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甄嬛生产-《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

  从黎明一直到戌时,灯火通明的王府终于传来一声婴孩啼哭。

  在院中翘首以盼的众人全都惊站起,喜上眉梢。

  屋门打开,稍带着一丝血腥气,接生嬷嬷欢喜地说道,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弄瓦之喜!王妃给您添了一位玉雪可爱的小格格!”

  “嬛儿呢!?”

  允礼拉过嬷嬷说道,接生嬷嬷笑的眼睛只留下一条小缝,

  “哎哟王爷!您别急啊,王妃无事!一直有参汤补着气力呢~

  眼下里头在收拾,收拾好您便能进去了!”

  “好!好………阿晋!快去告诉额娘,嬛儿给我生了个女儿!”

  “哎!”

  阿晋如风一般跑出院中。

  另一位王太医此时也提着药箱出来,回禀道,

  “回王爷,王妃母女均安,温太医在这照顾着,微臣回宫中复命。”

  允礼早就欢喜不已,连连探头看向屋中,

  “好好好!槿汐,赏!”

  槿汐将早被备好的荷包递给太医,

  “王妃念着太医这些日子的辛劳,这点喜钱还请您收下!”

  王太医暗暗捏了捏,竟是银票!

  看来果郡王府当真极其看中王妃这一胎啊!

  王太医离去后,没一会儿接生嬷嬷们便全都出来了,说里头已经收拾好。

  允礼头一个冲进去,甄嬛还是醒着的。

  “嬛儿!嬛儿!身上可疼?”

  甄嬛苍白虚弱,允礼握着她的手贴在脸上,瞬间便泪眼朦胧。

  甄嬛摇摇头,

  “不疼。虽说时间长些,可到底没怎么折腾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呢!”

  孟静娴跟在后头,目光却不自觉地看向摇椅里那个小人儿。

  当真可爱啊……胖乎乎的,小脸比绘绫家那个还要圆一些。

  看着也比绘绫家那个好看呢……

  见孟静娴呆呆傻笑,甄嬛柔声道,

  “静娴,你是她的侧母,你快抱抱她。”

  孟静娴吓得往后一退,连连摆手,

  “我不行不行的!我……妾身体弱,怎敢抱小格格!还是让王爷先抱抱吧!”

  允礼含笑看向她,

  “若不是你替嬛儿打理着琐事,嬛儿得了清闲好生养着,她哪能是这般白白胖胖的小格格。

  嬛儿想你先抱抱她,你便抱抱吧。”

  甄嬛也继续说道,

  “这有何不敢的?让苏嬷嬷在旁教着,你快抱抱!”

  孟静娴还是心动的,她扭头看向苏嬷嬷,苏嬷嬷悄悄朝她摇了摇头。

  若是小格格有什么闪失,王妃不是正好借机发作?

  可瞧苏嬷嬷这样,孟静娴反而越要抱小格格。

  孟静娴转头看向云辛萝,

  “甄夫人,您能教教静娴吗?”

  云辛萝全没想到她会向自个儿求助,顿时又惊又喜,

  “哎!哎!好!”

  云辛萝手把手教她该怎么做。

  真把小格格抱在怀里的时候,孟静娴忽然鼻尖酸酸的。

  甄嬛终于平安产女了……

  她真的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格格……

  盯着小格格的脸庞,隐约有几分甄嬛的样子,以后定然是最像甄嬛的。

  孟静娴抬眸与甄嬛相视一笑。

  小格格忽然轻轻伸了伸腿,孟静娴惊喜地喊道,

  “她动了她动了!她会动!她在伸腿儿呢!”

  众人皆被她这反应逗笑了。

  孟静娴俏脸一红,低下头去,甄嬛让槿汐把孩子抱回去,对孟静娴说道,

  “她又不是木偶,自然会动的,往后静娴你每日过来瞧着,要不了几日,她便会长开的。”

  “是,谢过王妃。”

  孟静娴红着脸说道。

  和几人说了一会儿话,甄嬛的困意便上来了,众人纷纷离开,让她好生休息。

  允礼作为小格格的阿玛,这才最后一个抱上孩子。

  孟静娴回到之靡院,苏嬷嬷还是忍不住劝道,

  “侧王妃今日太冲动了些,若是那小格格有……”

  “嬷嬷。”

  孟静娴回身止住嬷嬷的话。

  “先前我自个儿也未曾想透彻,倒让你也跟着处处谨慎。

  我知晓你是为我着想,可如今我要同你说,我想明白了。

  今日我抱小格格之时,是打心底里开心,可我不是为着她是王爷的女儿。

  而是因为,她是王妃的女儿,我替王妃高兴。”

  起初,孟静娴应下打理中馈,只是为着甄嬛是王妃。

  王妃有命,她是该从的。

  也有一丝私心,是盼着王爷还能想起来,府里有她这么个人。

  这一年来,她比以往在沛国公十几年加起来还要忙碌。

  可心里,也比十几年加起来要丰盈。

  她十三岁与王爷初见,自此念念不忘。

  可这一年忙到头,她不再是那个一心思慕王爷的沛国公府孟静娴。

  不再是因体弱,沛国公不愿让她常出门,满府上下小心翼翼伺候着的金贵小姐。

  甄嬛只是看着她身子好些,便将事情全交给她,全然不把她当瓷人看待。

  比起临窗遥望,她更享受如今的日子。

  方才回来的路上,她忽然想明白甄嬛为什么一定要让她打理中馈。

  庄子上的春耕秋收,铺子里的买卖盈亏,都更让她挂在心上。

  原来世上,还有大把的东西比苦等痴恋更有意义。

  她孟静娴,乃是沛国公如珠如宝的嫡女,便是皇上皇后也待她亲厚,在京中一干贵女里,她也算数的上名号。

  何必为一个满心满眼都是其他女子的男子倚门哀叹,肝肠寸断。

  王妃将府上中馈交给她,多少人在背后说王妃“识时务”。

  说甄家哪比得上沛国公府,说王妃这是在低头示好,也说王妃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上不得台面。

  王妃从未解释过半句。

  她怀着孕大着肚子,还是非要撑着一扇门,叫自个儿能看见门外头的广阔天地。

  孟静娴静静回想,若是她一直困在后宅,也无事可做。

  只瞧着王爷的眼神从不落在她身上,爱而不得,苦苦痴等。

  日复一日的寂寞和绝望。

  她怕是要疯了的。

  苏嬷嬷在一旁,听着孟静娴断断续续,说了这许多,也悄然红了眼眶。

  是她误会王妃了。

  自始至终,她都怀疑王妃有何阴谋,却从未想过,王妃是在为侧王妃着想,且想的这般用心细致。

  也不是未曾想,而是压根不敢想。

  向来后宅之争,也是你死我活的。

  苏嬷嬷是真心心疼孟静娴,自打她入王府,王爷虽说也常来探望,却没有半分男女之情。

  他敬重孟静娴,却没有爱。

  苏嬷嬷有时夜间做梦,都梦见孟静娴就这样被孤零零的困在后宅,直到菊老荷枯,月坠花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