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阁下何人?浪翻云沉声问道。

  无神绝宫绝心,久仰覆雨剑浪前辈威名,特来相邀共襄盛举。绝心含笑作答。

  浪翻云目光微凝:浪某虽隐退江湖,却还懂得家国大义。

  绝心眼中寒光乍现。

  既如此,休怪本座无情。绝心冷喝一声,

  密林间骤然跃出数十黑衣 ** 。

  浪翻云神色淡然,袖袍轻拂间剑气纵横,黑衣人尽数毙命。

  绝心面色骤变,未料对方武功如此高绝。

  且看我这舍心印!绝心厉声出掌,阴毒掌风席卷而来。

  浪翻云从容应对,随手一掌便破其绝学,掌风将绝心震退数丈。

  绝心口吐鲜血,满脸骇然——此人修为竟不逊其父绝无神。

  数十载未开杀戒,今日便破例送你一程。浪翻云淡淡道。

  轰然巨响中,绝心掷出霹雳雷火弹,借烟遁逃。

  无神绝宫...浪翻云低语,东瀛异动,青龙会虎视眈眈,江湖又将掀起腥风血雨。

  ※※※

  经典对决第六位:大汉萧秋水唐门之战!

  十贰年前,大侠萧秋水独闯唐家堡。

  入堡者从无生还。

  因堡中有暗器至尊唐老太君坐镇。

  其暗器造诣已臻化境。

  当年强如青龙会亦不敢犯境,何况萧秋水。

  此役唐门倾尽全力,誓诛来敌。

  唐老太太毁尽机关,纵使萧秋水武功盖世,也难以从这玄铁铸就的地牢脱身。

  此战虽出动唐老太爷子助阵,唐老太太仍未能击杀萧秋水,最终力竭而亡。

  临终前她以暗器重创萧秋水,令其暂时动弹不得。镇守地牢的六名唐门死士——唐看、唐听、唐闻、唐感、唐舌、唐思趁机出手,合力钳制萧秋水四肢。若六识俱全,萧秋水必死无疑。

  然唐门六识已折损两人,仅余四者,只能在萧秋水力竭未复之际将其制服,却无力取其性命。

  此战虽以萧秋水胜出告终,但这位中原大侠自此绝迹江湖。

  只因他仍被困在唐家堡内。

  从无活人能走出唐家堡,萧秋水亦不例外。

  此役令唐家堡元气大伤,再未踏出巴蜀之地。

  应天府内,众江湖人士神情恍惚。

  此战看似不及庞斑与浪翻云之战精彩。一江湖客嘀咕道。

  慎言!未入唐家堡者,不知其可怖之处。

  无花大师以为如何?楚榴香笑问。

  传闻唐家堡乃六国九州至险之地,更胜侠客岛......处处机关暗器,入者无还。无花答道。

  这位萧大侠能在唐家水牢击败唐老太太,确实了得。

  李沉舟面露惊色。

  大汉皇朝之人更深知唐家堡之可怕。

  江湖上无人比唐老太太更危险,她一言一行皆藏杀机。

  因其周身尽是暗器埋伏。

  难怪萧秋水多年无踪,原是被困唐家堡。李沉舟淡淡道。

  能与唐老太太战至如此境地,位列经典对决第六当之无愧。柳随风笑道。

  李沉舟点头道:唐老夫人固然厉害,但唐家堡真正最强的另有其人......那位神秘的二少爷才是唐门武功第一人。

  唐家竟还有位二少爷?柳随风难掩诧异,唐老夫人不是唐门第一高手?

  李沉舟露出笑意,这倒是头回见柳随风如此失态。

  唐家二少唐傲,其武功深不可测,从未有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三招......更没几人见过他的真容......因为见过他的人,都成了死人。

  连唐门自己人也......?

  无一例外。据说即便是唐老夫人见到这个孙儿时,心中也不免发怵......因为所有暗器 ** 对他全然无效。

  柳随风神色骤变:这不可能!江湖上怎会有这等人物......

  所以终究只是传闻......若真有唐傲此人,萧秋水怕是早已命丧黄泉。李沉舟语气平淡。

  柳随风顿时了然。

  这般人物若真实存在,唐门早该一统江湖了。

  空见大师,唐傲此人当真存在么?寇仲忍不住追问。

  老衲亦未曾得见,不过是江湖传言罢了......唐家大公子等人皆在江湖走动,唯独这位唐二少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或许确系讹传。

  唐门二少唐傲。

  徐子陵陷入沉思。

  唐门真藏着这样一位人物?

  唐傲......

  忽然间金色石碑光华大作。

  徐子陵收敛思绪,重新将目光投向璀璨的石碑。

  经典对决榜第五位,华山绝顶,刀神之战。

  徐子陵轻叹一声,这场对决他再熟悉不过。

  不久前他刚在华山亲眼见证了这场旷世之战。

  青龙会大龙首白玉钏与天刀宋缺的巅峰对决,两位至高刀神的技艺已达化境。

  魔刀宋缺的刀法已臻至境,本是江湖第一刀客,若非白玉钏横空出世,他当为六国九州最可怕的用刀之人!

