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华妃请罪-《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

  转眼,蝉声引夏,荷风送香。

  沈眉庄正在装扮,准备出门赴约,外头便有人匆忙赶来。

  “眉姐姐!”

  沈眉庄放下手中对镜比对的两支钗镮,

  “呀!你怎就过来了?是我耽误太久,你等的急了吧?”

  她们二人约了一同去赏荷,算着也还没到时辰呢。

  安陵容遣退众人,

  “眉姐姐!我方才听说,年羹尧残杀余莺儿九族,统共几十口人!

  此事闹的沸沸扬扬,就连宫中都在议论,想来外头也传遍了!”

  沈眉庄面色煞白,

  “什么!?”

  那日甄嬛暗中提醒华妃,欲告诉她年家处事应当收敛。

  如此看来,华妃并未听进去……

  “小主!”

  采月在外叩门,

  “颂芝姑姑过来了,说华妃娘娘请您去说说话。”

  沈眉庄应道,

  “好,我这就来。”

  安陵容拉住她,

  “姐姐,我也同去吧。”

  安陵容还从未私底下来过华妃宫中,华妃正烦躁不安着,瞥见她跟着沈眉庄过来,冷言道,

  “你怎么也来了?”

  曹琴默也在,与沈眉庄颔首示意后,便低头饮茶。

  安陵容柔柔行礼,

  “入夏炎热,总觉得烦闷也是常事。

  只是娘娘的身子是要紧事,要好生顾惜着才好。”

  华妃上下扫视过她,

  “你先回去吧,本宫今日懒得见人。”

  “娘娘,可是在为年大将军之事忧心?”

  曹琴默手一顿,暗中打量着华妃的神色。

  华妃面色一沉,咬牙切齿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你也敢来看本宫的笑话!?”

  沈眉庄正要替安陵容解释,安陵容悄悄伸手挡下她,继续说道,

  “娘娘说笑了。

  年大将军,是前朝之臣,年大将军之事,自然也是前朝之事。

  后宫不得干政,有什么笑不笑话的呢?”

  曹琴默听着,目光中升起一抹忌惮。

  华妃揉了揉眉心,愁容不减,

  “后宫不得干政,你都知道的事情,本宫能不知道?

  可那是我亲兄长!

  本宫明明已经………”

  “娘娘。”

  曹琴默打断华妃,

  “娘娘说了这么会儿子话,想来也累了,不如先用盏温茶?”

  华妃也知险些心急失言,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话也不再说下去。

  沈眉庄和安陵容不蠢,从华妃方才两三字间,便推测出她应当是听进甄嬛的话,私底下提醒过年羹尧。

  那这事就蹊跷了。

  莫非是年羹尧恼怒妹妹受委屈,故而未听劝告?

  华妃放下茶盏,再次打发安陵容离开,安陵容本是来助沈眉庄一臂之力。

  可华妃信不过她,只好作罢。

  安陵容离开后,华妃才怒意毕现。

  “哥哥怎么回事!?本宫信中说得清楚,皇上有意留他们性命,哥哥怎么还是把他们给杀了!?

  如今流言四起,不知皇上会做作何想!?”

  皇上有意留他们性命?

  沈眉庄蹙眉,莫非是那日嬛儿说的太过隐晦,华妃未能听懂?

  年羹尧残杀皇上下令流放之人,如今皆在说年羹尧功高震主,目无君上,华妃倒还担心皇上作何想?

  “你们俩哑巴了!?本宫叫你们来,是为瞧着你们俩这张脸吗!?”

  华妃的躁意汹涌,曹琴默赶忙出声安抚,

  “娘娘莫急。

  方才那安贵人,有句话说的倒是没错。

  年大将军,毕竟是前朝之人,若此时娘娘替年大将军去求情,怕是不妥。”

  华妃说的书信一事,她并不知情。

  不过瞧这样子,是华妃先前便叮嘱过年大将军。

  “这也不妥,那也不妥!

  那你说,本宫眼下该怎么做!?”

  “娘娘,照嫔妾看,娘娘还是要养心殿走一趟的。”

  曹琴默对此事一知半解,正在思索之时,沈眉庄已经悠悠说道。

  “哦?怎么说?”

  华妃赶忙问道。

  “娘娘与年大将军兄妹情深,若此时不闻不问,反倒显得古怪。

  不过娘娘去见皇上,并非求皇上恕罪,而是给年大将军请罪。

  且这罪,一定要请下来才好。”

  甄嬛虽与自个儿说,信不信全在华妃,可沈眉庄了解甄嬛,她既然开了口,私心里便是想助华妃躲过此劫。

  她便顺水推舟,既还了华妃救令仪的恩,也叫她多信自个儿一分。

  “请罪?”

  华妃疑惑念道。

  “是。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纵使年大将军征战有功,可到底这是为臣子的本分。

  这次的事,切不可倚功赖过,否则……终究为难的也是皇上不是?”

  沈眉庄说“倚功赖过”,可华妃只听见“皇上为难”,当即便问道,

  “那……那应当请个什么罚?”

  ……

  养心殿前。

  年世兰听沈眉庄的,特意选了件素净的衣裳,放低姿态求见皇上,满宫里都知道华妃向皇上请罪去了。

  若在从前,年世兰是绝不屑于这么做的。

  可那日甄嬛的话,似隐含着什么对年家而言极重要的东西。

  以致于她翻来覆去,几夜不得安寝。

  可她又着实参悟不透其中玄机。

  今日沈眉庄再来说,她也不知怎的,直觉应当照沈眉庄说的做。

  或许……能帮年家避过一场祸事。

  苏培盛来报时,皇上反有些不可思议。

  “请罪?”

  “是,华妃娘娘声称……年大将军违背圣令,可惜身在千里之外,不能亲至请罪。

  她身为年大将军的妹妹,特来……代兄请罪。”

  代兄请罪。

  皇上细细琢磨着这几个字。

  这绝不是华妃能做出的事,莫非……是年羹尧察觉什么了?

  “让她进来。”

  年世兰一进养心殿,便直直跪下。

  “哎哟!”

  苏培盛惊呼,瞧了瞧皇上的脸色,赶忙上前扶起年世兰,

  “华妃娘娘这是做什么?这可不是要叫皇上心疼吗?”

  年世兰起身,情真意切地说道,

  “皇上向来厚待臣妾母家,可谁知外头竟有那般传言,称……

  称哥哥残杀余莺儿九族!

  皇上明鉴!

  哥哥虽是战场拼杀的武将,可绝不会滥杀无辜啊!”

  皇上轻轻叹了口气,

  “你不信,朕也不信。

  这么热的天,你何苦跑来请什么罪?”

  “不……”

  年世兰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皇上圣明,可此事已传的沸沸扬扬。

  哥哥远在千里,真相如何且无人知晓……

  请皇上……惩处哥哥,以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