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荀?”
黄菀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她的脸上带着疑惑,视线落在李若荀翻动评论的手指上:
“你看得懂……日文?”
从刚才开始,李若荀就一直在安静地翻看评论。
他的表情随着评论的内容而变化,那种沉浸感绝对不是在看一堆无法理解的乱码。
而且他根本没用到网页翻译功能!
“嗯,能看懂一些。”李若荀抬起头,笑了笑,“樱花国的音乐产业很发达,编曲和制作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就经常听他们的歌。”
“日语的发音其实不难,为了能更标准地唱一些喜欢的歌,我自己学了五十音图。”
“后来没事的时候,顺着网上的免费视频教程往下自学了一点,没想到还挺有用的。”
“看懂个十之六七,应该不成问题。”
黄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吗?
黄菀自己当年也是正儿八经参加高考杀出来的学霸,名牌大学毕业,她自认见识过不少聪明人。
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有一种人,是不能用“聪明”来衡量的。
他们是“神仙”,是凡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对普通人来说,需要花费四年时间去背单词、练语法,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流利交流的一门外语,在这些人眼里,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人家可能只是因为某个兴趣,自学个把月,就能掌握基本框架,甚至连语调都模仿得大差不差。
黄菀一直觉得,这种人,生来就注定会成功。
区别只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当他选择了哪个领域,就会在哪个领域里登峰造极。
她看着眼前这个笑容干净的年轻人,心里不自觉地想:
这孩子要是当初没进娱乐圈,按部就班地去读书上学,怕不是能进什么水木大学的少年班吧?
坏了……
这世界上……不会因为多了一个顶流偶像,而少了一个能够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吧?!
黄菀用力摇了摇头,将脑海里那幅李若荀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的画面甩出去。
“呼……其实这些事,我本来是准备明天再和你详细说的,毕竟今天晚上你还有演出。”黄菀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平复下来,“不过既然现在正好提到了,那就干脆一次性说完吧。”
她将自己的手机收回,点开了另一份文件,那是一封措辞严谨的商业邮件。
“是这样的,有一家名叫‘HANABI RECORDS’的樱花国新锐厂牌,通过海外渠道,正式向我们递交了合作提案。”
“烟火唱片?”
“对,一家很有眼光的新公司,专注于引进亚洲地区的优秀音乐人。他们给出的条件非常优厚。”
黄菀的语速快了起来。
“合作方案的核心很简单:他们愿意全权承担《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日文版的全部制作、宣发费用。”
“我们这边,只需要你进行授权,并且,亲自录制日文版的人声部分。”
“最终产生的收益,我们和他们分成。”
李若荀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风险,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仅能将影响力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商业收益,更是打开海外市场最完美的一块敲门砖。
他抬起眼,看向黄菀,目光清澈而认真。
“我同意。”
他的回答在黄菀的意料之中。
然而,李若荀接下来说的话,却再次超出了她的预判。
“不过,菀姐,”李若荀看着黄菀,眼神清澈而坚定,“对一个创作者而言,能用当地的语言,将作品里蕴含的文本信息完整地传递出去是一种责任。”
“日文版的歌词,就不劳烦他们费心了。”
“我自己来写。”
……
十一月末,气温骤降。
车门打开,一股南方冬季特有的湿冷空气瞬间灌了进来。
面前正是茶城影视城,也是《遗光阁》烬妆镜单元拍摄的场地。
李若荀下了车,目光投向不远处。
灰色的砖墙,复古的拱形门窗,电线杆上挂着已经褪色的“仁义”“和平”标语。
穿着各色戏服的群演与扛着设备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
恍惚间,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身处哪个年代。
一种熟悉感从李若荀心底油然而生。
这是他最熟悉的片场啊。
《遗光阁》剧组的化妆间被安排在影视城深处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里。
这里相对安静,能隔绝大部分片场的嘈杂。
李若荀由工作人员引着走进去时,里面已经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发胶和粉底混合的独特气味,化妆师们正围着几个演员低声交谈,调整着他们头上的发套和身上的配饰。
“啊!李老师!你来了啊。”
刚一踏入,就有一道明朗的声音响起。
那人穿着一袭玄色暗纹的长袍,宽袖广带,墨色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扮相堪称古意盎然,与周围民国风的布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与此同时,他的五官俊朗,那双眼睛黑白分明,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清澈,笑起来的时候,眼角微微弯起,瞬间冲淡了那身古装带来的疏离感。
显然正是系列主角,谢藏的扮演者郑写意了。
“不用这么称呼……叫我小荀吧。”
对方主动伸出手,笑容爽朗又亲切:
“我是郑写意,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叫我郑哥就行。”
“郑哥你好。”
李若荀与他握了握手。
郑写意,这个名字李若荀当然不陌生。
《遗光阁》第一部播出时,几乎被原着粉的口水淹没。
唯独郑写意饰演的谢藏,是少数被“放过”的角色。
很多人都承认,他的外形和扮相确实很贴合书里那个阁主。
演技在同辈的流量演员里,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其实郑写意并非科班出身,早年作为演员一直不温不火。
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一档爆款户外综艺。
他在节目里展现出的那种阳光开朗、情商极高的邻家大男孩形象,为他圈粉无数,这才获得了后续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得以在演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刻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仅相貌俊朗,身上那种邻家哥哥般的亲和力,也能轻易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
黄菀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她的脸上带着疑惑,视线落在李若荀翻动评论的手指上:
“你看得懂……日文?”
