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选择-《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黄菀早就让手下人收集了所有重点项目的资料。

  从导演的过往作品以及能力,到演员阵容,再到制作公司的财务状况,以便能让李若荀迅速了解相关项目。

  大部分还是仙侠或古偶。

  “这几个是我们接到的项目里最顶级的,团队已经做了初步筛选。”

  黄菀将三个项目的资料放大,分别是《剑破万里》、《帝业》和《归墟谣》。

  “《剑破万里》和《帝业》给你的都是男二。”

  “我个人倾向于《帝业》,因为它的制作班底是业内公认的稳健派。”

  “导演、编剧、男女主,都是上一部现象级爆剧的原班人马。”

  “资方砸钱,就是冲着再造一个爆款来的,这个项目,最稳,风险最低。”

  唐萱最了解粉圈风向,立刻兴奋地补充道:

  “没错没错!最近男女主官宣二搭,全网的期待值都拉满了!”

  “之前热度已经下去的CP热度都冲到前排了呢。”

  “菀姐说得对,这剧现在就是个超级香饽饽,好多人挤破头都想在里面要个角色!”

  这似乎是摆在明面上的最优解。

  然而,李若荀的目光只是在那两个项目上短暂停留,随即落在了第三个选项上。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认真思考,又像是在感受着什么。

  “这个……《归墟谣》。”

  黄菀愣了一下。

  “小荀,《归墟谣》的话,虽然也是S ,但它的风险,据我们评估是三个里面最高的。”

  她迅速调出详细资料。

  “原着是大IP没错,但世界观宏大,改编难度高,很容易吃力不讨好。”

  “而且,它给你的角色是‘月华上仙’,这个角色……怎么说呢,太隐忍了,我是说很难演,发挥空间没有前两个角色那么大,很容易被主角的光环掩盖。”

  唐萱也忍不住小声说:

  “这个男二他地位比较高,所以原着里后期有点背景板,不如那两个爱得轰轰烈烈,容易出彩。”

  她们说的都是行内最稳妥的判断。

  李若荀没有直接反驳。

  他只是垂下眼睑:

  “但我觉得,这个角色是最有深度的,最值得挖掘的。”

  他抬起眼,声音平静而温和。

  一番话,让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黄菀、唐萱她们,看着屏幕里那个眉眼柔和、气质干净的青年,忽然都明白了。

  是了。

  他不是一个逐利的商人,他是一个演员,一个共情能力极强的演员。

  他选择角色,或许不是看数据,而是看感觉。

  黄菀看着他,眼神复杂。

  她本以为李若荀会从商业角度做出最理性的判断,却没想到他给出了一个如此感性,或者说任性的答案。

  至于李若荀内心:

  当然不是!

  复杂的角色,一旦演好,能吸收到的粉丝忠诚度和国民好感度,远比扁平的工具人角色要高得多!

  至于能不能演好?那还用问吗?

  更重要的是,关于男女主。

  《归墟谣》的女主江安岐是正儿八经的高材生,当演员纯属意外。

  但那张脸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为人聪明,低调,不作妖,还自己扛起过一部爆剧,演技和路人缘都无可挑剔。

  男主周子义虽然演技比女主差了点,但架不住他也有张建模脸啊。

  这两人,是各大营销号盘点“古偶颜值天花板”时,雷打不动的常客。

  在偶像剧里,长得好看,就是硬通货!

  而“月华上仙”这个角色,可是无数原着粉的“意难平”。

  “意难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观众会将所有的心疼、遗憾和爱,毫无保留地投射到演员本人身上。

  黄菀思索片刻,似乎也想通了其中关节。

  或者说,其实这三部都是挺好的选择,不然也不会被挑出来对比,最后只是是看艺人倾向于哪个而已。

  “好。”

  她点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纵容。

  “既然你觉得能与角色共鸣,那就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我马上去对接,就定《归墟谣》。”

  “谢谢菀姐。”

  李若荀露出一个温柔的浅笑。

  他翻了翻平板,手指又点在了另一个项目上。

  “这个《月蚀》也不错,S 的仙侠,客串一个角色,戏份大概一周就能拍完。”

  “拍完直接进组《归墟谣》,档期完美衔接。”

  陈思月看着他几乎无缝衔接的安排,忍不住担心道:

  “但这样你的行程会太满了……”

  “没事,一周的戏份而已,就当是进组前的热身了。”

  李若荀毫不在意地笑道。

  黄菀看了一眼项目资料:“嗯,《月蚀》里‘万灵’这个客串角色人设很讨喜,虽然戏份不多,但足够亮眼,可以接。”

  “那么电视剧这边定了,电影这边……”

  她话锋一转,又点开了电影项目。

  黄菀毫不客气地划掉几个项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粗制滥造的网大,想蹭你的热度来骗投资。剧本逻辑不通,导演名字我都没听过。”

  最终,只剩下寥寥几个项目。

  李若荀的目光,落在一个风格最为朴素的文件夹上。

  《烽火》。

  “主旋律战争片?”唐萱下意识道,“小荀,这跟你江见青的角色,会不会有点重合了?”

  “这就叫市场惯性。你演一种角色成功了,之后就会有很多类似的角色找上门。”

  黄菀这么解释着。

  李若荀自然清楚。

  事实上有的演员就是会一直困在这一个类型里,比如总是接刑侦剧,不是检察官就是警察之类的。

  他真正看重的是另一件事。

  “虽然只是小配角,但这毕竟是大荧幕的机会。时间上也合适。”

  “最主要的是看来看去,也就这个项目是比较靠谱的了。”

  黄菀想起之前陆总在聚会上提到让李若荀有机会的话别错过电影角色,看来这孩子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好!那这个也接了!”黄菀当机立断,“王文书,你马上去和这两边的制片人联系,敲定合同细节。宣传组,准备一下,等官宣的时候,宣传物料要第一时间跟上。”

  “收到!”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