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余莺儿11-《快穿:系统进阶我进化》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余佳莺儿一如从前的华妃,在后宫中强势崛起,与皇后形成二足鼎立之态。

  但她一点宫权都未染指,毕竟皇帝的疑心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莺儿如今也不做争宠之事,一来后宫中她的孩子最多,且占据皇帝仅有孩子的半壁江山。

  二来皇上迟早会疑心她,推出其他人来牵制她,这就是为帝之道,什么都讲究平衡,后宫的平衡也关乎前朝。

  自甄嬛误穿旧衣,被剥去纯元服饰,仅着里衣从景仁宫回到碎玉轩。

  之后她就被禁足了,所有人又开始拜高踩低,落井下石。

  她意识到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没有余莺儿高,她就更憔悴了,凭什么我不如她?

  我可是按照纯元皇后培养出来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闺阁中更是有着‘女中诸葛’之称的。

  只在这冰冷的后宫,我如何能让自己不受欺辱呢?又想到纯元旧衣,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已死之人吗?

  如此这般,她似失去了心气一般,整日浑浑噩噩,思绪忧愁,身体日渐消瘦!

  如同冷宫一般的碎玉轩甚是幽静,甄嬛思虑繁多,最终高烧不退。

  贴身侍女流朱为给甄嬛找太医,撞死在守门侍卫的刀下,成为刀下亡魂。

  侍卫见死了人,急忙去往养心殿求见皇上。

  皇上只说不见,但吩咐禁军统领,只需禁足,别的不用管。碎玉轩请来太医诊治,甄嬛也诊出喜脉。

  雍正在养心殿悼念亡妻,“这世间唯有你懂得朕,明白朕……”

  皇帝听后仍吩咐禁足,碎玉轩众人也无能为力。甄嬛八个月时,她的父亲因为私藏钱名世诗集,被革职入狱,母亲和妹妹也都关在府里。

  甄嬛虽然对皇上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非常寒心,但为了救父亲,她托温实初给皇上送了信物和一封信。

  皇上念旧情,见了她。

  皇上自然知道甄嬛来见他是为什么,但是见面以后皇上并没有直接询问甄嬛,甄嬛也没有直接说话。

  皇上说:“你身子不便,不必行礼,起来吧,听芳若说你有孕在身后,夜里一直多梦,现在睡得安稳了吗?”

  甄嬛对于皇上的关心,并不觉得感动,反而觉得很虚假。说到底只怕她睡不好影响孩子罢了,关心的也只是孩子!

  甄嬛没回答睡得怎样,她问皇上,“皇上亲眼看见我睡得不好了吗?”

  “单凭芳若姑姑的一面之词,皇上就相信臣妾睡得不安稳,也没询问过太医,也没问臣妾为什么睡不好?”

  皇上自然知道甄嬛出话里有话,故意问,“你想说什么?”

  甄嬛意有所指道,“皇上不要听信他人一面之词,就做论断。”

  皇上也说:“你刚才说了不可以听信他人一面之词,所以鄂敏的话朕没有全信,但是钱名世一事,你父亲的一言一行,朕都看在眼里。”

  甄嬛见皇上对父亲的成见很深,也知道父亲的行为确实不妥,也触及皇上的底线了。

  于是甄嬛想用父亲的忠心,唤起皇上的不忍之心。

  可皇上依旧是皇上,乾刚独断,最后的决定:甄远道及其家眷流放宁古塔,不必给披甲人为奴。

  甄嬛对这个决定很不满意,宁古塔是苦寒之地,父母年事已高,怎么受得了?

  于是她问出了心里的疑问:“皇上到底是铁证如山,还是对敦亲王、年羹尧一事耿耿于怀,而要疑心他人?”

  雍正愤怒的把桌子上的东西扫到地上,信纸落地,甄嬛捡起,看到信上写着,

  “寄予菀菀爱妻,念悲去,独余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牵梦萦,忧思难忘,纵得莞莞,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信的末尾还写了一首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好一个‘除却巫山非云也’!”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替身,自己才是最大的笑话。

  皇上的最爱是纯元皇后,无人比得上纯元!

  “能有几分像宛宛是你的福气,”雍正面色阴沉的说。

  甄嬛崩溃大哭,歇斯底里地问:“究竟是我的福,还是我的孽?”“这些年以来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虽然甄嬛内心极其坚韧,但还是被这一连串的消息打的措手不及,以至于动了胎气。

  雍正看此情景,又气又急,急忙吩咐苏培盛叫了太医诊治。

  后宫众人听此消息,纷纷来到碎玉轩。

  皇后此前就在碎玉轩做了手脚,时刻准备着,甄嬛生产时,暗桩用了秘药。

  导致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甄嬛都没有生出来,最后羊水流干了,孩子胎死腹中。

  甄嬛也晕死过去,还是用了堕胎药,才把孩子排出来。

  甄嬛醒来发现孩子死了,内心悲痛不已。

  这是我的第二个孩子,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生不下来。

  最后甄嬛伤心欲绝,对皇上说想?离宫去甘露寺修行,并念了一首诀别诗。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余莺儿见此,不能让甄嬛离宫,她离宫了谁来当我的挡箭牌,到时候我不成了最显眼的‘显眼包’了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于是开口道:

