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浡拖着行李箱,在机场安检口前磨磨蹭蹭。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这么远的门,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面对一个高规格的国际场合。尽管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真到了分别的时刻,不安和焦虑还是像潮水般涌了上来。
宋鹤眠看着他紧抿的嘴唇和微微蹙起的眉头,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又有点好笑。他伸手,帮俞浡理了理其实已经很平整的衣领,声音沉稳:“都检查过了?护照、机票、邀请函、我给你的那个文件夹?”
“嗯……”俞浡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背包带。
“到了那边,每天至少一条报平安的消息。”宋鹤眠重申他们的“约法三章”精神,“遇到任何问题,无论多小,随时打我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着。”
“知道了,宋老师,你都说第三遍了。”俞浡嘴上抱怨着,身体却诚实地往宋鹤眠身边靠了靠。
广播里响起登机提醒。俞浡深吸一口气,像是要上战场一样,转身抱了抱宋鹤眠,声音闷闷的:“我走了。”
“嗯,加油。”宋鹤眠回抱住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背,“你是最棒的。”
看着俞浡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通道尽头,宋鹤眠脸上的从容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家里,要空一阵子了。
俞浡抵达目的地时,是当地的深夜。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即将到来的展演压力,以及十二个小时的时差,让他躺在酒店床上辗转反侧,明明身体疲惫不堪,大脑却异常清醒,各种担忧和负面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他拿起手机,看着和宋鹤眠的对话框,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他落地报平安后,宋鹤眠简短的回复:「收到。好好休息。」
现在国内是下午,宋鹤眠应该在忙吧?他犹豫着,不想打扰他。可是那种孤独和焦虑感几乎要将他吞噬。他想起“约法三章”,想起宋鹤眠说的“任何问题,无论多小”。
他咬了咬牙,发了条消息过去:
【浡动人心:睡不着……有点慌。】
发完,他以为至少要等几个小时,或者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
然而,几乎是在消息发送成功的下一秒,他的手机就震动起来——是宋鹤眠的视频通话邀请!
俞浡吓了一跳,赶紧接起来。屏幕那头,宋鹤眠似乎是在书房,穿着家居服,背景是他熟悉的那面书墙,看起来……很悠闲?
“怎么了?酒店不舒服?还是紧张?”宋鹤眠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稳定力量。
“也……也不是不舒服。”俞浡看着屏幕里那张俊脸,心里的慌乱奇异地平复了一些,“就是……睡不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很多。”
“正常。”宋鹤眠语气平静,“第一次独立应对这种大场面,都会这样。”他没有空泛地安慰,而是问,“演讲稿第几页哪个部分让你最没底?”
俞浡愣了一下,老实地回答了几个地方。
宋鹤眠便就着那几个点,用他那种冷静剖析的方式,帮他重新梳理了一遍逻辑,甚至还模拟了几个可能的问题,引导俞浡回答。他的声音不高不低,逻辑清晰,像一剂高效的镇静剂。
聊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俞浡感觉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很多,甚至打了个哈欠。
“好了,现在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宋鹤眠在屏幕那头说,“我就在这儿,等你睡着再挂。”
“你……你不忙吗?”俞浡疑惑,国内现在明明是工作时间。
“不忙。”宋鹤眠面不改色,“今天下午刚好没事。”
俞浡将信将疑,但在那种安稳的氛围和熟悉的嗓音里,他真的慢慢睡着了,手机就放在枕边,屏幕那端,宋鹤眠看着他人畜无害的睡颜,眼神温柔,直到听到他平稳的呼吸声,才轻轻切断了视频。
而实际上,宋鹤眠的书房门外,他的助理正抱着一叠亟待签署的文件,面面相觑,不敢敲门——老板特意交代了,下午所有行程后推,非紧急勿扰。
接下来的几天,宋鹤眠的表现堪称“异常”。
他会算好俞浡那边的时间,在他可能紧张或休息的间隙,发来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
比如,家里那盆多肉的特写,附言:「它好像长高了一毫米,汇报一下。」
比如,俞浡乱丢在沙发上的一只袜子,附言:「此物似乎有思念成疾,不肯入篓的迹象。」
甚至有一次,发了他自己系着那条卡通围裙、对着厨房一脸“如临大敌”的自拍,附言:「尝试复刻黄鱼煨面,结果疑似制造了生化武器。」
这些与他平日高冷精英形象严重不符的、带着点笨拙和搞笑的行为,成功地分散了俞浡的紧张注意力,让他每每在异国他乡感到不安时,看到这些消息都能笑出声来,感觉那个人仿佛就在身边,用他独特的方式陪伴着他。
俞浡也渐渐适应了环境,展演和演讲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作品赢得了不少赞誉。他每天都会兴致勃勃地跟宋鹤眠分享见闻:遇到了哪些有趣的同行,看到了怎样震撼的作品,甚至午餐吃了什么奇怪的食物……
距离没有拉开他们,反而让那些日常的分享,变得格外珍贵和生动。
一周的行程圆满结束。俞浡拖着比去时更满的行李箱(装满了各种画册和纪念品),踏上了归国的航班。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他几乎没怎么睡,心里充满了即将见到那个人的期待和雀跃。
飞机落地,滑行,终于停稳。俞浡打开手机,立刻收到了宋鹤眠的消息:
【Song:c出口,等你。】
他的心瞬间安定下来,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穿过接机的人群,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身姿挺拔、卓尔不群的身影。宋鹤眠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裤,站在略显嘈杂的机场里,却像自带聚光灯一样醒目。
而最让俞浡心脏骤停一秒的是——他手里,竟然捧着一大束鲜艳欲滴的、包装精致的红玫瑰!