  江湖中偏生出了个白玉钏,两大绝世刀客在华山绝顶展开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

  这或许是最无悬念的决斗。

  宋缺的魔刀已臻化境,可惜他遇上的是至高无上的刀神白玉钏。

  刀光剑影过后,倒下的终究是宋缺,而白玉钏的神话仍在延续。

  他依旧是震慑六国九州的恐怖存在。

  境界:未知,精彩程度:天级,奖励:天级**,天意四象诀。

  头回见大龙首跌出前五,当真稀奇。

  虽觉蹊跷,但青龙会仍是江湖中最令人胆寒的存在。

  巴蜀之地,张良独酌未久,青龙会众人便至。

  二龙首吴明率分舵人马前来会合。

  子房先生。吴明拱手。

  二龙首,冒用我会名号的组织已查清...张良道。

  愿闻其详。吴明眼中寒芒乍现。

  此组织名为万杀门。

  万杀门?吴明沉吟,中原似无此门派。

  不错,此派暗中经营不足十载,却已成巴蜀最凶残的**组织。张良续道,其首领乃东瀛女子,唤作黑杜鹃。

  东瀛之人怎会盘踞巴蜀?既敢冒用我会之名,便该诛灭!吴明冷然道。

  张良神色如常,这正是青龙会的作风——向来只有我会剿灭他人,从无江湖势力敢触犯青龙会。

  万杀门四大**乃是张两刀、现宫千枫,飞尸门白无极与铁重楼。

  那便即刻出发!

  荆州城内,万杀门盘踞。

  这巴蜀近年最恶名昭彰的**组织,血债累累。

  世人皆道是青龙会所为。

  门主黑杜鹃看似寻常女子,实则心狠手辣。

  门主...下一个目标是谁?飞尸门白无极躬身请示。

  黑杜鹃眼中掠过一抹冷意:自然是霹雳堂所为,所有人都以为是青龙会干的,绝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一道阴森的声音骤然响起。

  万杀门众人面色骤变——青龙会竟真的来了。

  为首的矮小老者负手而立,身后黑压压站着一片黑衣人。

  青龙会,货真价实的青龙会。

  诸位是......黑杜鹃还想拖延时间。

  不必白费心机。吴明冷冷道,既然找到这里,你们那些勾当我已尽数知晓。胆敢冒充我青龙会的,你们倒是头一个。

  黑杜鹃面如死灰。

  青龙会众人如猛虎下山,转眼间万杀门 ** 便横尸遍地。

  黑杜鹃只觉寒意彻骨,如坠冰窟。

  区区东瀛女子,也敢冒充我青龙会?今日便送你上路。

  吴明双掌翻飞,化骨绵掌阴毒狠辣,掌风逼得黑杜鹃喘不过气。青龙会二龙首的实力,岂是她能抗衡的?

  黑杜鹃勉强避开要害,却被吴明凌空一抓,重重摔在地上。

  你不能杀我!我是无神绝宫的人!黑杜鹃厉声尖叫。

  话音未落,吴明的掌力已将她头颅震碎。

  无神绝宫?吴明冷哼,东瀛贼子,果然不安分。

  禀二龙首,万杀门已清理完毕。一名青龙会 ** 前来复命。

  下一个目标,飞尸门——鸡犬不留。

  属下遵命!

  张良若有所思:无神绝宫为何突然对中原武林感兴趣?

  子房知道这个无神绝宫?吴明问道。

  此乃东瀛顶尖江湖势力,宫主名为绝无神。

  “绝无神?好像在哪听过这名字……”

  “此人自幼拜入拳门正宗寺泽拳一门下。其师兄拳道神武艺最强,却因残害同门钏贺武之子拳痴,与师父反目。绝无神联手师父擒获师兄与拳痴后,暗中弑师,更将拳门正宗改名为无神绝宫。”张良语气平静。

  “果然是东瀛蛮夷,愚不可及……”

  “虽愚昧,但武功不容小觑,一直觊觎我中原武林。”张良道。

  “狼子野心!倒是子房你令老夫另眼相看。世人都说陆小凤、楚榴香乃天下至聪之人,殊不知你张子房才是真正的智者。”吴明感叹。

  “二龙首过誉,张良不过有些小聪明罢了。”他神色淡然,毫无骄矜之态。

  这般气度更令吴明钦佩。

  “儒家三贤,果真皆为人中龙凤。”吴明再度感慨。

  “二龙首见过在下的两位师兄?”张良问。

  “老夫仅与伏念先生有一面之缘……其武功深不可测,学识更是冠绝当世。”吴明答道。

  张良郑重点头,深表赞同。

  ……

  经典对决第四位——大汉皇朝,魔神关七。

  “竟只提‘魔神关七’四字,再无其他描述?”

  “况且关七前辈也非什么魔神……”

  “天道金榜莫非有误?关七前辈已失踪多年。”

  楚榴香见此名讳亦是一怔。

  “关七前辈传闻已逝,竟还能上榜?”他难掩讶异。

  “既然金榜现名,说明关七前辈尚在人间。”无名断言。

  【六国九州最撼世之战】

  金色碑文浮现这行大字时,整个江湖为之沸腾。

  “如此高调定论,莫非此战我等闻所未闻?”

  “天道金榜既出此言,此战必超乎想象!”

  这是大汉江湖一段被封存的秘辛。

  大汉王朝的江湖中人顿时热血沸腾。

  这竟是一段不为人知的秘闻,他们闻所未闻。

  此战发生在关七极度不利的局面下。

  那时的他神志混沌,又遭内奸与敌人联手设局,身负特制枷锁镣铐,蜷缩于铁笼之中,仅余头颅暴露在外。

  群雄目睹此景,无不震撼。

  竟……竟强悍至此,这关七竟有如此实力!

  宋远桥等人难以置信。

  一个人陷入这般绝境,还能有何等表现?

  关七前辈……竟强横如斯?

  即便身处极端劣势,关七仍以超凡武艺力战新晋顶尖高手——苏梦枕、白愁飞、王小石、雷损、狄飞惊五人联手,即便身戴镣铐、神智昏沉,五人亦奈何不得。最终关七断臂后遭雷劈遁走。

  然而此战远未结束,与关七交锋者远不止这七人。

  世间真有这般恐怖之人?

  关七当真了得,武功之高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