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岸》的画面很美,朦胧且极致的美,如梦境。
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情绪的渲染,都堪称顶级。
荒原上孤独伫立的枯树,城市霓虹下少女湿漉漉的眼睫。
那种直击人心的情绪浓度,让李若荀这个专业的演员都感到震撼。
然而,当李若荀试图理解故事时,一种强烈的割裂感攫住了他。
影片的叙事是破碎的。
角色行为缺乏动机,情节的转折突兀到毫无逻辑可言,也如同梦境。
人物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构成导演脑中理想世界中某个抽象画面的一个色块,一个符号。
这是一部只有极致的情绪和美感,却缺乏叙事的作品,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真是奇异的观影体验啊。
就像有人将无数颗顶级的珍珠随意地抛洒在地,每一颗都光彩夺目,却始终无法串联成一条完整的项链。
李若荀又翻找出那部让他封神的《回响》。
画质粗糙,收音也带着瑕疵,但整个故事却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完整性。
那种流淌在镜头语言之下的,唯美又孤独的情感世界,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李若荀关掉视频,若有所思地看着天花板。
他大概明白了。
难怪大家都说他是天才。
耿星汉的大脑里,或许栖居着一个绝对唯美、高度浓缩、意识流淌的情感国度。
当他自己掌控一切的时候,他能凭借本能将那个国度原封不动地复刻出来,于是有了《回响》。
可现代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导演是这个体系的掌控者。
他需要将自己脑中的世界进行拆解分析,用精准的语言和指令传递给美术、摄影、演员等各个部门,让成百上千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协同工作,并最终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世界。
这是一种沟通与领导的能力。
而耿星汉,这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天才,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他无法向他人清晰地描述自己脑海中那个情感流动的内在世界。
于是,当他试图去掌控一个工业化的团队时,他脑中那个完整的神作,就崩塌成了一堆美丽却支离破碎的符号和碎片。
“太有意思了……”
李若荀眼睛亮了起来。
作为演员,他实在是对这种存在于现实世界,又异于常人的人物很感兴趣。
他渴望去理解他们异于常人的思维逻辑,剖析他们的行为方式,甚至尝试去表演他们的存在。
最终将这些吞噬入腹,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李若荀的指尖重新回到屏幕上,点开了那个名为《山守》的项目简介。
“用灵魂守护故乡山水的天才画者林守山,在山村面临被现代化洪流吞噬之际,选择与自己的精神家园共同沉没,谱写了一曲对抗时代的理想主义绝唱。”
一个固守内心世界的理想主义者,无法也不愿与外部世界妥协的艺术家。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叫林守山的主角,不也和耿星汉相互映照吗?
他想演!
李若荀几乎没有犹豫,立刻从通讯录里找到了黄菀的电话,拨了过去。
“喂?小荀?怎么了?身体没事了吧?”
“嗯,挺好的,菀姐你放心。我打电话来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项目,想跟你聊聊。”
“什么项目这么急?”
“《山守》,导演是耿星汉。”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数秒的沉默:
“耿星汉?”
黄菀的声音瞬间拔高。
“耿星汉那是什么人?圈内有名的神经刀,拍的片子就没一部能让正常人看懂的。不对,他这个人都神神叨叨的,奇奇怪怪的。咱们现在是需要一个稳妥的项目来,可不是去趟他那趟浑水的。”
李若荀几乎能想象出黄菀此刻在电话那头扶着额头,一副血压飙升的样子。
他连忙安抚道:
“菀姐,你先别激动,听我说。我刚看了他所有的片子,包括那部2.1分的。”
“你还真去看啊!”黄菀的声音里透着绝望,“看完你还想去?小荀,我知道你现在着急,被苏振邦那边搞了一下,很多影视项目都对我们关上了门。但咱们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啊!”
“我不是病急乱投医。菀姐,你相信我作为演员的判断吗?耿星汉不是没有才华,恰恰相反,他的才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而这个叫《山守》的本子,主角林守山,一个固守自己精神家园的天才画者,这几乎就是耿星汉自己的写照。他拍别人或许不行,但他拍他自己呢?”
“这个本子真的很有意思,我很喜欢,我想试试。”
李若荀诚恳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黄菀在那头沉默了。
哈,既然孩子喜欢,那,那我就同……
不对,一想到自家艺人的代表作底下或许要出现2.1高分的神作,黄菀整个人还是不太好……
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李若荀没等到她的回答,追问道:
“话说回来,菀姐,这片子的主演还没定吧?”
“定了才怪。”黄菀的语气带上了几分没好气。
“我刚顺手查了一下,耿星汉这次好像打算在全网面试素人。”
“原因有二,一是他说什么要寻找感觉对味的灵魂。”
“二嘛,压根也没什么有点名气的演员敢去找他。”
“哈,谁的职业生涯经得起这么折腾啊?”
李若荀嘴角的笑意反而更深了,眼底闪烁着兴奋的光:
“只看感觉?那不是正好吗?”
