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启动!玄龙与镇国的征程(2)-《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

  清晨,“宝安军工产业园”试飞跑道还带着些许露水,那架标志性的超高速公务机已悄然降落。尤启明亲自在跑道旁迎接,将黄将军、海军的陈将军以及空军的刘将军等一行人接上了电动吉普车,一行人径直前往“启明塔”。

  在48层那间可俯瞰三大园区的环形会议室内,全息投影已经亮起,上面展示着“玄龙”战略轰炸机和镇国级核动力航母的宏伟蓝图。众人落座,气氛严肃而热切。

  黄将军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检讨:“启明啊,上次在京城,咱们光顾着为“玄龙”和“镇国”这两大家伙激动了,这航母的“牙齿”和“拳头”——舰载机,细节讨论的不够,今天你得给我们好好补上这一课!”

  海军的陈将军目光灼灼的盯着尤启明:“尤总,航母的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舰载机联队上。你上次只提了一句,采用核聚变动力、能垂直起降、速度3.5马赫,这可把我们心里痒的够呛!今天必须透露点更实在的!”

  尤启明微微一笑,他早有准备。他示意张晓明调整全息投影,一艘航母的甲板模型浮现,紧接着,一架造型极具未来感、线条流畅且充满攻击性的战机三维模型,稳稳的悬停在甲板上空。

  “各位首长,这是我们为“镇国”级航母配套研发的下一代主力舰载机,暂定代号:“海东青”-Y1型。尤启明开始详细介绍,语气中充满了技术自信:

  1.动力系统:

  “核心是其紧凑型核聚变发动机,基于“烛龙”技术的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版本。它不需要传统的航空燃油,能量近乎无限,为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续航能力和功率输出基础。”

  2.飞行性能:

  “基于强大的动力,“海东青”-Y1的最大平飞速度可达3.8马赫,巡航速度可持续保持在2.5马赫。实用升限4万米,可短暂进入临近空间。其采用的矢量喷口配合升力风扇技术,实现了真正的短距\/垂直起降,对甲板操作和基地依赖降至最低。”

  3.隐身与机体:

  “机体大量采用我们独有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与智能蒙皮。隐身设计是全方位的,雷达反射截面(RcS)低于0.00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鸟。同时,具备红外线和可见光隐身能力,在特定模式下近乎“透明”。”

  4.航电与感知:

  “搭载“天巡”有源相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500公里,具备强大的多目标跟踪与攻击能力。集成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E0dAS)和光电瞄准系统(E0tS),实现360度全向态势感知。其核心是具备初级自主决策能力的AI辅助作战系统,能极大减轻飞行员负担,并可在数据链中断时,独立完成复杂任务。

  5.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内置在弹舱中,包括:

  *“雷矢”超高速空空\/空舰导弹:采用冲压组合动力,最大速度六马赫,不可逃逸区极大。

  *“龙息”多功能精确制导炸弹: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任务。

  *“烛影”定向能武器(近防系统):小型化高能激光,用于末端反导和自我防护。

  *一门备弹充足的电磁轨道机炮,作为能量武器的补充。”

  尤启明总结道:““海东青”-1的设计目标,不仅仅是性能上全面碾压当前及未来30年可能出现的任何舰载机,更是要重新定义海基航空兵的作战模式。它将具备绝对的制空权、强大的对海\/对地打击能力,以及作为航母编队前沿感知节点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