。谁负责哪一段,现在说清楚。”

  有人问:“要是钟响了怎么办?”

  “不会让钟响。”艾琳说,“林阿七带两个弓手埋伏西侧,看到哨兵露头就射。同时派两人爬墙割绳,动作要快。”

  她看向两名年轻村民:“张三、李四,这任务交给你们。敢不敢上?”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答:“敢!”

  队伍出发时天已全黑。山路难行,草叶沾满露水。艾琳走在最后,一手按剑柄,一边留意前后脚步声。刚出营地三里,前方突然传来踩断枯枝的声响。

  她立刻抬手示意停下。片刻后,一名斥候从前方折返,低声道:“前面坡口有巡逻队,两盏灯笼,来回走动。”

  艾琳点头,转身招来起义军小队长:“按计划,绕左侧沟壑过去,别踩石板路。”

  队伍改道下行。沟底湿滑,泥土裹住靴底。有位村民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被旁边老兵一把拉住。艾琳靠近他,低声说:“贴着边走,手扶岩壁。”

  一行人缓缓前行。越靠近据点,空气越紧。远处终于出现围墙轮廓,一座了望塔立在角上,哨兵背身站着,手里提灯晃动。

  艾琳取出骨哨,轻轻吹了三短音。左侧树林里立刻回应两长一短——林阿七到位了。

  她看准时机,再吹一声急促高音。

  箭光一闪,了望塔上的哨兵猛地一震,扑倒在栏杆上。几乎同时,张三和李四从侧墙藤蔓间攀上去,一人持刀割断钟绳,一人压住摇摆的铜钟。

  正门方向火光骤起。起义军投出火油弹,砸在木门前燃起烈焰。大门受热变形,轰然倒下。十余名战士举盾冲入,与迎出的守军撞在一起。

  艾琳挥手:“后路组跟上!”

  她亲自带队从巷道突入。院内喊杀声四起,火光照亮半边天空。村民小组直奔马厩,赵二狗一脚踹开门,五匹战马受惊嘶鸣。他迅速割断缰绳,将马赶往角落拴牢。

  陈五带人冲进粮仓。门锁很旧,一脚踹开。里面堆满麻袋,粗略一数超过三百袋。他抽出随身短刀,在墙上划了个“正”字,表示得手。

  战斗进行不到一刻钟,守军已节节败退。主屋门口,最后几名士兵被逼到墙角,武器落地。

  “投降!”有人喊,“我们投降!”

  艾琳走进院子,看到俘虏被押成一排。一名起义军战士拎着刀走向其中一人,怒吼:“这狗崽子杀了我兄弟!”作势要砍。

  艾琳一步跨到中间,伸手推开那人:“不准杀俘。”

  “为什么?”战士红着眼,“他们杀了我们多少人?”

  “因为我们不是他们。”艾琳声音不高,但所有人都听清了,“我们打这一仗,是为了守住村子,不是为了变成屠夫。”

  她转头下令:“统一关押,搜走武器,留饭留水。伤员治,死的收尸。明天押回大营审问。”

  没人再说话。几个村民默默搬来木板,开始清理战场。

  天快亮时,据点已完全控制。艾琳站在粮仓顶上,看着红旗插在屋脊最高处。晨风吹动旗面,发出啪啪声响。

  她跳下地,召集双方骨干开会。桌上摊着缴获清单:

  粮食三百二十袋

  铁器五十三件(含农具改制矛头)

  皮甲二十一套

  战马六匹

  盐砖四箱

  艾琳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分配方案:粮食一半运回山村,铁器优先补给村民打造工具,皮甲归起义军,战马两家平分。

  “这些物资要尽快转运。”她说,“我派人回村调民夫,今天中午前出发。”

  有人问:“万一路上遇袭?”

  “所以不能等。”艾琳说,“早上最安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而且我们打了胜仗,士气不能落。”

  她转向传令兵:“写信回去,就说据点拿下,伤亡三人,轻伤八人,物资充足,让村里准备接应车队。”

  信很快送出。艾琳没休息,带着人检查围墙缺口,安排岗哨轮值。她在西墙发现一段矮土堆,容易攀爬,立刻叫人加钉木刺,埋陷坑。

  正忙着,远处山坡出现一骑。马上人挥动红布条,是己方信号。

  来的是彼得派来的信使。他翻身下马,递上一张纸条:“山村一切正常。五名骑兵昨夜抵达,已加入防务。李婶问您什么时候回。”

  艾琳看完,把纸条收进怀里。她抬头看向东方,太阳刚升过山脊,照在据点大门上。烧黑的门板歪在地上,新插的红旗在风中飘着。

  她叫来陈五:“你带三个人,先把皮甲和部分粮食装车。下午动身,走林间小道,每十里设一个接应点。”

  “要是有人追呢?”陈五问。

  “那就打回来。”艾琳说,“我们不怕打,怕的是不敢打。”

  她又召来起义军小队长:“你们留五人驻守,其余人准备撤回主营。这里太偏,守不住长期。”

  对方点头:“上级会派人接管。不过……”他顿了顿,“你觉得伯爵会怎么反应?”

  艾琳望着远方官道。那里尘土未起,一片安静。

  “他会派更多人。”她说,“而且不会只打村子。”

  她转身走向临时指挥屋,手里攥着战利品清单。刚走到门口,听见身后有人喊。

  “艾琳!东面发现脚印!”

  她猛地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