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舰缓缓驶入晶体金字塔内部时,舰体突然轻微震颤。船员们紧张地看向仪表盘,却发现所有数据都显示正常——引发震动的,是舰身与金字塔结构产生的能量共振。
“这是‘文明频率’校准。”守渊者的声音在舰桥回荡,它的水晶躯体此刻完全透明,内部流淌着与先锋舰能量核心同步闪烁的光带,“每艘进入星渊的飞船,都需要完成这一步。你们的引擎声纹、能量波动,都会被转化为独特的星图坐标,存入印记库。”
随着它的话语,舱壁上的晶体突然亮起,无数光点在黑暗中凝聚,逐渐勾勒出银河的立体星图。但与常规星图不同,其中某些恒星系被特殊的光晕标注——那正是之前观测到的“能量暗流”区域。
“这些光晕代表‘临界文明’。”守渊者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它们的科技水平足以触及时空法则,却尚未理解‘平衡’的真谛,就像当年试图掌控奇点的文明。你们的‘湮灭余波’观测数据,正好能填补星图的最新缺口。”
首席科学家迅速调出探测仪,将暗流能量频谱传输至星渊系统。当数据与星图融合的瞬间,那些光晕突然扩大,显露出隐藏在其后的暗红色脉络——那是比余波更危险的“熵增带”,正以每年0.3光年的速度吞噬周边星系。
“这才是星渊的真正使命。”守渊者的影像突然分裂成无数细小的光点,融入星图之中,“我们不是守护者,而是‘文明摆渡人’。初代文明预见了宇宙熵增的必然性,建造星渊收集文明的‘抗熵因子’——也就是你们刚才展现的协作意识、求知欲、甚至是面对未知时的谨慎与勇敢。”
舰桥内一片寂静。船员们看着星图中那些因内斗而黯淡消失的文明印记,突然明白守渊者为何强调“协作”是穿越屏障的钥匙。
“你们的碳基身体无法直接接触熵增带,但你们的‘抗熵因子’可以。”光点重新凝聚成守渊者的形态,手中多了一块菱形晶体,“这是‘共振核心’,能将你们的文明特质转化为能量波。如果愿意,你们可以成为星渊的第十七个‘共振节点’。”
舰长接过晶体,触感温润,仿佛握着一块有生命的石头。他看向船员们,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相同的光芒。
“我们愿意。”舰长的声音坚定,“但我们有个条件——所有节点文明都应共享数据,共同寻找对抗熵增的方法。毕竟,宇宙的命运从不只属于某一个文明。”
守渊者的水晶躯体发出清脆的共鸣声,像是在欢笑:“这正是初代文明留下的最后一道考题。看来,你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当先锋舰的能量核心与共振核心连接的刹那,舱壁上的星图突然炸开,无数文明印记如流星般飞向银河各处。船员们知道,他们的星图坐标,从此也将成为某个遥远文明眼中的“希望标记”。而那些关于“湮灭余波”的研究,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是‘文明频率’校准。”守渊者的声音在舰桥回荡,它的水晶躯体此刻完全透明,内部流淌着与先锋舰能量核心同步闪烁的光带,“每艘进入星渊的飞船,都需要完成这一步。你们的引擎声纹、能量波动,都会被转化为独特的星图坐标,存入印记库。”
随着它的话语,舱壁上的晶体突然亮起,无数光点在黑暗中凝聚,逐渐勾勒出银河的立体星图。但与常规星图不同,其中某些恒星系被特殊的光晕标注——那正是之前观测到的“能量暗流”区域。
“这些光晕代表‘临界文明’。”守渊者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它们的科技水平足以触及时空法则,却尚未理解‘平衡’的真谛,就像当年试图掌控奇点的文明。你们的‘湮灭余波’观测数据,正好能填补星图的最新缺口。”
首席科学家迅速调出探测仪,将暗流能量频谱传输至星渊系统。当数据与星图融合的瞬间,那些光晕突然扩大,显露出隐藏在其后的暗红色脉络——那是比余波更危险的“熵增带”,正以每年0.3光年的速度吞噬周边星系。
“这才是星渊的真正使命。”守渊者的影像突然分裂成无数细小的光点,融入星图之中,“我们不是守护者,而是‘文明摆渡人’。初代文明预见了宇宙熵增的必然性,建造星渊收集文明的‘抗熵因子’——也就是你们刚才展现的协作意识、求知欲、甚至是面对未知时的谨慎与勇敢。”
舰桥内一片寂静。船员们看着星图中那些因内斗而黯淡消失的文明印记,突然明白守渊者为何强调“协作”是穿越屏障的钥匙。
“你们的碳基身体无法直接接触熵增带,但你们的‘抗熵因子’可以。”光点重新凝聚成守渊者的形态,手中多了一块菱形晶体,“这是‘共振核心’,能将你们的文明特质转化为能量波。如果愿意,你们可以成为星渊的第十七个‘共振节点’。”
舰长接过晶体,触感温润,仿佛握着一块有生命的石头。他看向船员们,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相同的光芒。
“我们愿意。”舰长的声音坚定,“但我们有个条件——所有节点文明都应共享数据,共同寻找对抗熵增的方法。毕竟,宇宙的命运从不只属于某一个文明。”
守渊者的水晶躯体发出清脆的共鸣声,像是在欢笑:“这正是初代文明留下的最后一道考题。看来,你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当先锋舰的能量核心与共振核心连接的刹那,舱壁上的星图突然炸开,无数文明印记如流星般飞向银河各处。船员们知道,他们的星图坐标,从此也将成为某个遥远文明眼中的“希望标记”。而那些关于“湮灭余波”的研究,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