宋鹤眠!那个连说情话都要拐弯抹角、表达浪漫都要用定制钢笔的宋鹤眠!居然!在机场!捧着!一束!红玫瑰!
俞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快步走过去,脸颊因为激动和惊喜而泛红。
宋鹤眠也看到了他,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扫过,像是确认他是否完好无损,然后,唇角缓缓扬起一个清晰的、温柔的弧度。他上前一步,将手中那束开得正盛的玫瑰,递到了俞浡面前。
“欢迎回家。”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俞浡接过那束沉甸甸的、象征着最直白爱意的花,花香扑鼻,他感觉自己的眼眶有点发热。他抬头看着宋鹤眠,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后只化成了一句带着鼻音的嗔怪:
“宋鹤眠……你土不土啊……”
宋鹤眠轻笑出声,伸手,非常自然地将他连人带花一起拥入怀中,紧紧抱住。他低下头,下巴蹭着俞浡柔软的头发,嗅着他身上熟悉又混合了旅途风尘的气息,悬了一周的心,终于稳稳落地。
“嗯,”他在他耳边低声承认,带着无限的纵容和满足,“土就土吧。”
“想你。”
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接机人群,喧嚣而热闹。但在这个拥抱里,俞浡只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闻到了玫瑰的馥郁和宋鹤眠身上令人安心的雪松气息。
所有的奔波劳顿,异乡的孤独不安,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家,和那个会捧着花、说着“土味”情话接他回家的人,就是他最好的归途。
这一次短暂的分别,不仅让俞浡成长得更加独立自信,也让宋鹤眠学会了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情感。他们的爱,在跨越了地理的距离后,变得更加紧密和无所畏惧。
宋鹤眠看着他紧抿的嘴唇和微微蹙起的眉头,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又有点好笑。他伸手,帮俞浡理了理其实已经很平整的衣领,声音沉稳:“都检查过了?护照、机票、邀请函、我给你的那个文件夹?”
“嗯……”俞浡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背包带。
“到了那边,每天至少一条报平安的消息。”宋鹤眠重申他们的“约法三章”精神,“遇到任何问题,无论多小,随时打我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着。”
“知道了,宋老师,你都说第三遍了。”俞浡嘴上抱怨着,身体却诚实地往宋鹤眠身边靠了靠。
广播里响起登机提醒。俞浡深吸一口气,像是要上战场一样,转身抱了抱宋鹤眠,声音闷闷的:“我走了。”
“嗯,加油。”宋鹤眠回抱住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背,“你是最棒的。”
看着俞浡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通道尽头,宋鹤眠脸上的从容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家里,要空一阵子了。
俞浡抵达目的地时,是当地的深夜。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即将到来的展演压力,以及十二个小时的时差,让他躺在酒店床上辗转反侧,明明身体疲惫不堪,大脑却异常清醒,各种担忧和负面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他拿起手机,看着和宋鹤眠的对话框,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他落地报平安后,宋鹤眠简短的回复:「收到。好好休息。」
现在国内是下午,宋鹤眠应该在忙吧?他犹豫着,不想打扰他。可是那种孤独和焦虑感几乎要将他吞噬。他想起“约法三章”,想起宋鹤眠说的“任何问题,无论多小”。
他咬了咬牙,发了条消息过去:
【浡动人心:睡不着……有点慌。】
发完,他以为至少要等几个小时,或者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
然而,几乎是在消息发送成功的下一秒,他的手机就震动起来——是宋鹤眠的视频通话邀请!
俞浡吓了一跳,赶紧接起来。屏幕那头,宋鹤眠似乎是在书房,穿着家居服,背景是他熟悉的那面书墙,看起来……很悠闲?
“怎么了?酒店不舒服?还是紧张?”宋鹤眠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稳定力量。
“也……也不是不舒服。”俞浡看着屏幕里那张俊脸,心里的慌乱奇异地平复了一些,“就是……睡不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很多。”
“正常。”宋鹤眠语气平静,“第一次独立应对这种大场面,都会这样。”他没有空泛地安慰,而是问,“演讲稿第几页哪个部分让你最没底?”
