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笑谈历史名人》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刺客——荆轲。这位老兄的故事,那可真是跌宕起伏,比现在的电视剧还精彩。不过说他是着名刺客,其实有点抬举他了,毕竟他最后连秦王的一根汗毛都没伤着,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但为啥他的故事能流传两千多年呢?大概是因为他实在太倒霉了,倒霉到让人忍不住想笑又觉得有点心酸。

  一、荆轲其人:一个不太靠谱的文艺青年

  首先得说,荆轲这哥们儿在成为刺客之前,其实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史书上说他好读书击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爱看书又爱耍酷。不过据我分析,他读书可能也就读了个半吊子,击剑估计也是花架子居多,不然后来刺秦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拉胯。

  荆轲年轻时候到处游历,跟人讨论剑术,经常把别人说得一愣一愣的。但真要动手比划,他就开始找借口了:今天天气不好我早饭没吃饱这把剑不趁手……反正就是不肯真刀真枪地干。这种做派,活脱脱就是古代版的键盘侠。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他在邯郸跟一个叫盖聂的人讨论剑术,两人意见不合,盖聂瞪了他一眼,这哥们儿居然吓得直接溜了!后来别人问他为啥跑,他还嘴硬说:他那眼神太凶了,我怕控制不住自己的剑气伤着他。听听,这借口找的,简直可以入选古代最强逃跑理由TOP10。

  二、燕国求职记:一场离谱的面试

  话说荆轲流浪到燕国的时候,遇到了两个改变他命运的人:一个是杀狗的高渐离,一个是处士田光。这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就击筑唱歌,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活像三个神经病。不过在当时,这种行为被称为名士风度。

  后来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来,一心想要报复秦王政,就开始物色刺客。田光推荐了荆轲,但为了表现自己的,推荐完就直接抹脖子自杀了——这操作,搁现在看简直匪夷所思,但在当时却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

  荆轲接到这个offer时的反应特别逗。太子丹上门拜访,又是磕头又是哭诉,荆轲一开始是拒绝的:我荆轲何德何能啊?但架不住太子丹天天来哭,还送豪宅、送美女、送宝马(真马),最后荆轲大概是觉得再拒绝就不礼貌了,只好答应:行吧行吧,我去还不行吗?你别哭了,鼻涕都蹭我衣服上了。

  三、准备工作:史上最磨蹭的刺客

  答应是答应了,但荆轲这哥们儿明显是在拖延时间。太子丹催他上路,他就说:等等,我得找个帮手。找来了秦舞阳,又说:等等,我在等一个真正的勇士。等了小半年,太子丹急得头发都要白了,忍不住说:要不就让秦舞阳跟你去吧?荆轲一听就火了:你催什么催?我这不是在等我的快递吗!(好吧,最后这句是我编的)

  其实荆轲心里清楚得很,就凭他那三脚猫功夫,去了也是送死。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太子丹又天天好吃好喝供着,还派了个私人订制的美女天天给他弹琴——据说这美女的手特别好看,荆轲经常说:看着这双手,我就想多活几天。(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记载)

  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了,荆轲才带着吓得尿裤子的秦舞阳上路了。临行前那场面,跟送葬似的:大家都穿着白衣白帽,在易水边击筑唱歌,高渐离还即兴创作了首《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一听就不乐意了:你这唱的什么丧气歌?我还没出发呢就咒我死?但为了保持形象,还是硬着头皮上车了。

  四、刺秦现场:一场荒诞的闹剧

  到了秦国,荆轲先是用重金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这蒙嘉也是个妙人,收了钱就在秦王面前把燕国夸得天花乱坠,说他们如何如何敬畏大王,特意送来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秦王一听很高兴,决定穿着朝服在咸阳宫接见他们——这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元首穿正装接见,规格相当高了。

  进宫那天,秦舞阳这怂包刚走到台阶下就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秦国大臣们觉得奇怪,荆轲赶紧打圆场:乡下孩子,没见过世面,见到大王天威,难免紧张。然后回头瞪了秦舞阳一眼,小声说:你给我撑住!现在跑也来不及了!

