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风随草动,脉连四方-《蚀灵玄途》

  终南的秋意像位细心的画师,悄悄给草木换了衣裳。“星糖草”的藤蔓染上了胭脂红,叶片间垂着一串串紫黑色的浆果,像缀着的小玛瑙;“接云草”的花茎褪了绿,成了沉稳的赭石色,种子裹在蓬松的白絮里,风一吹就打着旋儿飞,像无数小伞兵;最显眼的是“随土草”,野生的那丛在溪边扎了根,叶片边缘镶了圈金边,根须顺着水流的方向,在石缝里织成了张密网,连湍急的溪水都被它挽得缓了些。

  清晨的露水压弯了草叶,小石头背着竹篓在后山转悠,筐里已经放了半篓“星糖草”的浆果。“李雪姐姐说,这果子泡的酒能暖身子,给林伯和城里来的爷爷们尝尝。”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避开草叶上的刺——“随土草”为了护籽,边缘悄悄长出了细小的尖刺,像在说“别碰我的宝宝呀”。

  “小石头,这边!”小陈举着相机跑过来,镜头对准溪水里的影子,“你看‘随土草’的根须在水里的样子,像不像姑娘的长发?”

  小石头凑过去,溪水清澈见底,根须在水里轻轻摆,阳光透下来,映得根须上的细毛都清清楚楚。“阿爷说,这草通人性呢,知道咱们怕溪水太急伤着脚,就把根扎得牢牢的,让水慢慢流。”他摘下片带露的“接云草”叶,贴在额头上,“凉凉的,像阿爷的蒲扇。”

  两人正说着,山脚下传来铃铛声,是城里来的马车。车帘掀开,走下来几个穿长衫的人,手里捧着卷轴。“林先生在吗?我们是京城来的书局,想把《草木记》刻印成书,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草的故事。”为首的老先生扶着眼镜,目光落在“百草堂”墙上的标本上,眼睛一亮,“这就是南极来的‘冰绒草’?叶片上的冰纹居然还能保存这么久!”

  林辰迎出来,把客人请进堂内。暖炉里烧着松针,空气里混着草木的清香。老先生翻开《草木记》的初稿,指着其中一页说:“这里写‘沙固草’在黑石城挡风沙,救了半城人的庄稼,能不能再添些细节?比如当年种第一丛草的人,还有草籽第一次发芽的样子。”

  “有呢!”小石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他画的小人书,歪歪扭扭画着沈砚先生蹲在沙地里,手里捧着株小苗,旁边写着“第一天,它喝了三瓢水”。“这是阿爷讲给我听的,我画下来了。”

  老先生接过小人书,翻了两页,笑着说:“这个好!就该把这些小故事也加进去,让书里不光有草木,还有人。”他指着墙上老人留下的那片三域草叶,“这片草叶的故事,也要写进去。草木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草木,这才是《草木记》的魂啊。”

  正说着,李雪端来新晒的“星糖草”茶,杯子刚放下,院外就吵吵嚷嚷的。原来是镇上的货郎,挑着担子站在门口,筐里摆着些小玩意儿,还有个新做的草编灯笼。“林先生,我来换些‘随土草’的籽。”货郎抹着汗,“我那小儿子看了你们的草木晚会,非要种棵‘会保护溪水’的草,说要跟小石头比一比谁种得好。”

  李雪笑着抓了把籽给他:“拿去吧,记得种在水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