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入山林-《寒门小厨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沈清辞就醒了。不是被冻醒的,而是被心里那股劲儿给催醒的。分家的念头像颗种子,在她心里扎了根,发了芽,急需阳光和雨露——也就是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能换来铜板的东西。

  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旁边的沈安睡得正沉,嘴角还带着一点昨晚梦里尝到油腥的笑意。周氏已经起来了,正坐在炕沿边,看着窗外发呆,脸上带着忧虑。

  “娘。”沈清辞小声叫她。

  周氏回过神,担忧地压低声音:“阿辞,你真还要去后山?昨天差点就被你奶奶发现了,这要是再去……”

  “娘,不去怎么办?光靠每天那点稀粥窝头,咱们都得饿出毛病来。”沈清辞语气坚定,“昨天是意外,今天咱们小心点,早点回来。”

  “可是……”

  “娘,您就放心吧。”沈清辞打断她,凑近了些,声音更低,“咱们不能一辈子这样。我想好了,得多找点东西,不光自己吃,还得攒着,以后……以后说不定有用。”她没敢直接提分家,怕吓着周氏。

  周氏看着女儿亮得惊人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光芒,像是烧着一团火。她心里乱糟糟的,既害怕又隐隐有一丝被这团火点燃的期盼。最终,她叹了口气,默默地从炕席底下摸出半个藏起来的、硬邦邦的窝窝头,塞给沈清辞:“那……那你和安安分着吃了,早点去,早点回,千万小心。”

  这就是默许了。

  沈清辞心里一暖,接过窝头,掰了一小半自己飞快地啃了,剩下的揣进怀里。然后叫醒了沈安。

  沈安一听要去后山,瞌睡虫瞬间跑光了,一骨碌爬起来,小脸上满是兴奋:“姐!今天咱们能找到兔子吗?”

  “想得美!”沈清辞笑着戳了下他的额头,“兔子哪有那么好抓。今天咱们去找找别的,比如……蘑菇!”

  “蘑菇?”沈安眼睛一亮,“就是下雨后草地上长出来的小伞吗?那个能吃?”他见过,但从来不敢碰,因为村里老人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对,但得找能吃的。”沈清辞一边说着,一边利索地背上那个破背篓,检查了一下那把锈镰刀,“姐认识几种,咱们专挑那几种捡。”

  姐弟俩再次像两个小贼似的溜出了院子。清晨的山林带着露水的气息,空气清冷又新鲜。有了昨天的经验,沈安胆子大了不少,不再紧紧抓着姐姐的衣角,而是像只出笼的小狗,欢快地在前面带路——虽然方向基本靠蒙。

  “姐!这边!这边草多!”

  “那边是往深山里去了,不行,太危险。咱们还在山脚附近转悠。”

  “哦……”沈安从善如流,立刻转向,“那姐,你看那个!那个是不是蘑菇?”他指着一棵大树底下几朵颜色灰扑扑、像小耳朵一样的东西。

  沈清辞凑过去一看,乐了:“哟,安安眼神真好!这是木耳!下雨天才多,今天运气不错,还能捡到些干的!这也是好东西,能吃!”

  沈安一听是“好东西”,立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摘,生怕弄坏了。姐弟俩围着那棵树,仔细搜寻,还真的找到了不少干枯但还能吃的木耳。

  “姐,这个黑乎乎的,看着不好看,真的好吃吗?”沈安捧着一把木耳,有点怀疑。

  “傻小子,人不可貌相,蘑菇……呃,木耳也是!等晚上娘用水泡开了,炒菜或者做汤,滑溜溜的,可好吃啦!”沈清辞一边说,一边咽了口口水,给自己也画了个饼。

  收获了一小把木耳,沈清辞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她记得昨天那个陷阱的方向,心里琢磨着,就算抓不到兔子,去看看陷阱周围的环境,说不定也能找到些动物活动的痕迹,比如……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