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贪污军粮-《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

  甄嬛离开华妃宫中,沈眉庄也跟了出来。

  两人转而来到沈眉庄的西侧殿,沈眉庄抚着心口说道,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要与她说欢宜香的事儿呢!”

  甄嬛微微笑,

  “我是谢她救了令仪,可欢宜香一事,非我能置喙的。

  我今日言尽于此,信不信全在她。”

  沈眉庄坐在她身侧打着扇子,

  “其实有时想想……她也算是个可怜人。”

  “眉姐姐总不能见谁都觉着可怜。

  这宫中谁不可怜?

  华妃对皇上有情,一心把他当成思慕的郎君,就连闺阁话也敢说朝政事。

  她若不改了这份真心,是怎么帮也没用的。”

  沈眉庄深以为然点点头,而后给甄嬛说起秀竹的事。

  秀竹的心病要大过外病,不过她的身子太虚,怕还要将养上一阵才能侍寝。

  沈眉庄去看过她几次,瞧着她也没彻底想通透,不过到底她肯先活下来,往后如何,只能再做打算。

  “咱们要她振作起来,可她找不到为何而振作,那也是无用的。

  人一旦虚弱着,脑子自然也迷迷糊糊,等她好些,清醒了,再瞧瞧她能不能想通。”

  “是这个理儿。”

  沈眉庄点头,甄嬛又与她交代了珊佳·慧漱的事情,这才得知早在月前巧遇之时,珊佳·慧漱已几次针对沈眉庄。

  沈眉庄怕安陵容挂心伤身,这才没告诉她。

  “陵容如今虽没了孩子,可皇上心疼她,倒对她比从前更好。”

  “陵容比我们都要看得远,也比我们要想得开。

  倒是我们做姐姐的,自愧不如。”

  “对了,我听说有一件贪污军粮案,好似与安比槐有关?是怎么一回事?”

  甄嬛挑眉,对沈眉庄幽幽一笑。

  这件事便要说回月前了。

  甄嬛一直记得,前世在陵容获封不久后,安比槐在押送军粮时贪污受贿,以次充好,导致军粮短缺,延误军情。

  而这批军粮,正好是要送往西北去的。

  所以,甄嬛月前便求云家兄弟去盯着安比槐。

  约莫在半月前,军粮果然途经松阳县,由安比槐负责押送。

  安比槐此人,虽贪婪,胆子却不大。

  之所以敢打军粮的心思,全因他身边那个阴险狡诈,胆大妄为的师爷。

  那师爷从前没撺掇着安比槐苛待安陵容母女,安比槐的好几房小妾,全是他找来的人。

  那些小妾从安比槐这儿掏走的金银,转头便落进师爷的口袋。

  得知此事,甄嬛让云家两兄弟借机除了师爷。

  贪污军粮是有。

  可却不是安比槐。

  此事也未成真。

  总归一切都落在师爷头上。

  安比槐检举有功,可用人不查有过,功过相抵,却也侥幸得了几分好名声。

  如今安比槐身边再无人可用,银钱宅子又握在安氏手中。

  他是不怕安氏,可安氏身边一个李嬷嬷,还有绘绫特意调教的两个丫鬟,足能压制住他。

  听说他眼下安静听话得很。

  沈眉庄听的眉眼弯弯,

  “你在宫外头,倒比我们过得有趣多了。

  也是难为你,替我们在身后张罗。”

  甄嬛白了她一眼,

  “你说的哪里话?”

  没有军粮案,便不会给皇后挑拨离间、邀买人心之机。

  顺势彻底拿捏住安比槐,也能叫陵容无后顾之忧。

  甄嬛也不能在沈眉庄这儿留太久。

  还是借着那日落水之事,才能光明正大的多方走动。

  沈眉庄送她离去,在途径正殿时,颂芝躬身扶着,年世兰摇着团扇,款款走来。

  走近后,年世兰目不转睛盯着甄嬛问道,

  “你方才说那些话………到底什么意思?”

  甄嬛福了福身,

  “妾身是来谢过娘娘那日舍命救下小女,所说的,自然是感谢之语。”

  华妃有些疑惑地转身离去,颂芝朝身后一个小宫女使了使眼色。

  小宫女将手中的锦盒递给甄嬛,而后跟上颂芝。

  甄嬛打开一看,是个小巧的鎏金玉镯,令仪再长个半岁,差不多便能戴了。

  “这……”

  前头华妃已经进了屋,甄嬛忙福身谢恩。

  颂芝伺候华妃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这么不解,可她不敢问,一双大眼睛眼巴巴看着华妃。

  华妃不耐烦地瘪瘪嘴,

  “看本宫做什么?还不快些打扇!?

  她今日特意来说那么多云里雾里的话,本宫可不想欠着她。

  一个玉镯罢了,本宫就当扔水里听个响儿。”

  华妃好面子,颂芝自然也不能拆穿她,连应是是。

  普通的玉镯自然不稀罕,可那是娘娘自个儿画的样式,玉也是前个月便叫大将军搜罗着的。

  华妃闭眼假寐,若不是那日见到令仪,她只当那真是一个梦。

  梦中,她替皇上生了一个聪慧可爱的女儿,皇上欢喜得很。

  那小公主自小便惹人喜爱,长大后嫁了情投意合的夫君,恩爱百年。

  梦醒后,她怎么也记不清小公主的脸。

  可乍见令仪,她却忽然想起来了,令仪和她的小公主,可谓一模一样。

  所以那日见令仪落水,她疯了一样去救……

  不过……甄嬛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果郡王,常陪伴圣驾,莫非那是皇上的心意?否则,甄嬛为何说的这般隐晦?

  年世兰脑中想过许多种解释,却都未曾想过,皇上……已经开始忌惮年家,已生出铲除之心。

  “颂芝,拿纸笔来,本宫要给哥哥去信。”

  圣心朦胧,哥哥未必能猜透,她得去信告诉哥哥。

  对年家摇头叹息的,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那便是一路北上的孟静娴。

  她们如今离平凉府还剩下两三日的路程,本能早些到的。

  可前些日子,她病了一场,耽误下来。

  “织梦,这封信,你帮我送回京中给嬛儿。”

  织梦会将信送到最近的玉图墨·绘绫手底下的商铺,商铺的人收了信,再送到下一个商铺。

  这样送信的方式最快,从平凉府到京城,约莫十一二日,信便到甄嬛手中。

  如今她们住在客栈,织梦蹦蹦跳跳离去后,孟静娴推开窗棂,看着行人稀少,颇有几分荒凉的街道。

  从繁华富庶的京城北上,越往北走,便从青绿蓊郁到黄沙漫天。

  除了几个重镇州府,余下的地方都十分贫瘠荒凉,也更加干燥炎热。

  这里族群混居,十里不同,人们穿着打扮,也与京城大不相同。

  起初织梦让孟静娴换衣,她是万分不适应的。

  可如今走得久了,竟渐渐忘记京城是何模样,京城的贵女们是何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