  接下来就是历史上最着名的刺杀未遂事件了。荆轲捧着地图慢慢展开,图穷匕见——这把匕首还是太子丹花重金从徐夫人那儿买的,据说淬了剧毒,见血封喉。但问题是,荆轲抓住秦王袖子刺过去的时候,秦王政一个后撤步,袖子一声断了!原来秦王穿的是脆弱设计的时尚款朝服,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防刺杀服装设计。

  然后就是一场滑稽的你追我跑。秦王绕着柱子跑,荆轲在后面追,大臣们全傻眼了——因为秦法规定,殿上侍从不得携带兵器,带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没有命令不能上来。这时候御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把药囊砸向荆轲,给秦王争取了点时间。有人喊:大王背剑!秦王这才反应过来,把剑推到背后拔出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荆轲倒地还不忘装逼,坐在地上来了段即兴演讲:本来想活捉你,逼你退还诸侯土地的……话没说完,就被冲上来的侍卫乱刀砍死了。而我们的秦舞阳小朋友呢?史书上就简单一句秦舞阳被击杀,估计是早就吓瘫在地,被人顺手解决了。

  五、刺秦失败的原因分析

  现在我们来理性(并不)分析一下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

  1. 选错了武器:带什么匕首啊?直接带把青龙偃月刀不好吗?再不济带个板砖也行啊!(误)其实匕首作为刺杀武器没问题,问题在于荆轲的匕首技术太菜。

  2. 选错了搭档:带谁不好,带个十三岁就杀过人的问题少年秦舞阳。结果这孩子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还不如带条训练有素的狗。

  3. 没做好预案:你倒是先研究下秦王的衣服质量啊!谁知道他穿的是一扯就破的时尚款?

  4. 体力不行:追着秦王绕柱子跑几圈就气喘吁吁,明显平时缺乏锻炼,光顾着和太子丹送的美女弹琴说爱了。

  5. 话太多: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发表演讲?直接扑上去捅就完了!这毛病后来的刺客也没少犯,比如张良在博浪沙刺秦时也废话太多。

  六、刺秦后的连锁反应

  荆轲虽然失败了,但造成的影响可不小:

  1. 燕国加速灭亡:秦王大怒,立即发兵攻燕,五年后燕国就GG了。太子丹的人头被亲爹燕王喜砍下来谢罪,但也没用。

  2. 高渐离的复仇:荆轲的好基友高渐离后来也被抓到秦国,秦王因为他击筑弹得好没杀他,但弄瞎了他的眼睛。结果这哥们儿在筑里灌铅,趁演奏时想砸死秦王,可惜也没成功。这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艺术家的复仇心。

  3. 秦王的心理阴影:经此一事,秦王再也不敢接近六国之人,后来连丞相李斯都要站在十步开外说话。这直接导致他后期越来越孤僻,为秦朝的快速灭亡埋下伏笔。

  4. 刺客行业标准提高:从此以后,雇主找刺客都要先面试:你能保证不像荆轲那么拉胯吗?

  七、历史评价:一个失败的英雄?

  虽然荆轲刺秦失败了,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很高。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写得悲壮无比,各种诗歌戏剧也把他塑造成英雄形象。这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任务失败的人,怎么就成英雄了?

  我想大概是因为:

  1. 他敢去做:虽然磨磨蹭蹭,但最终还是去了。这比那些只会嘴上说说的强。

  2. 他代表了一种反抗精神:面对强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3. 他的失败太有戏剧性:就像个悲喜剧,让人又敬佩又觉得有点好笑。

  4. 他有个好文案:高渐离的《易水歌》太经典了,直接把他送上了神坛。

  不过说句实在话,如果荆轲真刺秦成功了,中国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秦国可能陷入内乱,六国得以喘息,统一进程推迟……但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倒霉刺客的荒诞故事。

  八、荆轲给现代人的启示

  1. 找工作要量力而行:别像荆轲那样,明明不是当刺客的料,偏要接这活。现在有些人简历造假、过度包装,入职后原形毕露,跟荆轲一个毛病。

  2. 团队合作很重要:选搭档要谨慎,猪队友害死人。秦舞阳要是靠谱点,说不定历史就改写了。

  3. 做事要有后手:荆轲明显没考虑一击不中的后续方案,现代项目管理告诉我们:风险预案很重要!

  4. 别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荆轲就是被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绑架害的。现代人也要学会说,别被道德绑架。

  尾声

  最后说个冷知识:据《燕丹子》记载,太子丹为了笼络荆轲,曾置酒于华阳台,出美人能琴者。荆轲看着美人的手说:好手也。太子丹立即要把美人手砍下来送他!荆轲赶紧说:我开玩笑的!——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断手梗,也说明太子丹真是个狠人。

  所以各位,下次当你觉得自己很倒霉的时候,想想荆轲:他本想青史留名,结果留下了个搞笑故事;本想当英雄,结果成了悲剧人物;连最后的遗言都没说完……相比之下,咱们生活中的那点小挫折算什么呢?

  记住:如果你要刺杀一个国王,至少先确认一下他穿的衣服质量好不好撕。这是荆轲用生命给我们的忠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