俞浡愣了一下,老实地回答了几个地方。
宋鹤眠便就着那几个点,用他那种冷静剖析的方式,帮他重新梳理了一遍逻辑,甚至还模拟了几个可能的问题,引导俞浡回答。他的声音不高不低,逻辑清晰,像一剂高效的镇静剂。
聊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俞浡感觉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很多,甚至打了个哈欠。
“好了,现在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宋鹤眠在屏幕那头说,“我就在这儿,等你睡着再挂。”
“你……你不忙吗?”俞浡疑惑,国内现在明明是工作时间。
“不忙。”宋鹤眠面不改色,“今天下午刚好没事。”
俞浡将信将疑,但在那种安稳的氛围和熟悉的嗓音里,他真的慢慢睡着了,手机就放在枕边,屏幕那端,宋鹤眠看着他人畜无害的睡颜,眼神温柔,直到听到他平稳的呼吸声,才轻轻切断了视频。
而实际上,宋鹤眠的书房门外,他的助理正抱着一叠亟待签署的文件,面面相觑,不敢敲门——老板特意交代了,下午所有行程后推,非紧急勿扰。
接下来的几天,宋鹤眠的表现堪称“异常”。
他会算好俞浡那边的时间,在他可能紧张或休息的间隙,发来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
比如,家里那盆多肉的特写,附言:「它好像长高了一毫米,汇报一下。」
比如,俞浡乱丢在沙发上的一只袜子,附言:「此物似乎有思念成疾,不肯入篓的迹象。」
甚至有一次,发了他自己系着那条卡通围裙、对着厨房一脸“如临大敌”的自拍,附言:「尝试复刻黄鱼煨面,结果疑似制造了生化武器。」
这些与他平日高冷精英形象严重不符的、带着点笨拙和搞笑的行为,成功地分散了俞浡的紧张注意力,让他每每在异国他乡感到不安时,看到这些消息都能笑出声来,感觉那个人仿佛就在身边,用他独特的方式陪伴着他。
俞浡也渐渐适应了环境,展演和演讲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作品赢得了不少赞誉。他每天都会兴致勃勃地跟宋鹤眠分享见闻:遇到了哪些有趣的同行,看到了怎样震撼的作品,甚至午餐吃了什么奇怪的食物……
距离没有拉开他们,反而让那些日常的分享,变得格外珍贵和生动。
一周的行程圆满结束。俞浡拖着比去时更满的行李箱(装满了各种画册和纪念品),踏上了归国的航班。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他几乎没怎么睡,心里充满了即将见到那个人的期待和雀跃。
飞机落地,滑行,终于停稳。俞浡打开手机,立刻收到了宋鹤眠的消息:
【Song:c出口,等你。】
他的心瞬间安定下来,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穿过接机的人群,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身姿挺拔、卓尔不群的身影。宋鹤眠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裤,站在略显嘈杂的机场里,却像自带聚光灯一样醒目。
而最让俞浡心脏骤停一秒的是——他手里,竟然捧着一大束鲜艳欲滴的、包装精致的红玫瑰!
宋鹤眠!那个连说情话都要拐弯抹角、表达浪漫都要用定制钢笔的宋鹤眠!居然!在机场!捧着!一束!红玫瑰!
俞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快步走过去,脸颊因为激动和惊喜而泛红。
宋鹤眠也看到了他,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扫过,像是确认他是否完好无损,然后,唇角缓缓扬起一个清晰的、温柔的弧度。他上前一步,将手中那束开得正盛的玫瑰,递到了俞浡面前。
“欢迎回家。”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俞浡接过那束沉甸甸的、象征着最直白爱意的花,花香扑鼻,他感觉自己的眼眶有点发热。他抬头看着宋鹤眠,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后只化成了一句带着鼻音的嗔怪:
“宋鹤眠……你土不土啊……”
宋鹤眠轻笑出声,伸手,非常自然地将他连人带花一起拥入怀中,紧紧抱住。他低下头,下巴蹭着俞浡柔软的头发,嗅着他身上熟悉又混合了旅途风尘的气息,悬了一周的心,终于稳稳落地。
“嗯,”他在他耳边低声承认,带着无限的纵容和满足,“土就土吧。”
“想你。”
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接机人群,喧嚣而热闹。但在这个拥抱里,俞浡只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闻到了玫瑰的馥郁和宋鹤眠身上令人安心的雪松气息。
所有的奔波劳顿,异乡的孤独不安,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家,和那个会捧着花、说着“土味”情话接他回家的人,就是他最好的归途。
这一次短暂的分别,不仅让俞浡成长得更加独立自信,也让宋鹤眠学会了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情感。他们的爱,在跨越了地理的距离后,变得更加紧密和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