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官上任,梅立风庭-《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漪兰殿虽不及皇后的立政殿、贵妃的承香殿那般宏伟轩敞,却也亭台精巧,廊庑幽深,陈设清雅,更难得的是有一方独立的小院,院中植有几株老梅,虽非花期,但绿荫亭亭,别有一番静谧意味。此处距离紫宸殿与前朝官署不远,往来便利,却又相对独立,足见安排者的用心。

  崔芷柔迁入漪兰殿,并未大肆张扬,只带了两个从崔府带来的、绝对可靠的贴身侍女,以及那盆罗汉松。殿内原有的宫人,她并未立刻撤换,只是依宫规重新明确了职责,恩威并施,既不过分亲近,也不刻意疏远,一切井然有序。

  三日后,她正式于尚宫局正厅视事。

  尚宫局统辖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负责宫内文书、传宣、印信、宫闱管钥等一应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庶务,可谓宫廷运转的枢纽之一。前任尚宫因年迈荣养,局中事务暂由几位司级女官协同处理,难免有些积压与疏漏。

  崔芷柔端坐正位,下方是尚宫局数十名有品阶的女官,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不服,齐齐投注在这位过于年轻、晋升速度堪称传奇的新上司身上。

  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命人抬上近日积压的文书簿册,开门见山:“自即日起,所有往来文书、用度记录、人事调度,皆需按新定章程,当日事当日毕,若有疑难或积压,即刻呈报,不得延误。”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随即,她开始逐一询问各司近期要务,从宫中用度核算到各殿器物修缮,从宫女调度到文书归档,问题精准,直指要害。几位原本存着敷衍心思的司级女官,在她条理分明、洞察细微的询问下,竟有些额头冒汗,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半日下来,效率奇高,数件积压事务得以厘清,几处潜在疏漏被提前指出。众女官这才意识到,这位新尚宫并非仅凭陛下恩宠上位,其处理事务之老辣、洞察之敏锐,远超她们预估。

  午后,她亲自巡视尚宫局下属各库房,尤其是存放宫中重要文书、图籍的库藏。她并非走马观花,而是仔细查验记录,核对实物,甚至亲自爬上梯子查看高层架阁的保存情况。当她指出一处存放前朝舆图的库房略有潮气,需立即整改时,负责此处的司簿女官脸色煞白,连声称是。

  “尚宫之位,非为权柄,而在责任。”巡视完毕,崔芷柔站在尚宫局庭院中,对跟随的众女官平静言道,“我等职责,在于确保宫闱有序,文书清明,为陛下、为后宫、乃至为前朝政务,提供最稳妥的支持。望诸位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勿负圣恩,亦勿负己身职责。”

  她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空谈大义,只是将责任与实务摆在面前,反倒让一众女官心生凛然,不敢小觑。

  紫宸殿内。

  李恪听着玄影低声禀报尚宫局今日动静,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他早知道,她定能胜任。她的能力,从来就不该被局限于一方书库。

  “漪兰殿那边,可还安稳?”他更关心这个。

  “回陛下,崔尚宫处事公允,章程明晰,下人敬畏,一切平稳。只是……”玄影略一迟疑,“今日午后,苏德妃宫中的掌事宫女曾前往尚宫局,言称德妃娘娘欲调阅去岁宫中用度总录,说是要核对份例。”

  李恪目光一冷。核对份例?苏德妃掌管部分宫务,确有权限,但偏偏选在芷柔上任第一日?其心可诛。

  “崔尚宫如何应对?”

  “崔尚宫依例调出记录副本,言明正本需存档备查,并派了一名司记女官携副本随往淑兰殿解说,程序周全,未给任何刁难之机。”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做得很好,既不失职,也不逾矩,更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崔芷柔的迅速立足,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就在她视事第三日,一桩不大不小的风波悄然而至——尚宫局下属的司制房(负责宫中部分衣物制作)呈报,一批预备供给几位低位妃嫔的夏衣布料,数目与入库记录对不上,短缺了十匹江南进贡的软烟罗。

  十匹软烟罗,价值不菲,但更关键的是此事涉及宫中物资管理,若处理不当,极易被放大为“管理不善”、“中饱私囊”的罪名。

  司制房的掌事女官战战兢兢,暗示可能是之前账目混乱所致,想将事情模糊过去。

  崔芷柔并未急于表态,她仔细翻阅了司制房近三个月的领用记录、入库单据以及相关人员轮值记载。她发现,短缺恰好发生在前任尚宫交接、管理略有松弛的时期,且涉及经手人员不多。

  她没有大张旗鼓地审讯,而是不动声色地调来了那段时间宫门出入的记录,以及宫内负责浆洗、搬运等相关杂役的名册。经过一夜的交叉比对与细致分析,她锁定了一名与苏德妃宫中一名采买内侍过往甚密、且那段时间行为有异的司制房宫女。

  她没有立刻抓人,而是先以核对其他事务为由,传唤了那名宫女,言语间看似随意地问及那段时间的琐事,却暗藏机锋。那宫女起初尚能应对,但在崔芷柔看似平和、实则步步紧逼的询问下,渐渐露出破绽,神色慌乱。

  最终,在崔芷柔拿出其与淑兰宫内侍秘密接触的间接证据(通过玄影提供)后,那名宫女心理防线崩溃,承认是受那内侍指使,利用交接期的管理漏洞,偷偷将布料夹带出宫,变卖后利益均分。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崔芷柔当机立断,依据宫规,将涉案宫女与内侍一并拿下,移交内侍省按律严办,并将事情经过、证据链及处理结果,清晰明了地写成奏报,呈送御前,同时抄送相关宫苑主管。

  整个过程,快刀斩乱麻,证据确凿,程序严谨,让人无话可说。既迅速平息了风波,肃清了内弊,更借此立威,让尚宫局上下见识到了这位新尚宫明察秋毫、处事果决的手段。

  苏德妃在淑兰殿内得知消息,气得摔碎了手中的团扇,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安插的人被拔除,无可奈何。

  经此一事,再无人敢轻易挑衅这位新任崔尚宫的权威。尚宫局的风气为之一清,效率更高。

  新官上任,雷霆手段立威。

  梅立风庭,根深不畏浮云。

  崔芷柔用她的能力与智慧,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中,稳稳地扎下了根。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藏在帝王羽翼下的梅影,而是真正成长为了一株能够独自面对风雨、支撑起一片天空的乔木。

  然而,她也深知,这仅仅是开始。苏德妃的失利,不会让其偃旗息鼓,只会让其手段更加隐蔽。而那悬而未决的选秀与后位,依旧是笼罩在她头顶最大的阴云。

  她在漪兰殿的灯下,轻轻摩挲着腰间那枚“清恒”玉佩。前路漫漫,但她心志愈坚。

  既然已立于这风庭之中,那便迎风而长,直至亭亭如盖,无愧于他之期望,亦无愧于己心之“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