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算计-《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宁不屈听自家媳妇对赵春燕的极高评价,也有了兴趣。

  “既然这么欣赏,那你怎么没上去结识一下。”

  刘敏华向来爽利,想做就做。

  现在回来,有点不符合她干脆的性子。

  “隔了两个屋,想认识随时都可以,现在这个点我要吃饭,人家也要吃饭,怎么你想让和陈婆子一样要饭吃?”

  刘敏华打趣道:“若是你想去,那我舍命陪君子,豁出脸面干了!”

  “哈哈哈!行,咱们现在就去?”

  宁不屈屁股没挪动一下,像是钉在凳子上。

  “少贫嘴!先吃饭!以后再说。”刘敏华翻个白眼,起身摆饭。

  别人的想法,赵春燕不在意。

  和小反派回到饭桌前。

  “顾连深拿碗给你爸留菜。”

  菜有些冷了,八月天气炎热,吃点凉的也没关系。

  当吃凉菜。

  嘴馋了。

  各种卤味,凉拌素菜。

  赵春燕咽了咽口水。

  望蛋止馋。

  顾连深装完菜,赵春燕条件反射给小反派们一人一筷子菜。

  短短两个月,因为系统任务,她已经养成先给小反派夹菜的习惯。

  小反派们,只要和她一起吃饭,在她没夹菜之前不动筷子。

  四人在不知不觉间都在习惯对方,包容对方。

  吃完饭。

  赵春燕刚想起身下桌,被顾连渊叫住。

  “你今天说的,我知道了,还有,谢谢你!”

  【滴!顾连渊好感值+10,好感值11】

  赵春燕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件事。

  无所谓!

  只要好感值增加就行。

  有一百好感值时,回到现代,她至少有一个亿。

  眉眼弯弯,脸上的笑真诚几分。

  “小事啦!想通还得靠你自己,毕竟是你自己一辈子。”

  “先撤了!”

  赵春燕走出房间,烧好水。

  在院子里散步,今天说到原主那不靠谱的娘,才想起发生这么大的事,娘家人居然没人来闹。

  一点也不符合娘家人自私自利的性子。

  难道在憋坏屁,想打她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一大家子,来县城马上二十天了。

  婆家人也不关心关心他们,甚至想方设法占便宜?

  便宜大嫂和四弟妹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天高皇帝远的,想那么多做什么。

  赵春燕摇摇头,继续在夕阳下散步。

  “妈!我听说三弟转业了?”

  黄丽翻炒锅里的黄瓜,余光盯着刘兰,若无其事地说道。

  “嗯!回来快二十天了。”

  刘兰提起老三,心里不得劲。

  好好的一个团长不当,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现在居然转业,都不和他们老两口商量一下。

  气得老头子很久没开口说话了。

  她也气得不行,可那又怎么样。

  事情已成定局,最好的办法是打好关系。

  老头子犟得很,一点要去找老三的想法都没有。

  老三说了孩子他自己会带,以后不麻烦他们老两口。

  钱以后每个月都不给了。

  老头子气得三天吃不下饭。

  她现在想起来,就来气。

  “二十天?人呢?我怎么没看到?”

  黄丽急了,真转业,以后每个月还会给自家男人五块钱吗?

  “回来没两天在县城上班,老三媳妇和小深他们都带去了。”

  刘兰很无奈,老三向来是个有主意的。

  他们老两口想管也管不了。

  “以后都不回来了?”

  那她一年的六十块怎么办?

  “回来肯定回来,只是大部分时间在县城。”

  刘兰心里也不好受。

  想起当初的质问,责怪他们每个月拿十块钱,却眼睁睁看小深他们挨饿。

  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老三失望的眼神。

  这个家,又不是她当家做主。

  粮食米面,都不归她管。

  想弄点吃的也拿不到!

  自己的亲孙子,怎么可能不心疼。

  再说谁家的孩子,每天吃三顿,顿顿白米饭。

  有万贯家产都能吃穷。

  何况还是三个。

  “妈,我听四弟妹说,团长级别一个月能拿到100块,出任务立功还能拿到奖金,转业还能拿到钱,你说三弟现在存款有3000不?”

  3000?

  那可是3000啊!

  她,她男人,加上公婆,四个人上工,一年到头才分到100块。

  除去开支,能攒50都得谢天谢地。

  3000,他们一家得攒60年。

  要是这笔钱能分一些给她就好了。

  她也不要多了,一半就行。

  刘兰听到“3000”,心怦怦跳。

  三个儿子,老大老四都还在刨土。

  要是给老大和老四一人分500,给他们老两口1000孝敬钱。

  剩下1000也够老三一家过好日子。

  再说,老三和他媳妇现在都有工作。

  不差钱。

  老三混得好,带带哥哥弟弟,应该也没事吧?

  想到老三犟种性格,刘兰又不确定了。

  念头起,想法如疯一般增长。

  “哎!老是我男人手里有3000,一定会拿1000孝敬爸妈,再拿出一部分帮衬兄弟姐妹,毕竟一个人好,不如一个家族好,以后有事也能互相帮衬。”

  “听说城里买份工作只要300-400块,再加一百斤左右粮食。”

  “我们咬牙能拿出两百斤粮食,要是三弟能拿出800个我们买工作,到时我们老顾家所有人都有工作,都是城里人。”

  “以后妈回村,那是衣锦还乡,到时村里人谁不夸爸妈养了三个争气的儿子,爸妈以后走路都能带风。”

  “到时随我们去城里吃香的喝辣的,今天国营饭店吃红烧肉,明天吃红烧肘子。”

  “妈你不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