从刚才开始,李若荀就一直在安静地翻看评论。
他的表情随着评论的内容而变化,那种沉浸感绝对不是在看一堆无法理解的乱码。
而且他根本没用到网页翻译功能!
“嗯,能看懂一些。”李若荀抬起头,笑了笑,“樱花国的音乐产业很发达,编曲和制作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就经常听他们的歌。”
“日语的发音其实不难,为了能更标准地唱一些喜欢的歌,我自己学了五十音图。”
“后来没事的时候,顺着网上的免费视频教程往下自学了一点,没想到还挺有用的。”
“看懂个十之六七,应该不成问题。”
黄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吗?
黄菀自己当年也是正儿八经参加高考杀出来的学霸,名牌大学毕业,她自认见识过不少聪明人。
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有一种人,是不能用“聪明”来衡量的。
他们是“神仙”,是凡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对普通人来说,需要花费四年时间去背单词、练语法,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流利交流的一门外语,在这些人眼里,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人家可能只是因为某个兴趣,自学个把月,就能掌握基本框架,甚至连语调都模仿得大差不差。
黄菀一直觉得,这种人,生来就注定会成功。
区别只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当他选择了哪个领域,就会在哪个领域里登峰造极。
她看着眼前这个笑容干净的年轻人,心里不自觉地想:
这孩子要是当初没进娱乐圈,按部就班地去读书上学,怕不是能进什么水木大学的少年班吧?
坏了……
这世界上……不会因为多了一个顶流偶像,而少了一个能够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吧?!
黄菀用力摇了摇头,将脑海里那幅李若荀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的画面甩出去。
“呼……其实这些事,我本来是准备明天再和你详细说的,毕竟今天晚上你还有演出。”黄菀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平复下来,“不过既然现在正好提到了,那就干脆一次性说完吧。”
她将自己的手机收回,点开了另一份文件,那是一封措辞严谨的商业邮件。
“是这样的,有一家名叫‘HANABI RECORDS’的樱花国新锐厂牌,通过海外渠道,正式向我们递交了合作提案。”
“烟火唱片?”
“对,一家很有眼光的新公司,专注于引进亚洲地区的优秀音乐人。他们给出的条件非常优厚。”
黄菀的语速快了起来。
“合作方案的核心很简单:他们愿意全权承担《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日文版的全部制作、宣发费用。”
“我们这边,只需要你进行授权,并且,亲自录制日文版的人声部分。”
“最终产生的收益,我们和他们分成。”
李若荀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风险,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仅能将影响力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商业收益,更是打开海外市场最完美的一块敲门砖。
他抬起眼,看向黄菀,目光清澈而认真。
“我同意。”
他的回答在黄菀的意料之中。
然而,李若荀接下来说的话,却再次超出了她的预判。
“不过,菀姐,”李若荀看着黄菀,眼神清澈而坚定,“对一个创作者而言,能用当地的语言,将作品里蕴含的文本信息完整地传递出去是一种责任。”
“日文版的歌词,就不劳烦他们费心了。”
“我自己来写。”
……
十一月末,气温骤降。
车门打开,一股南方冬季特有的湿冷空气瞬间灌了进来。
面前正是茶城影视城,也是《遗光阁》烬妆镜单元拍摄的场地。
李若荀下了车,目光投向不远处。
灰色的砖墙,复古的拱形门窗,电线杆上挂着已经褪色的“仁义”“和平”标语。
穿着各色戏服的群演与扛着设备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
恍惚间,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身处哪个年代。
一种熟悉感从李若荀心底油然而生。
这是他最熟悉的片场啊。
《遗光阁》剧组的化妆间被安排在影视城深处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里。
这里相对安静,能隔绝大部分片场的嘈杂。
李若荀由工作人员引着走进去时,里面已经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发胶和粉底混合的独特气味,化妆师们正围着几个演员低声交谈,调整着他们头上的发套和身上的配饰。
“啊!李老师!你来了啊。”
刚一踏入,就有一道明朗的声音响起。
那人穿着一袭玄色暗纹的长袍,宽袖广带,墨色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扮相堪称古意盎然,与周围民国风的布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与此同时,他的五官俊朗,那双眼睛黑白分明,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清澈,笑起来的时候,眼角微微弯起,瞬间冲淡了那身古装带来的疏离感。
显然正是系列主角,谢藏的扮演者郑写意了。
“不用这么称呼……叫我小荀吧。”
对方主动伸出手,笑容爽朗又亲切:
“我是郑写意,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叫我郑哥就行。”
“郑哥你好。”
李若荀与他握了握手。
郑写意,这个名字李若荀当然不陌生。
《遗光阁》第一部播出时,几乎被原着粉的口水淹没。
唯独郑写意饰演的谢藏,是少数被“放过”的角色。
很多人都承认,他的外形和扮相确实很贴合书里那个阁主。
演技在同辈的流量演员里,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其实郑写意并非科班出身,早年作为演员一直不温不火。
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一档爆款户外综艺。
他在节目里展现出的那种阳光开朗、情商极高的邻家大男孩形象,为他圈粉无数,这才获得了后续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得以在演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刻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仅相貌俊朗,身上那种邻家哥哥般的亲和力,也能轻易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