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热劲儿还没完全散开,开学的日子快挨着脚后跟了。
苏禾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买房的事儿,一边黑市的生意过得接着做,但得更小心,不能太扎眼;功课更是半点不能松,那可是她往后的指望。
一边动手整理开学要用的书本,把旧笔记本上的重点慢慢往新本子上抄。
这边苏禾刚把铅笔削好,林婉秋就扯着嗓子张罗开了:“雪柔!小禾!快换衣服!今儿带你们去百货大楼买新衣裳!” 声音亮得能传到隔壁院,生怕邻居听不见似的。
苏禾心里门儿清,林婉秋这是要演 “一碗水端平” 的戏码,让大院里的人都瞧瞧,她对俩闺女一样上心,绝不让人挑出半点不是。
苏雪柔一听,立马脆生生应了声,接着翻箱倒柜找最体面的衣裳,跟只雀跃的小蝴蝶似的。
苏禾出了门:“妈,您看着帮我买就行,白衬衫、蓝裤子,最简单的款,合身就成。”
这话一下戳破了林婉秋的小心思。
她脸上的笑瞬间淡了,眉头也拧起来:“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买衣裳哪有本人不去的?尺寸合不合身,花色喜不喜欢,不得你自己看?”
她心里窝着火, 苏禾不去,她这出 “慈母” 戏给谁看?
她就是要拉着俩闺女一起,让所有人都看见她的 “公平”,看见她对亲生女儿也没怠慢。
可苏禾这副不配合的样子,旁人看见了,反倒会觉得是她这个当妈的没尽心,连孩子都不愿跟她出门。
“我真无所谓,您定就好。” 苏禾语气平平的,半点没松口,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更让林婉秋气闷。
“苏禾!” 林婉秋声音拔高了些,带着点不容置喙的劲儿,“你必须去!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一起出门买东西多热闹?你缩在家里像话吗?让人看见,指不定怎么说我!”
她其实也不是没存过补偿苏禾的心思,毕竟是亲生女儿,刚从乡下接回来时,她也想过好好相处。
可苏禾性子太冷太倔,半点不像雪柔那样贴心讨喜,三句话就能把人噎得没话说,处处透着不服管的劲儿。
她潜意识里就觉得,得压一压苏禾的性子,让她知道这个家谁说了算,让她学着像雪柔那样顺从。
这次逛街,就是个 “扳正” 她的机会,也是做给外人看的场面活。
正僵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苏国栋回来了,皱着眉问:“吵什么呢?”
林婉秋立马抢着开口,脸上堆着无奈和委屈:“老苏,你看看小禾!我好心带她们买新衣裳,她死活不肯去!这我怎么买?买得不合心意,回头又落埋怨,我这当妈的太难做了……”
苏国栋扫了眼沉默的苏禾,又看了看一脸气鼓鼓的林婉秋,他本就懒得管这些家长里短,只皱着眉对苏禾说:“一起去,让你妈好好给你挑挑,集体行动。”
军人说话自带一股不容拒绝的劲儿,苏禾知道再坚持只会引来更多麻烦,默默站起身:“知道了。”
林婉秋这才像打了胜仗似的,脸色缓过来,重新堆起笑,亲热地揽过刚换好衣裳下楼的苏雪柔:“这就对了嘛!雪柔,快帮你妹妹看看,穿哪件出门精神?” 那热络劲儿,跟刚才对苏禾的严厉简直是两个人。
最后,苏禾还是跟着去了百货大楼。
可全程她就像个沉默的影子,跟在林婉秋和苏雪柔身后。
林婉秋一路上跟这个打招呼、跟那个唠两句,嗓门亮得很;苏雪柔挽着她胳膊,一会儿说这个布料好看,一会儿说那个款式新颖,笑得眉眼弯弯。
到了布料柜台,林婉秋更是热情得很,拿起一块印着小碎花的布料递到苏雪柔手里:“雪柔你摸摸,这料子软和,做条连衣裙肯定好看,再配个白花边领口,多俏!”