这恰恰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一个不带任何偏见,只看他与角色是否契合的机会。
听着他语气里那股压不住的雀跃,黄菀知道,自己是劝不住了。
在职业选择上,他骨子里比谁都犟。
算了,黄菀想,至少从心理角度来看也挺好。
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小荀也会觉得开心吧,这对他病情的恢复或许有好处。
黄菀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软化下来:
“但我还想再提一句,这个项目投资只有三千万,耿星汉之前把投资人坑得太惨了,已经没人敢信他了。这年头啊,三千万,拍出来估计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她顿了顿,又补上一刀:
“小荀,就算你想去,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你呢。他那个人啊,脑子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你这种有名气的,可能就是‘感觉不对味’的呢。”
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情绪的渲染,都堪称顶级。
荒原上孤独伫立的枯树,城市霓虹下少女湿漉漉的眼睫。
那种直击人心的情绪浓度,让李若荀这个专业的演员都感到震撼。
然而,当李若荀试图理解故事时,一种强烈的割裂感攫住了他。
影片的叙事是破碎的。
角色行为缺乏动机,情节的转折突兀到毫无逻辑可言,也如同梦境。
人物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构成导演脑中理想世界中某个抽象画面的一个色块,一个符号。
这是一部只有极致的情绪和美感,却缺乏叙事的作品,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真是奇异的观影体验啊。
就像有人将无数颗顶级的珍珠随意地抛洒在地,每一颗都光彩夺目,却始终无法串联成一条完整的项链。
李若荀又翻找出那部让他封神的《回响》。
画质粗糙,收音也带着瑕疵,但整个故事却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完整性。
那种流淌在镜头语言之下的,唯美又孤独的情感世界,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李若荀关掉视频,若有所思地看着天花板。
他大概明白了。
难怪大家都说他是天才。
耿星汉的大脑里,或许栖居着一个绝对唯美、高度浓缩、意识流淌的情感国度。
当他自己掌控一切的时候,他能凭借本能将那个国度原封不动地复刻出来,于是有了《回响》。
可现代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导演是这个体系的掌控者。
他需要将自己脑中的世界进行拆解分析,用精准的语言和指令传递给美术、摄影、演员等各个部门,让成百上千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协同工作,并最终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世界。
这是一种沟通与领导的能力。
而耿星汉,这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天才,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他无法向他人清晰地描述自己脑海中那个情感流动的内在世界。
于是,当他试图去掌控一个工业化的团队时,他脑中那个完整的神作,就崩塌成了一堆美丽却支离破碎的符号和碎片。
“太有意思了……”
李若荀眼睛亮了起来。
作为演员,他实在是对这种存在于现实世界,又异于常人的人物很感兴趣。
他渴望去理解他们异于常人的思维逻辑,剖析他们的行为方式,甚至尝试去表演他们的存在。
最终将这些吞噬入腹,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李若荀的指尖重新回到屏幕上,点开了那个名为《山守》的项目简介。
“用灵魂守护故乡山水的天才画者林守山,在山村面临被现代化洪流吞噬之际,选择与自己的精神家园共同沉没,谱写了一曲对抗时代的理想主义绝唱。”
一个固守内心世界的理想主义者,无法也不愿与外部世界妥协的艺术家。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叫林守山的主角,不也和耿星汉相互映照吗?
他想演!
李若荀几乎没有犹豫,立刻从通讯录里找到了黄菀的电话,拨了过去。
“喂?小荀?怎么了?身体没事了吧?”
“嗯,挺好的,菀姐你放心。我打电话来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项目,想跟你聊聊。”
“什么项目这么急?”
“《山守》,导演是耿星汉。”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数秒的沉默:
“耿星汉?”
黄菀的声音瞬间拔高。
“耿星汉那是什么人?圈内有名的神经刀,拍的片子就没一部能让正常人看懂的。不对,他这个人都神神叨叨的,奇奇怪怪的。咱们现在是需要一个稳妥的项目来,可不是去趟他那趟浑水的。”
李若荀几乎能想象出黄菀此刻在电话那头扶着额头,一副血压飙升的样子。
他连忙安抚道:
“菀姐,你先别激动,听我说。我刚看了他所有的片子,包括那部2.1分的。”
“你还真去看啊!”黄菀的声音里透着绝望,“看完你还想去?小荀,我知道你现在着急,被苏振邦那边搞了一下,很多影视项目都对我们关上了门。但咱们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啊!”
“我不是病急乱投医。菀姐,你相信我作为演员的判断吗?耿星汉不是没有才华,恰恰相反,他的才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而这个叫《山守》的本子,主角林守山,一个固守自己精神家园的天才画者,这几乎就是耿星汉自己的写照。他拍别人或许不行,但他拍他自己呢?”
“这个本子真的很有意思,我很喜欢,我想试试。”
李若荀诚恳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黄菀在那头沉默了。
哈,既然孩子喜欢,那,那我就同……
不对,一想到自家艺人的代表作底下或许要出现2.1高分的神作,黄菀整个人还是不太好……
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李若荀没等到她的回答,追问道:
“话说回来,菀姐,这片子的主演还没定吧?”
“定了才怪。”黄菀的语气带上了几分没好气。
“我刚顺手查了一下,耿星汉这次好像打算在全网面试素人。”
“原因有二,一是他说什么要寻找感觉对味的灵魂。”
“二嘛,压根也没什么有点名气的演员敢去找他。”
“哈,谁的职业生涯经得起这么折腾啊?”
李若荀嘴角的笑意反而更深了,眼底闪烁着兴奋的光:
“只看感觉?那不是正好吗?”
这恰恰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一个不带任何偏见,只看他与角色是否契合的机会。
听着他语气里那股压不住的雀跃,黄菀知道,自己是劝不住了。
在职业选择上,他骨子里比谁都犟。
算了,黄菀想,至少从心理角度来看也挺好。
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小荀也会觉得开心吧,这对他病情的恢复或许有好处。
黄菀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软化下来:
“但我还想再提一句,这个项目投资只有三千万,耿星汉之前把投资人坑得太惨了,已经没人敢信他了。这年头啊,三千万,拍出来估计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她顿了顿,又补上一刀:
“小荀,就算你想去,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你呢。他那个人啊,脑子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你这种有名气的,可能就是‘感觉不对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