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出宫避暑-《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

  关嬷嬷?去给珊佳·慧漱送东西?

  淳儿未曾侍寝,哪来什么东西可以送给珊佳·慧漱。

  安陵容和沈眉庄霎时便摸到其中关键。

  夏冬春却傻傻地点头附和,

  “这倒也是。

  你还未曾侍寝,但也一年长一岁,她确实得宠,你常露露脸,皇上才不会忘了你这号人!”

  安陵容轻轻扣了扣夏冬春的额头,

  “胡说什么呢?

  侍不侍寝,得不得宠,岂是她一个嬷嬷送些小东西便可左右的。”

  夏冬春揉着额头,悻悻地瞥了安陵容一眼。

  淳儿摸着肚子,天真地笑着,

  “安姐姐,沈姐姐,夏姐姐,我该回去了,谢谢你们的招待,这儿的点心真好吃!”

  沈眉庄忍不住揉了揉她的脑袋,

  “以后你常过来,找陵容和冬春玩,不要怕,也不要管那嬷嬷说什么。

  你是她的主子,可不能处处让她束缚着。

  对了,我们之间的谈话,你也不要与她说,知道了吗?”

  淳儿傻笑着,摸着方才沈眉庄揉过的地方,

  “嗯!淳儿知道了!不过,姐姐说的可是真话?我可以常来玩?”

  夏冬春大手一挥,

  “你记着陵容住在延禧宫,我住在咸福宫,你只管来找我们!

  旁的不说,点心管够!”

  “嗯!”

  关嬷嬷被采月扣住,见那头主子们出来了,才放她出来。

  关嬷嬷陪着淳儿回去,淳儿在前头又蹦又跳,关嬷嬷沉着脸跟在后头,

  “小主!这是在宫中,要端庄稳重,你这样成何体统!?”

  淳儿回身,上下打量着关嬷嬷,歪着头有模有样地反问道,

  “嬷嬷,这是在宫中,我才是主子,你这样对主子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我……”

  关嬷嬷一时语滞,

  “哼!”

  怒而挥了挥袖,

  “老奴是夫人特意挑选出来,在宫中时时看顾小主的!

  您这样没规矩,他日如何伺候皇上?

  妃嫔便应当如同玉贵人那般,人淡如菊,优雅从容。”

  “嬷嬷觉得玉贵人好,不如去伺候她?”

  淳儿朝关嬷嬷扮了个鬼脸,快步朝前跑去。

  关嬷嬷神色阴沉下来,怒气冲冲跟着淳儿回了碎玉轩。

  延禧宫中,安陵容问沈眉庄,

  “依姐姐看,她这么做,又是为什么?淳儿不过十三,要侍寝也得是一年后的事儿。

  她这么早便做打算?”

  沈眉庄悠闲地摇着团扇,

  “如今不过是监视罢了。

  待淳儿来日侍寝,这便是在她身边埋下一颗好用的钉子。”

  “你们的意思是……这个嬷嬷,被玉贵人给买通了??”

  夏冬春摸着鼻头,

  “可她不是陪嫁嬷嬷吗?”

  “正因为是陪嫁嬷嬷,看见旁人的陪嫁风光,她才会不甘心。

  淳儿尚不到侍寝的年龄,待淳儿侍寝,宫中难保已经添了皇子。

  届时是什么样,谁人又能知晓?

  不如早早选个好主子投靠。”

  夏冬春还是有些疑惑,

  “你们到底为什么对淳常在这么好啊?”

  沈眉庄和安陵容对视一眼,无奈将甄嬛托她们照顾淳儿的事和盘托出。

  夏冬春果然像个爆竹一样,一点便炸。

  “啊!?那她为什么不和我说!?

  她不信任我是不是!?

  她为什么不信任我!?

  她明明说过相信我的!

  一转头什么都不告诉我!

  我不喜欢她了!

  你们瞒着我,你们也坏!

  我也不喜欢你们了!哼!”

  夏冬春抹着眼泪跑出去,沈眉庄和安陵容拦也拦不住。

  “她没事吧?”

  安陵容还是有些担心的。

  沈眉庄捂唇笑了笑,

  “无妨,明儿你去哄哄她,她自然便好了!”

  夏冬春这次气大了,安陵容连去哄了三天才哄好。

  等到夏冬春消停下来的时候,皇后那儿已经和皇上商量着,要去圆明园避暑了。

  宫中的妃嫔自然要去的,末了,皇上忽然添上一句,

  “老十七家的令仪年幼,想来也受不了这酷暑。

  便……一同去吧。”

  皇后眸中幽光一闪而过,

  “是,小孩子家,又不宜多用冰。

  暑气这般盛,是应当同去的。

  还是皇上思虑周全。”

  “嗯。”

  皇上淡淡应了一句,闭眼转动着手中的七宝佛珠。

  前往圆明园避暑的日子定在六月二十九,便要到八月中旬才回京。

  甄嬛收到宫中传来的消息后,便开始收拾去圆明园的一应物件。

  这一次圆明园避暑,若不出意外,便会遇见四阿哥。

  甄嬛原打算的,是瞧他与陵容或眉庄可有母子缘,若是实在无缘,那便再做打算。

  毕竟她答应过李金桂,要想办法照顾四阿哥。

  说来前世,李金桂为莫言师太,在滴血验亲之时也进过宫。

  那时她不卑不亢,甄嬛只当她是性情冷淡所致,不知竟已有前因。

  可皇上却未曾认出她。

  纵使斗转星移,容貌有所改变,可若真是放在心上过的,总不会半分认不出。

  足见那一夜后,皇上是真厌恶她,怕是连一眼都不愿多看。

  而此时,甄嬛尚不知道两人已经听欣常在说起过这位四阿哥。

  这一趟去圆明园,也发生了许多前世不曾有之事。

  六月二十九,皇后特意派了车马来果郡王府,跟在宫里的队伍后头,浩浩荡荡往圆明园去。

  上个月令仪便已满周岁,周岁宴也办的简单。

  令仪这孩子不知像谁,是个最闹腾不过的性子,照甄嬛的话说,这孩子怕是天生反骨。

  第一句话,喊的不是额娘和阿玛,而是……姨姨。

  姨姨?是哪个姨姨?

  直到甄嬛拿出沛国公留下的双凤佩,小丫头头一回拿到东西没送进嘴里啃。

  而是把玉佩抱在怀里,口齿不清地叫着,

  “姨…姨……姨姨………”

  甄嬛和允礼对视一眼,甄嬛悄悄湿了眼眶,原来她还记得孟静娴。

  记得那个小时候总是抱着她哄她入睡,偷偷跟她说,不叫侧母妃,要叫姨姨的温柔女子。

  甄嬛迫不及待地写信告诉孟静娴,可惜还未收到孟静娴的回信,便要前往圆明园。

  一路上,甄嬛的马车里最为热闹,令仪咿咿呀呀个不停,一个不留意她便往窗户边爬。

  额娘和阿玛现在也能叫得清楚,整天挂在嘴边。

  甄嬛闭眼假寐,她便爬到甄嬛怀中,用胖乎乎的小手试图把甄嬛的眼睛扒拉开,是当真没有片刻安宁。

  偶尔风吹起车帘,看见外头的高头大马,小丫头更是兴奋的不行。

  允礼骑马跟随,听着马车里头的热闹,幸福满足的笑意就未曾消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