又拿起一块浅蓝布:“这个做百褶裙也不错,挺括又显白。”
轮到苏禾,林婉秋只是用手指点了点柜台角落里的一匹白布和一匹深蓝布,语气淡淡的:“小禾,就这两样吧?做衬衫和裤子,省料还耐穿。”
苏禾只 “嗯” 了一声,林婉秋立马转头,又跟苏雪柔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好像苏禾压根不存在似的。
这场购物终究是按林婉秋的剧本走了下来,可那刻意的 “公平” 底下,藏着的偏心和较劲,还有苏禾那副冷眼旁观的沉默,让这出戏怎么看都透着股别扭。
最后到手的东西一看便知,苏雪柔的是条碎花连衣裙,领口镶着白花边,还有条浅蓝百褶裙,颜色鲜亮,款式也是时下最时兴的,穿在身上跟画报里的姑娘似的;苏禾的是件普通的白色方领衬衫,配一条深蓝直筒裤,料子是不差,可那份区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心思偏在哪。
新书包都是军绿色帆布的,文具盒是印着 “为人民服务” 的铁皮盒,搪瓷水杯也是一个花色,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俩闺女都有,乍一看倒真像一碗水端平了。
可私底下的差别,稍微留心就能发现:苏雪柔的橡皮带着淡淡的水果香,擦屑少还不伤纸;笔是上海牌的新式圆珠笔,写起来顺滑得很;笔记本是硬壳的,封面印着风景画,内页纸又白又光滑。
而苏禾的呢?橡皮是最普通的白色款,凑鼻尖能闻见股橡胶味,一擦就掉渣;笔是支廉价的钢笔,写快了还会儿漏墨;笔记本是最常见的横格本。
苏禾有时候看着这些差别,心里总觉得奇怪。林婉秋费这么大心思,在这些小事上抠细节、搞区别,到底图什么?
维持这种表面光鲜下的偏袒,她不累吗?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除了能让苏雪柔多几分优越感,让她自己满足点控制欲,还有什么用?
她实在没法理解这种近乎执念的消耗,或许对林婉秋而言,这种日复一日的细微磋磨,本身就是她想要的结果。
苏禾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买房的事儿,一边黑市的生意过得接着做,但得更小心,不能太扎眼;功课更是半点不能松,那可是她往后的指望。
一边动手整理开学要用的书本,把旧笔记本上的重点慢慢往新本子上抄。
这边苏禾刚把铅笔削好,林婉秋就扯着嗓子张罗开了:“雪柔!小禾!快换衣服!今儿带你们去百货大楼买新衣裳!” 声音亮得能传到隔壁院,生怕邻居听不见似的。
苏禾心里门儿清,林婉秋这是要演 “一碗水端平” 的戏码,让大院里的人都瞧瞧,她对俩闺女一样上心,绝不让人挑出半点不是。
苏雪柔一听,立马脆生生应了声,接着翻箱倒柜找最体面的衣裳,跟只雀跃的小蝴蝶似的。
苏禾出了门:“妈,您看着帮我买就行,白衬衫、蓝裤子,最简单的款,合身就成。”
这话一下戳破了林婉秋的小心思。
她脸上的笑瞬间淡了,眉头也拧起来:“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买衣裳哪有本人不去的?尺寸合不合身,花色喜不喜欢,不得你自己看?”
她心里窝着火, 苏禾不去,她这出 “慈母” 戏给谁看?
她就是要拉着俩闺女一起,让所有人都看见她的 “公平”,看见她对亲生女儿也没怠慢。
可苏禾这副不配合的样子,旁人看见了,反倒会觉得是她这个当妈的没尽心,连孩子都不愿跟她出门。
“我真无所谓,您定就好。” 苏禾语气平平的,半点没松口,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更让林婉秋气闷。
“苏禾!” 林婉秋声音拔高了些,带着点不容置喙的劲儿,“你必须去!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一起出门买东西多热闹?你缩在家里像话吗?让人看见,指不定怎么说我!”
