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苏联将军震惊!-《亮剑:基地展开,老李吓懵了》

  苏联军官的车队刚刚翻过山梁,一道撕裂空气的轰鸣声便从头顶传来。

  崔可夫猛地抬头。

  两架Ah-1武装直升机正从基地方向飞来,钢铁机身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泽。

  机身下挂载的火箭弹密密麻麻,每一枚都足以撕碎一辆坦克。

  “将军,那是什么?”

  身旁的副官瓦西里耶夫中校声音都有些发颤。

  崔可夫没有回答。

  他只是紧紧握住车门把手,眯起眼睛盯着那两个钢铁怪物。

  作为苏军远东方面军的老兵,他见过德国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实验武器。

  但眼前这东西…

  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武装直升机在车队上空盘旋一圈,旋翼掀起的狂风让雪花四处飞舞。

  随即,它们向远处飞去。

  很明显,这是在示威。

  “有点意思。”

  崔可夫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看来这些中国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车队继续前进。

  当基地的全貌映入眼帘时,连久经沙场的崔可夫都忍不住微微吸了一口气。

  这他娘的哪里是什么八路军基地?

  这分明是一座现代化要塞!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面,在雪地中显得格外刺眼。

  规整的混凝土建筑群,每一栋都按照标准化设计建造。

  散布在各个制高点的四联装高射炮,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天空。

  最要命的是,在远处的山顶上,一座巨大的雷达天线正在缓缓转动。

  扫描着天空的每一个角落。

  “将军…”

  瓦西里耶夫中校的声音有些干涩。

  “这规模比我们在海参崴的基地还要大。”

  崔可夫点了点头。

  心里却在想另一个问题:这些中国人到底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钢铁和水泥的?

  要知道,苏联援助给八路军的物资清单他一清二楚。

  绝对没有这种规模的建筑材料!

  车队在基地门口停下。

  一队穿着整齐军装的八路军战士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正咧着嘴笑。

  “哎呀!苏联老大哥来了!”

  李云龙大步迎上去,热情得让崔可夫都有些不适应。

  “我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久仰崔可夫将军大名啊!”

  崔可夫看着眼前这个满口大白牙的中国军官,心里有些意外。

  按照他的想象,能指挥这种规模基地的人,应该是个严肃刻板的技术型军官才对。

  而不是这种…看起来有些憨厚的农民。

  “李团长,我是瓦西里·崔可夫。”

  崔可夫伸出手。

  “这次前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贵军的一些新装备。”

  “新装备?哈哈哈!”

  李云龙一拍大腿,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将军说笑了,我们哪有什么新装备,都是些破铜烂铁!”

  破铜烂铁?

  崔可夫看了看远处正在起降的武装直升机,又看了看那些崭新的高射炮。

  心里翻了个白眼。

  如果这都算破铜烂铁,那苏联红军的装备算什么?

  “李团长太谦虚了。”

  崔可夫指了指天空。

  “那些…飞行器,可不像是破铜烂铁。”

  “哦,那个啊!”

  李云龙挠挠头,一脸憨厚。

  “那是我们最近缴获的,从一个德国人的秘密仓库里找到的。”

  “听说是什么实验型号,我们也不太懂,就按着图纸瞎摆弄。”

  缴获的?

  崔可夫差点没笑出声来。

  德国人什么时候有这种技术了?

  而且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

  不过他没有拆穿,只是点点头:“那可真是了不起的收获。”

  “走走走,将军远道而来,我们先参观参观!”

  李云龙热情地招呼着。

  “正好让将军看看我们这些破铜烂铁。”

  一行人走进基地。

  崔可夫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营房整齐划一,每一栋都按照军事标准建造。

  道路宽阔平整,甚至连路灯都是统一规格的。

  这种建设水平,就算在苏联的一线城市也不多见。

  更要命的是,他看到了几台正在作业的工程机械。

  那些挖掘机和推土机的型号,他从来没见过。

  外形流畅,效率惊人。

  “李团长,这些机械…”

  “哦,这些也是缴获的!”

  李云龙依然是那副憨厚的表情。

  “德国人真是好东西啊,就是操作有点复杂,我们学了好久才会用。”

  崔可夫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

  继续跟着参观。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里面停放着数十辆59式坦克,绿色的涂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的天…”

  瓦西里耶夫中校忍不住走上前去,用手抚摸着坦克的装甲。

  “这装甲厚度…至少有200毫米!”

  崔可夫也被震惊了。

  他仔细观察着这些坦克,发现它们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于苏联的t-34。

  更厚重,更现代化。

  火炮口径也更大。

  最关键的是,这些坦克的数量…

  至少有五十辆!

  这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坦克旅的装备!

  “李团长,恕我直言…”

  崔可夫转过身,盯着李云龙的眼睛。

  “这种级别的坦克,不像是你们能制造出来的。”

  李云龙哈哈大笑:“将军说笑了!我们当然造不出来!这些都是缴获的!”

  他走到一辆坦克前,拍了拍厚重的装甲。

  “从一个秘密仓库里缴获的德国专家的图纸和样品!”

  “我们工人阶级学习能力强嘛!有图纸有样品,照葫芦画瓢总会的!”

  崔可夫眯起眼睛。

  显然不相信这套说辞。

  他指着天上又飞过的一架武装直升机:“那这个…也是从图纸上学习的?”

  李云龙正要继续胡扯。

  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将军,或许我们可以谈谈更实际的东西。”

  众人回头。

  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走了过来。

  他穿着简洁的军装,表情平静,但那双眼睛里有种说不出的深邃。

  “比如…”

  林凡停在崔可夫面前,微笑着说道。

  “贵军t-34坦克的倾斜装甲设计,虽然巧妙,但前部观察口是不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崔可夫脸色瞬间变了。

  t-34的观察口弱点,这是苏军的绝密资料!

  除了设计师和少数高级军官,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你是谁?”

  崔可夫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警惕。

  “我叫林凡,您可以叫我总工程师。”

  林凡依然在微笑。

  “至于t-34的问题,我想这不是什么秘密。”

  “任何有经验的工程师,都能看出倾斜装甲虽然增加了防护力,但观察口的位置确实存在结构性缺陷。”

  崔可夫死死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中国人不仅知道t-34的机密,而且从他的语气来看,对苏联坦克技术的了解程度,远超想象。

  更可怕的是,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就像在讨论一个普通的技术问题。

  这种自信…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总工程师?”

  崔可夫重复了一遍这个称呼。

  “看来,您就是这些缴获品的真正主人了。”

  林凡笑而不语。

  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军,既然来了,不如到我的工作室坐坐?”

  “我想,我们可能有很多共同话题。”

  崔可夫深深看了林凡一眼,点了点头。

  但他的心里已经确定了一件事:

  这些中国人,绝对不是什么“土八路”。

  他们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

  而且是一群拥有超越时代技术的狼。