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赵惠文王:完璧归赵背后的"佛系"君主-《笑谈历史名人》

  公元前299年,赵国都城邯郸的宫殿里,十五岁的赵惠文王赵何正对着铜镜发愁。大王,该上朝了。老臣肥义在门外轻声提醒。赵何叹了口气,把铜镜扣在案几上:肥义啊,你说我这张娃娃脸,什么时候才能长出点威严的胡须?满朝文武看我就像看个穿开裆裤的娃娃。肥义忍俊不禁:大王,老臣十五岁时还在河边摸鱼呢。您已经是一国之君了。

  一、史上最佛系的继位风波

  赵何的继位堪称战国史上最戏剧性的权力交接。他老爹赵武灵王突发奇想,正值壮年就要,自己改称去搞军事改革。这操作放在今天,相当于某国总统突然宣布辞职去当国防部长,还美其名曰发挥专长。

  主父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赵何对着肥义大倒苦水,我哥赵章那眼神,活像要把我生吞了。

  果然,赵武灵王的骚操作引发了沙丘宫变。赵章联合田不礼造反,结果被反杀。史书记载赵何泣而请命,实际上这位少年君王躲在柱子后头,小声对肥义说:快想个办法,我哥的剑都快戳到我鼻子了!

  最终叛乱平定,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这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因为职场转型失败而丧命的君主。

  二、天上掉下个和氏璧

  某日朝会,蔺相如捧着个锦盒屁颠屁颠跑来:大王!楚国送来块宝玉,说是和氏璧!

  赵惠文王打开盒子,顿时被晃得睁不开眼:嚯!这亮度,晚上能当灯笼使!

  这块宝玉来历可不简单。楚国人卞和先后被两代楚王砍了双脚才证明这是块真宝,堪称史上最惨烈的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事件。

  就在赵国君臣欣赏宝玉时,边境急报传来:秦国大军压境!

  秦王说...说要用十五座城换这块玉。信使结结巴巴地汇报。

  朝堂顿时炸锅。大将军廉颇拍案而起:骗鬼呢!当年商於之地的事忘了?(注:商鞅曾骗楚怀王说用商於之地换齐楚断交)

  赵惠文王挠挠头:要不...咱们把玉摔了?谁也别想要。

  大王三思啊!蔺相如赶紧抱住宝玉,臣有个主意...

  三、史上最强快递保价方案

  蔺相如提出的方案堪称战国版快递保价服务:他亲自护送和氏璧去秦国,如果秦王真给城,玉就留下;不给城,就完璧归赵。

  要是秦王直接抢呢?赵惠文王忧心忡忡。

  蔺相如神秘一笑:那臣就表演个碎玉拳

  于是,史上最戏剧性的外交博弈开始了。

  在秦国朝堂上,秦王捧着和氏璧爱不释手,传给嫔妃们观赏,完全忘了换城的事。蔺相如突然说:大王,这玉有点瑕疵,我指给您看。

  等玉回到手中,蔺相如瞬间变脸,后退几步靠在柱子上:我家大王说了,秦国人品不行,必须先给城!不然我就把玉摔了,再撞死在这柱子上——到时候全天下都知道秦王为块玉逼死使臣!

  秦王慌了:有话好说!快把地图拿来!

  蔺相如才不上当:我们赵王还要斋戒五日才送玉,您也得按流程来!

  等秦王真斋戒完,发现蔺相如早就带着玉抄小路跑回赵国了——这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套路与反套路实战案例。

  四、渑池之会的音乐battle

  两年后,秦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开联谊会。临行前,廉颇送别时说:大王,三十日内不回来,我就立太子为王。(潜台词:您放心去,秦国不敢乱来)

  赵惠文王嘴角抽搐:将军你这是祝福还是威胁?

  宴会上,秦王喝嗨了:听说赵王音乐造诣很高,来段瑟呗?

  赵惠文王硬着头皮弹了一曲。秦王立即让史官记录:某年某月,秦王令赵王鼓瑟。

  这时蔺相如捧个瓦罐冲上来:秦王,听说您擅长击缶,来段freestyle?见秦王不理,他直接威胁:五步之内,我能让您脑袋开花!

  秦王不情不愿地敲了下罐子。蔺相如立即喊来赵国史官:记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场外交会晤最终以双方史官互相瞪眼告终。回国路上,赵惠文王感慨:蔺卿,你比和氏璧还值钱!当即封他为上卿。

  五、将相和的职场智慧

  廉颇不乐意了:我战场拼杀几十年,还不如个耍嘴皮子的?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结果蔺相如天天请假,路上看见廉颇就绕道。门客们都觉得丢人,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打赵国,就因为我们将相和睦。我这是把国家利益放私人恩怨前头啊!

  这话传到廉颇耳中,老将军羞愧难当,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去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由来。

  赵惠文王听说后,连夜召见二人,亲自当和事佬:二位爱卿,要不这样,蔺相如负责文斗,廉将军负责武斗,寡人负责...负责给二位点赞?

  六、佛系君主的治国之道

  晚年某日,赵惠文王在肥义墓前感慨:老师啊,当年您说治国如烹小鲜,我现在才明白。火大了会焦,翻多了会碎——当个佛系君主也挺好。

  确实,在尔虞我诈的战国时代,赵惠文王靠着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把赵国带向鼎盛。他就像个高明的乐队指挥,让廉颇这样的重金属和蔺相如这样的轻音乐完美合奏。

  司马迁在《史记》里只给了他短短几行记载,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之会这些典故,哪个不是千古流传?所以说啊,有时候当个君主也挺好——至少比他那被饿死的老爹强多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