她其实也不是没存过补偿苏禾的心思,毕竟是亲生女儿,刚从乡下接回来时,她也想过好好相处。
可苏禾性子太冷太倔,半点不像雪柔那样贴心讨喜,三句话就能把人噎得没话说,处处透着不服管的劲儿。
她潜意识里就觉得,得压一压苏禾的性子,让她知道这个家谁说了算,让她学着像雪柔那样顺从。
这次逛街,就是个 “扳正” 她的机会,也是做给外人看的场面活。
正僵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苏国栋回来了,皱着眉问:“吵什么呢?”
林婉秋立马抢着开口,脸上堆着无奈和委屈:“老苏,你看看小禾!我好心带她们买新衣裳,她死活不肯去!这我怎么买?买得不合心意,回头又落埋怨,我这当妈的太难做了……”
苏国栋扫了眼沉默的苏禾,又看了看一脸气鼓鼓的林婉秋,他本就懒得管这些家长里短,只皱着眉对苏禾说:“一起去,让你妈好好给你挑挑,集体行动。”
军人说话自带一股不容拒绝的劲儿,苏禾知道再坚持只会引来更多麻烦,默默站起身:“知道了。”
林婉秋这才像打了胜仗似的,脸色缓过来,重新堆起笑,亲热地揽过刚换好衣裳下楼的苏雪柔:“这就对了嘛!雪柔,快帮你妹妹看看,穿哪件出门精神?” 那热络劲儿,跟刚才对苏禾的严厉简直是两个人。
最后,苏禾还是跟着去了百货大楼。
可全程她就像个沉默的影子,跟在林婉秋和苏雪柔身后。
林婉秋一路上跟这个打招呼、跟那个唠两句,嗓门亮得很;苏雪柔挽着她胳膊,一会儿说这个布料好看,一会儿说那个款式新颖,笑得眉眼弯弯。
到了布料柜台,林婉秋更是热情得很,拿起一块印着小碎花的布料递到苏雪柔手里:“雪柔你摸摸,这料子软和,做条连衣裙肯定好看,再配个白花边领口,多俏!”
又拿起一块浅蓝布:“这个做百褶裙也不错,挺括又显白。”
轮到苏禾,林婉秋只是用手指点了点柜台角落里的一匹白布和一匹深蓝布,语气淡淡的:“小禾,就这两样吧?做衬衫和裤子,省料还耐穿。”
苏禾只 “嗯” 了一声,林婉秋立马转头,又跟苏雪柔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好像苏禾压根不存在似的。
这场购物终究是按林婉秋的剧本走了下来,可那刻意的 “公平” 底下,藏着的偏心和较劲,还有苏禾那副冷眼旁观的沉默,让这出戏怎么看都透着股别扭。
最后到手的东西一看便知,苏雪柔的是条碎花连衣裙,领口镶着白花边,还有条浅蓝百褶裙,颜色鲜亮,款式也是时下最时兴的,穿在身上跟画报里的姑娘似的;苏禾的是件普通的白色方领衬衫,配一条深蓝直筒裤,料子是不差,可那份区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心思偏在哪。
新书包都是军绿色帆布的,文具盒是印着 “为人民服务” 的铁皮盒,搪瓷水杯也是一个花色,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俩闺女都有,乍一看倒真像一碗水端平了。
可私底下的差别,稍微留心就能发现:苏雪柔的橡皮带着淡淡的水果香,擦屑少还不伤纸;笔是上海牌的新式圆珠笔,写起来顺滑得很;笔记本是硬壳的,封面印着风景画,内页纸又白又光滑。
而苏禾的呢?橡皮是最普通的白色款,凑鼻尖能闻见股橡胶味,一擦就掉渣;笔是支廉价的钢笔,写快了还会儿漏墨;笔记本是最常见的横格本。
苏禾有时候看着这些差别,心里总觉得奇怪。林婉秋费这么大心思,在这些小事上抠细节、搞区别,到底图什么?
维持这种表面光鲜下的偏袒,她不累吗?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除了能让苏雪柔多几分优越感,让她自己满足点控制欲,还有什么用?
她实在没法理解这种近乎执念的消耗,或许对林婉秋而言,这种日复一日的细微磋磨,本身就是她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