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火爆的兴奋劲儿过去后,沈记卤味铺迎来了日常经营的平淡与琐碎。正如沈清辞所料,挑战接踵而至。
第一天开门,生意就冷清了不少。没了开业优惠的刺激,街坊们尝鲜的热情退去,铺子前显得有些门可罗雀。
周氏看着空荡荡的街道,有些焦虑地搓着围裙:“阿辞,这……这人怎么少了这么多?是不是咱们东西不好吃了?”
沈清辞心里也有些打鼓,但面上却保持着镇定:“娘,别急。开业那天是图新鲜,现在才是常态。咱们东西好,不怕没人来。”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悄悄把招牌上“买二送一”的牌子摘了下来。
果然,快到晌午时,陆陆续续来了些熟客。
“老板娘,来半斤猪头肉,老样子切薄点!”一位老主顾熟门熟路地招呼。
“小姑娘,昨天的卤豆干还有没?我家小子爱吃,再给我称点。”
生意虽然不如开业火爆,但总算稳定下来。沈清辞发现,熟客们往往有固定的偏好,她开始用心记住几位常客的口味:“张大叔爱吃的猪耳朵要多放辣,李婆婆牙口不好猪蹄要炖得烂些……”
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食材保鲜。夏天天气热,卤味放久了容易变质。第一天准备的货没卖完,到了下午,色泽和味道就差了些。
“这……这可咋办?扔了多可惜!”周氏看着剩下的卤味,心疼得直皱眉。
沈清辞想了想,果断决定:“不能卖隔夜货,坏了招牌。娘,剩下的,咱们晚上自己吃,或者切碎了送给隔壁铺子尝尝,就当结个善缘。” 她接着琢磨,“明天开始,咱们得估摸着量做,宁可少做,不能剩。另外,得想法子保鲜。”她让沈厚德去凿了些冰块(冬天储存在地窖的,价格不菲,但必须用),把卖剩的卤味放在阴凉处用冰镇着。
最让沈清辞费神的是邻里关系。铺子左边是家布庄,老板娘是个精明利落的妇人;右边是家杂货铺,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头。
开业的喧闹难免影响到人家。布庄老板娘第二天就委婉地提了句:“沈家妹子,你们这香味儿是诱人,就是……我这刚扯的缎子,怕沾了味儿。”
沈清辞立刻心领神会,陪着笑脸:“王嫂子,对不住对不住!我们以后注意,尽量不让味儿飘过去。这有点卤豆干您尝尝鲜,给孩子当零嘴。”她送上早就准备好的一小包豆干。
伸手不打笑脸人。布庄老板娘见她态度好,东西也实在,脸色缓和不少:“哎哟,这怎么好意思……以后都是邻居,互相照应。”
杂货铺的老头倒没说什么,但沈清辞发现他
第一天开门,生意就冷清了不少。没了开业优惠的刺激,街坊们尝鲜的热情退去,铺子前显得有些门可罗雀。
周氏看着空荡荡的街道,有些焦虑地搓着围裙:“阿辞,这……这人怎么少了这么多?是不是咱们东西不好吃了?”
沈清辞心里也有些打鼓,但面上却保持着镇定:“娘,别急。开业那天是图新鲜,现在才是常态。咱们东西好,不怕没人来。”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悄悄把招牌上“买二送一”的牌子摘了下来。
果然,快到晌午时,陆陆续续来了些熟客。
“老板娘,来半斤猪头肉,老样子切薄点!”一位老主顾熟门熟路地招呼。
“小姑娘,昨天的卤豆干还有没?我家小子爱吃,再给我称点。”
生意虽然不如开业火爆,但总算稳定下来。沈清辞发现,熟客们往往有固定的偏好,她开始用心记住几位常客的口味:“张大叔爱吃的猪耳朵要多放辣,李婆婆牙口不好猪蹄要炖得烂些……”
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食材保鲜。夏天天气热,卤味放久了容易变质。第一天准备的货没卖完,到了下午,色泽和味道就差了些。
“这……这可咋办?扔了多可惜!”周氏看着剩下的卤味,心疼得直皱眉。
沈清辞想了想,果断决定:“不能卖隔夜货,坏了招牌。娘,剩下的,咱们晚上自己吃,或者切碎了送给隔壁铺子尝尝,就当结个善缘。” 她接着琢磨,“明天开始,咱们得估摸着量做,宁可少做,不能剩。另外,得想法子保鲜。”她让沈厚德去凿了些冰块(冬天储存在地窖的,价格不菲,但必须用),把卖剩的卤味放在阴凉处用冰镇着。
最让沈清辞费神的是邻里关系。铺子左边是家布庄,老板娘是个精明利落的妇人;右边是家杂货铺,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头。
开业的喧闹难免影响到人家。布庄老板娘第二天就委婉地提了句:“沈家妹子,你们这香味儿是诱人,就是……我这刚扯的缎子,怕沾了味儿。”
沈清辞立刻心领神会,陪着笑脸:“王嫂子,对不住对不住!我们以后注意,尽量不让味儿飘过去。这有点卤豆干您尝尝鲜,给孩子当零嘴。”她送上早就准备好的一小包豆干。
伸手不打笑脸人。布庄老板娘见她态度好,东西也实在,脸色缓和不少:“哎哟,这怎么好意思……以后都是邻居,互相照应。”
杂货铺的老头倒没说什么,但沈清辞发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