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平息老势力的叛乱-《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灰布衫男子刚走,文事堂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艾琳低头写着“第四条:交易必须公示”,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被猛地推开,一个巡逻队员冲进来,脸上全是汗。“东区了望塔打出三短两长信号!有人在粮仓外围翻墙!”

  艾琳放下笔,站起身就往外走。她一边走一边喊亲卫队长的名字。那人已经在门口等她。

  “关所有入口,拉响战时警报。”她说,“快哨队立刻封锁村口,民兵小队控制水井和粮道。”

  亲卫队长点头,转身去传令。艾琳快步走向议事厅方向。路上她看到几处巡逻队已经集结,快哨队正往村口跑。

  她走进议事厅,墙上挂着巡查日志。她翻到今天早上的记录,发现有三个屯长没按时签到。其中两人是老垦荒户,曾管过物资分配。

  她叫来记账员。“最近几天有没有人大量领铁器或粮食?”

  记账员翻了账本。“李大山昨天领了五把旧锄头,说是修田用。赵成前天领了两袋麦种,登记用途是补种。”

  “他们现在在哪?”

  “不知道。没人见他们回家。”

  艾琳合上账本。她走出议事厅,看到远处广场上有火光。人群正在聚集,吵闹声越来越大。

  她带两名护卫赶过去。还没到广场,就听见有人喊:“我们开荒的时候她在哪?现在倒跟商人勾肩搭背!”“粮仓凭什么让外人看?”“还权于老户!”

  她站在高处看清情况。几百人围在广场,手里拿着锄头、木棍。中间一群人穿得整齐,站在前方带头喊话。那些人她都认识,都是最早一批屯长。

  她没带武器,只拿了个扩音喇叭走上议事台。

  “我认得你们每一个人的脸。”她说,“你们的孩子在我办的塾里读书,你们的工分记在我的册上。今天谁带头,我知道;谁被哄骗,我也知道。”

  人群安静了一瞬。

  她举起一张纸。“这是李大山私藏的铁器清单,共十七件,包括两把短刀。这是赵成三天前送出的密信抄本,内容是约南坡残部夜里接应。这是王柱子从黑市买火油的凭证,打算烧粮仓。”

  她念出三个人的名字。“你们三个,现在站出来,自首还能减罪。其他人,放下工具,不追究。”

  没人动。

  “助我擒凶者,记功三分。”她说完,跳下台,朝人群走去。

  几十个人开始后退。有人扔下锄头走了。带头的几个还想喊,但声音小了。

  李大山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挥着一把短刀扑向艾琳。两名护卫上前拦住,扭打在一起。

  艾琳没停步。她下令快哨队包围广场,切断所有出口。同时调轻弩队到粮仓周围待命。

  半夜时分,李大山等人被抓。他们试图从北墙挖洞逃走,被埋伏的民兵堵住。

  艾琳亲自带队搜查他们的住处。在李大山床下挖出一箱铁器,在赵成家灶台夹层找到一封未寄出的信,上面写着“夺权后重分土地”。

  第二天清晨,校场中央立起审判台。艾琳站在上面,面前跪着三人。

  “你们曾跟我一起开荒。”她说,“我给你们位置,你们拒绝进管理组。我给你们工分,你们嫌不够多。现在你们想用暴力抢回来?”

  李大山抬头。“你变了。以前你说人人平等,现在你跟商人谈分成,让我们守夜搬粮!”

  “我变了吗?”艾琳说,“我建学堂,教孩子识字。我定工分,让干活的人得回报。我签协议,是为了让大家有铁用、有盐吃。你们呢?想烧粮仓,让全村挨饿?”

  没人回答。

  “判决如下。”她说,“主谋三人,死刑。其余参与者,按情节轻重,劳役一至三年。凡主动交械者,减刑一半。”

  行刑队上前。三声鼓响后,三人被押走。

  艾琳走下台,回到文事堂。桌上放着伤亡名单和归顺人员登记表。她翻开一页,写下“重建监察组”“设村民申诉通道”“全境通报会定于明日午时”。

  她抬头看向窗外。太阳刚升到屋顶高度。院子里有脚步声,是理事人科尔来了。

  “东区排水沟昨晚没人破坏。”他说,“玛蒂刚送来启明塾点名册,今天四十六人到课,缺勤一人,请假因发烧。”

  艾琳点头。“通知医妇去巡诊。另外,今晚召开组长会议,讲清楚叛乱处理结果,谁想提意见,当面说。”

  科尔应声要走。

  “等等。”艾琳叫住他。“货栈编号牌写好了吗?”

  “写了,‘互市点·北一号’。”

  “挂上去吧。明天会有新车队来,不能乱。”

  科尔离开后,她拿出新的纸页,开始写《善后管理七条》。第一条写着:所有岗位重新审核资格,老功不能抵新罪。

  第二条写着:每月一次公开质询会,村民可问任何事务。

  第三条写着:轻弩队扩编十人,由青年士兵组成,直属指挥。

  她写完前三条,停下笔。窗外传来孩童背诵声,是从启明塾传来的。

  “工分记在册,孩子会读书。”

  她听了一会,继续写第四条。

  门外又响起脚步声。她抬头。

  一个穿旧皮甲的男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块烧焦的木片。

  “这是从粮仓北墙捡的。”他说,“火油痕迹还在,能查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