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红楼·黛玉哥姐09-《快穿:系统进阶我进化》

  清欢和默然就当做是看了一场闹剧,熊孩子果然威力大。

  两人懒得再看,收回精神力,只留下监控系统,监控着宝玉的踪迹。

  宝玉就是也从梦中醒来,吓得哇哇大哭,他高呼。

  “可卿救我?!”

  然后腾地一下坐起来,旁边的四人闻声冲上来,将宝玉搂在怀中,温声哄着他,

  “宝玉不怕,我们都在这儿,拍拍毛,吓不着。”

  秦可卿也在屋子外面,听到呼喊声连忙进来。

  她很好奇,自己的闺名,这宝二叔是怎么知道的?

  但她也不便多问。

  贾宝玉整个人迷迷糊糊,心中怅然若失。

  半天的时间才从惊吓状态转换成哼哼唧唧。

  袭人给他喂了水,准备给他穿衣服。

  裤子套上,准备系带的时候,手刚好碰到他大腿处。

  手里一片冰冷黏腻,湿漉漉的一片。

  袭人吓得马上就把手缩回来,连忙问他怎么回事,裤子怎么会湿了?

  宝玉脸红通通的,说不出话来,向她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说出去。

  袭人年纪比宝玉大,在婆子们的胡咧咧中,早就懂人事了。

  她也突然反应过来,脸颊羞红,含羞带怯的低头不语。

  她胡乱将宝玉衣服穿好,带到贾老夫人处。

  回到府中,吃完晚膳,他趁着丫鬟婆子们不在,给宝玉另外找了一条亵裤。

  宝玉拉着袭人的手,摇晃着手臂,央求袭人,

  “好姐姐,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可是咱俩的小秘密。”

  袭人也好奇呀,她转头不看宝玉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从哪流出来的?”

  宝玉唧唧歪歪大半天,把梦里的经过告诉袭人。

  袭人听着这些事,含羞带怯,面带潮红的看着宝玉。

  宝玉刚刚经历人事,对男女之事很好奇。

  当即就把眼前的娇俏人拉过来,按在床上,按照梦中的情景又操练起来。

  清欢听到默然跟她说宝玉和袭人的事,翻了个白眼,真是槽点太多,令人无语。

  她能说啥,梦里做正事还情有可原,这刚回府就拉着袭人做起来了?

  这是真不怕自己长不高,发育不完全啊!

  清欢和默然想要隔开两人的想法,更加浓烈。

  这什么玩意儿啊,八岁的孩子就这样!

  真服了!

  ◎

  王夫人的远房亲戚,刘姥姥带着自己的孙子板儿,想要借点光。

  刘姥姥来了荣国府,想要找周瑞家的,还说想见见贾老夫人。

  大户人家规矩都多,这贾老夫人觉得自降身份,不肯见。

  王熙凤看着这打秋风的远房亲戚来访,给点银子作为盘缠,就让他们走了。

  宝玉在族学什么也学不进去,整日里跟着其他人招猫逗狗。

  晚上回家还时不时的和袭人大战一场。

  两人藏的还挺深,基本上没人发现。

  一日薛宝钗身子不舒服,宝玉听后特来看望薛宝钗。

  宝玉见宝钗好奇自己的玉,就取下来交给她。

  宝玉将上面的字读出来,莺儿听后,觉得这诗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哪有什么命中注定,只有处心积虑。

  ◎

  林父自从江南盐政一事办的好,皇上就格外器重他。

  现在更是将人当做心腹培养,直接把人从七品官提为四品江苏知府。

  只等做出政绩,再将人调回京城。

  林府一家人又准备回江苏,贾敏想着这一去又不知道得多久。

  给贾老夫人道个别吧!

  于是一家人又带着礼物,来到荣国府。

  林父和默然同样是去拜访贾政、贾赦。

  林母带着清欢和黛玉前往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人还觉得奇怪,这怎么突然来了?

  没想到贾敏是来与自己道别,心里的想法破灭,脸上也表现出几分不悦。

  “这才回来多长时间,怎么又要走?”

  林母回答,“老爷当上了江苏知府,皇上下令,即刻出发。

  我们回来道别还是挤出的时间,不然按照老爷的意思,马上就走呢。”

  原本还可以再待几日,但她怕贾宝玉纠缠黛玉。

  这宝玉隔三差五就来林府,还想见黛玉,约黛玉玩。

  一男一女这样待在一起,男子会被说风流多情,女子名声反而会被连累。

  她才不想让自己女儿名声尽毁,所以提前回去的日子。

  她也不想因为阻止宝玉和黛玉相处,也不想受老夫人的埋怨,把事情全都推到林如海身上。

  众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后,林家人回到林府,准备第二日启程返回江苏。

  还是走水路,水路不仅能看沿途风景,也能少受些罪。

  船上,林如海的房间。

  贾敏轻抚桌案上的江苏知府官印,不由得生出一些感叹,

  “此去苏州,盐政虽然在你的治理下比从前好,但也有很多人隐在幕后,咱们也算是离风波更近。”

  林如海透过窗户看着水面上的波纹,

  “是啊,听老友说,四大家族暗流涌动,皇上也是忍不下去,更何况府中还是那般情景……”

  两人的担忧全被清欢听到,但这与林家无关,她不打算插手。

  “夫人放心,”林如海把官印输入锦匣内,纤长的手指抚过她鬓角的头发,

  “我既承圣恩,便要做那逆流之舟。”

  贾敏望着林如海坚定的模样,坚信他一定能成功。

  如今他们一同奔赴未来,有人执笔,有人执剑,而她和如海便是指路明灯。

  这就是林府未来的缩影!

  想着大儿子和大女儿的奇异之处,贾敏和林如海的信心更足了。

  等贾敏睡去,林如海检查船上的行装,只见案头多了一封密信。

  他拆开一看,既然是皇上亲笔所写,“朕观江南不止盐政有问题,更有甚者放印子钱、吏治不清明。

  朕希望你能清流涤浊,清除积弊,你既然为御史出身,应当知晓此任之重。

  携家赴任,朕允你三年,希望你能还朕一片清明。”

  他将信笺放进锦匣内,藏在隐蔽处,熄灯躺在床上。

  贾敏侧身看着他,轻声问,“怎么还不睡?可是心忧?”

  “忧心,但喜悦更多,”他将贾敏揽入怀中,

  “江山满是疮痍,但命不该绝,还有两个孩子帮衬——我们还有机会。”

  众人一路顺利,没出现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