  “皇上,我朝从未有宫妃出宫带发修行之人,不如在碎玉轩设小佛堂,莞嫔也可尽心祈福,也不用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吃苦受罪,还能养好自己的身子,说不定哪一日想通了也能继续服侍皇上。”

  雍正心想,确实如此,好不容易有个如此像纯元之人,不能让她出宫,于是开口道,

  “既然你想带发修行,也不必去宫外,毕竟你是刚经历过生产之人,就在碎玉轩设立小佛堂修行吧。”

  雍正说“莞嫔甄氏,自愿在宫中修行佛法,朕感念其心,特废除其位,于碎玉轩修行。”

  皇后假惺惺的说:“废妃甄嬛,希望你能诚信悔改,安心礼佛。”

  其他人眼见皇上如此坚决,皇后也未多加劝导,心想能少一个人争宠更好,遂无人为之求情。

  唯有眉庄心疼的看着甄嬛,心想一定要暗中帮扶甄嬛。

  众人离去,自此日起,碎玉轩大门紧闭。

  莺儿因着几个孩子宠爱还算可以,其他人则是千方百计只为争宠,其中以瓜尔佳贵人为最。

  太后因十四爷允禵被发配守皇陵,郁结于心,病情逐渐加重,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后宫众人都来给太后侍疾。

  只听太后闭着眼睛说道:“你负了我,你答应过的,选秀一过……”(太后和隆科多有私情,皇上还曾亲眼所见)

  皇上意识到太后要说什么,皇后也察觉到太后想说什么,于是带妃嫔一起退了出去,留给太后和皇上空间?。

  太后弥留之际,?雍正急忙赶到她床前,轻轻地握住她冰冷的手。

  太后请求见他的亲弟弟老十四,她说:“怎么还不见老十四?”

  雍正回答说:“皇额娘,您糊涂了。”

  太后坚持说:“额娘快不行了,你能不能让额娘见见老十四?”雍正拒绝了太后的请求。

  ?太后听到雍正拒绝,开始诅咒雍正“皇上你不友爱兄弟,你迟早会众叛亲离”。

  雍正表示自己是在孝懿仁皇后的膝下长大的,不比老十四是太后亲手带大的?。

  但他还是祈求太后丁点的母爱,可是太后爱着的人是十四,从来不是自己,不记得自己爱吃什么,也未给自己唱过一次摇篮曲。

  “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这样哄孩子的歌,你从来,从来未对我唱过,您能为我唱一遍吗?”可是皇额娘你的偏袒和宠爱从未给过我,雍正的心更加冰冷。

  他冷冷的吩咐皇后准备太后的丧事,太后的丧事办的极其隆重,恭上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并将其葬于康熙皇帝陵墓。

  丧仪结束后,宫里很长一段时间的气氛都很肃穆。

  苏培盛也愈发不好当差了,生怕自己小命不保。

  余莺儿见雍正心情如此郁闷,就让乳母带着几个孩子去养心殿看望雍正。

  雍正一见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心中的苦闷也散去了一些。

  等处理完奏折后,牵着弘曦,带着三胞胎“弘晗、弘景、泓乐”前往钟粹宫。

  进入钟粹宫,发现宫里面积太小,直接吩咐苏培盛收拾永寿宫,赐莺儿居住永寿宫主殿。

  但此时,莺儿正安慰雍正呢!“皇上,您还有我,还有孩子们呢,你是天下最厉害的皇帝,没有人会不爱戴您,没有人会不敬重您,你在天下百姓心中一定是最勤劳的皇帝!”

  “您在臣妾心中一直都是最威武霸气的人,”莺儿含羞带怯的说。

  弘曦崇拜的说“是呀,皇阿玛,你在儿臣心中也是最棒的,最厉害的人,儿臣最喜欢您了,你还会那么多东西,还会温柔的练儿臣习字。”

  雍正在余莺儿和弘曦的安抚下,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恢复了往日的平心静气。他也想明白了,天底下有人爱自己的孩子,有人不爱,自己只是恰好遇上那个不爱自己的母后。

  幸好自己还有莺儿陪着,还有孩子们在身侧,朕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没有父爱。

  “好啦,朕知道你们的心意,也知道你们的想法,不用再安慰朕,朕已经想通了。”

  皇上吩咐乳母把所有孩子都带下去,抱着余莺儿就往榻上走去。携手揽腕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吹。

  “朕的好莺儿,幸好有你在朕身边。”

  “臣妾会一直陪在您身边的。皇上,皇上你真的很厉害。”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